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标准:背景、目标与内容

2015-07-05 12:11吴伦敦葛吉雪
中国考试 2015年1期
关键词:教师资格考试标准

吴伦敦 葛吉雪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中小学教师是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是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为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要求,2010年12月,教育部公布《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标准(试行)》(以下简称《考试标准》),发布《关于开展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教师函[2011]6号),选择浙江、湖北、上海、广西、河北、海南、安徽、山东、山西、贵州10省(市)开展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试点,改变多年来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内容基本以《教育学》和《心理学》为主、考试的组织形式和内容也因地域而异等状况,取得较好效果。这标志着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进入一个新阶段。

1 《考试标准》研制的背景

1.1 是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切实有力的措施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1]要实现这个目标,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措施是很难实现的。研制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标准,正是一项有针对性的措施,是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基本保证。《考试标准》从教师职业道德与素养、教育知识与应用、教学知识与能力三个维度规定申请教师资格人员必须具备的素质,通过笔试和面试等测试手段对教师资格申请人员的素质进行测试。笔试内容不仅要测试申请人员的教育教学能力,还要测试申请人员对教育知识、学科知识的应用能力以及基本素养,确保新进入教师队伍的人员达到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素质要求,实现《教育规划纲要》所提出的我国教师队伍的建设目标。

1.2 是践行教师专业标准切实有效的举措

2012年2 月,教育部出台《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统称《教师专业标准》)。《教师专业标准》是国家对幼儿园、小学和中学合格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教师实施教育教学行为的基本规范,是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教师专业标准》规定了幼儿园、小学、中学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并提出了实施建议。

《教师专业标准》是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标准》的上位标准。参照《教师专业标准》,《考试标准》的研制是从教育测量学的角度出发,通过考试测评来反映对新入职教师必备素质的基本要求。主要规定申请教师资格人员从事教师职业所必需的职业道德与基本素养、教育知识与应用、教学知识与能力。它是教师职业准入的国家标准,是从事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是进行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的基本依据。《考试标准》按照幼儿园、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教师所应具备的不同素质要求分别予以规定,其对教师资格申请人员的素质要求和测试内容与《教师专业标准》的要求和内容是一致的。《考试标准》落实了《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内容。

1.3 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切实可行的手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于1966年共同发表的《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指出,教育职业应该是一门专门的职业,教师必须经过严格的训练、持续的学习,拥有专门的知识和特别的技术,才能承担此任。我国开始的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给教育界带来的最大的挑战莫过于对教师专业化的要求。教师专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要塑造高素质的教师。要塑造高素质的教师就必须推进教师专业化。

从隋唐时代的科举到现代的人事任用,考试历来是选拔优秀人才的重要手段。按照专业化的条件选拔合格的、有能力的优秀人才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来,教师资格考试是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多种途径培养教师的有力制度保障,也是为学校选拔高质量合格教师的重要手段。教师资格考试无论是对提高教师社会地位,吸引优秀人才从教,还是对推动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教师资格考试的内容直接影响新入职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也影响教师的专业发展。研制《考试标准》就是为了促进教师资格申请者不断加强对教师教育课程的学习和实践能力的训练,把真正优秀的人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来,从源头上保证教师的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升。

2 《考试标准》确立的目标

目标的类型影响着人们的努力程度。具体的、难度适中和短期就可能实现的目标倾向于提高动机和毅力(Pintrich&Schunk,1996)。[2]《考试标准》确定了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主要考查申请教师资格人员从事教师职业所必需的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与基本能力等目标。

2.1 教师素质的精髓:具有坚定的信念

2.1.1 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我们看到,黄剑近二十年来,在城市环境雕塑和公共艺术方面,在雕塑艺术的材质、素材、特定空间及其文化的关系上,进行了诸多的尝试和探索。从奥运、科技、景观题材、地方文化塑造等主题性艺术的创作,到其他特定场所、事件的艺术融入方面,收获了诸多经验与成果。这与她的艺术热情、追求、意志是分不开的。黄剑的雕塑形态是她的心性表达,也是时代和社会现实需求的反映。对于真善美和创造性内涵有着执着追求的当代女艺术家,黄剑创作的诸多雕塑作品,在城市雕塑和公共艺术等领域已经呈现出自身的面貌和独到的艺术业绩。

《考试标准》要求教师资格申请人员必须具有科学的观念,包括教育观、学生观(儿童观)和教师观。

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进程中重要的理念。要求教师资格申请人员理解国家实施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掌握中小学和幼儿园教育开展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和方法,能够以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分析和评判教育现象,具有素质教育观。

学生的本质属性能否得到良好体现取决于学校教育能否提供适当的教育教学环境,以及能否拥有正确的学生观,“以人为本”很好地体现和遵从了学生的本质属性。要求教师资格申请人员理解“以人为本”的基本内涵,爱学生(幼儿),关注学生(幼儿),相信每一位学生(幼儿)都具有发展潜能,维护每一位学生(幼儿)的人格和权力,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主动、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教师观是关于教师职业的基本理念,是人们对教师职业的认识、看法和期待的反映。要求教师资格申请人员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要求,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在教师专业发展实践中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促进自身发展,理解教师职业的责任和价值,具有从事教育工作的热情和决心。

2.1.2 具有法律意识

教育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有国家强制力保障的,调整教育活动中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总和。李晓燕教授说:“教育法律意识是教师知法、懂法的思想观念与依法行教的行为之间不可缺少的粘合物。”[3]教师的职责就是为了维护学生的身心健康,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要行使这些职责就必须懂得教育法律法规。《考试标准》要求教师资格申请人员了解国家的主要教育法律法规,理解我国教育法律法规对教师与学生权利和义务的规定,熟悉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所规定的教师教育行为,能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判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2.1.3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2.2 教师素质的基础:具有广博的知识

叶澜教授曾说,过去的教师所拥有的知识,大多停留在对一般教育理论和方法的掌握方面,比较简单,并没有突出教育工作所必需具备的知识,如认识学生等。[4]她认为:教师的知识结构会发生较大变化,“未来教师的专业素养在知识结构上也不同于今日教师。它不再局限于‘学科知识加教育学知识’的传统模式,而是强调多层复合的结构特征”。[5]在专业化日益发展的今天,教师仅有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是不够的,不能满足社会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必须要具有广博的知识。《考试标准》对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申请人员要求要“掌握教育教学、学生指导(幼儿保育)班级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并能正确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和“具有从事教师职业所必备的科学文化素养”。教师不仅要具备教育知识,也要掌握学生(幼儿)成长和发展的知识,还要有组织课外活动和进行班级管理的知识,更要有促进学生(幼儿)健康成长和持续发展的知识。新的初中教师资格考试在知识的具体目标上更为强调综合性、多层复合性。

《考试标准》不仅注重对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申请者提出通识性知识的要求,还要求对教育教学知识和学科知识等内容的掌握,以实现新任教师具有广博的知识目标。

2.3 教师素质的核心:具有熟练的能力

叶澜教授认为,教师专业能力包括一般能力(智力)和教师专业特殊能力两方面(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6]一般能力是教师正常教学所需的思维流畅性的基本保障,教学能力是保证教师课堂教学正常进行的基本保障,教育科研能力是深化教师对教学实践认识的有利条件。在《考试标准》目标中规定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申请者应具备阅读理解、语言表达、逻辑推理、信息处理等基本能力,还要具备学科教学能力,掌握拟任教学科或专业领域的基本知识,掌握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把所学的知识用于分析和解决实际教育教学情境问题的能力,并能在教学实践中正确运用。

《考试标准》不仅注重对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申请者综合能力的考察,更要注重教育教学能力的测试,以实现新任教师具有娴熟的能力目标。

3 《考试标准》的基本内容

《考试标准》的内容主要由职业道德与素养、教育知识与应用、教学知识与能力(保教知识与能力)三大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标准由10个二级指标和40个三级指标构成;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标准由10个二级指标和36个三级指标构成;初中和高中教师资格考试标准由10个二级指标和32个三级指标构成。基本包含各学段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也是教师入门的基本专业要求。《考试标准》的内容具有以下基本特点。

图1 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标准》的基本内容

3.1 突出教育性

“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的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则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7]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育人是对教师的第一要求,也是最根本要求。教师专业标准的理念和内容都对教师如何育人有明确规定。只会上课不会育人的教师,不符合教师专业标准要求。陶行知先生说:“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教育部2008年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要“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8]教师要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做学生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标准是衡量事物的准则,《考试标准》则是衡量新入职教师的准则。其中所表现出的思想、观念直接影响新入职教师的价值观。《考试标准》始终把育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在职业道德与素养、教育知识与应用、教学知识与能力(保教知识与能力)三大块内容中。在“职业道德与素养”模块中,强调新入职幼儿教师要以儿童为本,要有促进儿童全面和谐发展、促进儿童个性发展的能力,要有使全体儿童都得到发展的能力。在《考试标准》中对小学教师的要求:“了解小学教育阶段小学生发展的特点,能关爱学生并客观公正地对待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育知识与应用”模块中也规定:“了解小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规律,能设计思想品德教育活动方案。”“了解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个性差异,能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同样如此,在“教学知识与能力”模块中也要求:“了解分析学生学习需求的基本方法,能根据小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经验,对其学习需求进行合理分析。”《考试标准》中对初中和高中教师的要求也是如此。

育人为本的理念还体现在考试的科目设置和测试的具体内容和环节中,不仅在笔试《综合素质》、《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等科目中有所体现,在面试题中更是强调教师的职业认知、职业道德和对待学生的基本认识和态度。例如,《综合素质》针对教师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意识,专门设计了材料分析题和选择题,有些试题直接以党和国家领导人在“教师节”讲话作为背景材料,让考生领会和体验教师职业的使命感、责任感、荣誉感和神圣感;《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的考核重点之一是如何通过学科教学,体现育人的理念、思路、方法和技能;面试把师德考核放在突出地位,列为第一个评分项目,实行一票否决,考官如果发现考生在面试过程中存在严重的师德方面问题,即判定为不合格。

3.2 凸显应用性

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在于将教育教学理论应用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其能力是教师履行职责的前提、基本功。苏霍姆林斯基在《给女儿的一封信》中写道:“培养人并不意味着把知识从智慧宝库挪到我们学生的头脑中,不,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9]教师专业标准在理念方面特别提出教师要以能力为重,要求加强能力培养。例如,《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要求:“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研究小学生,遵循小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对能力的测试,一般通过设计多样化、典型性、代表性的教育教学情境进行考核,即专业知识在特定教育教学情境或活动过程的具体运用。

不同的学段,不同的科目,《考试标准》对能力的考核各有所侧重。例如,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主要考核的能力是:理解能力、理论分析、理论运用、教育活动设计组织等;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主要考核的能力是:班级管理能力、教育理解能力、学生指导能力、教学实践能力等;中学《综合素质》主要考核的能力是: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表达应用能力、综合能力等;高中《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主要考核的能力是:理解运用、分析设计、综合应用等;高中《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主要考核的能力是:计算能力、分析能力、教学分析能力、教学设计能力、综合能力等;初中《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主要考核的能力是:学科知识运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

此外,不同科目能力考核的权重也不同。例如,对初中物理教师资格申请人员的学科教学能力测试的权重设置就比较高,占《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笔试内容分值的60%,其中教学设计40分,教学实施30分,教学评价20分。

3.3 强化实践性

实践性是教师职业的特点之一,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培养人的实践性活动,教育教学也是需要大量实践才能有所领悟的活动。杜威认为:“人们不是大量外部知识的看客,而是在与外界接触的工程中,成为知识的创造者。”[10]“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教师培养过程中,见习实习以及微格教学,是常见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形式,这是培养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基础。从教后,教师的主要工作是教育教学实践,在实践活动中充分展示其学识和修养。《教师专业标准》强调,教师要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考试标准》对实践能力的考核,主要是要求教师资格申请者应用所学的教育教学理论、学生学习与发展知识、专业知识,分析、评价和解释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常见现象和问题,设计课堂教学、班级管理以及团队活动方案等。面试对实践能力的考核,更为形象、直接、生动。面试要求在规定时间内,主要通过备课、试讲、展示、观察、陈述、提问、答辩等方式,由一组面试考官对考生是否具有当一名合格新教师的教育教学基本能力进行综合评估和判断。面试过程的核心是考生通过模拟教育教学情境展示教学实践技能和素养,强调考生和考官现场互动,灵活应变,要具有课堂组织能力、监控能力、驾驭能力、偶发事件处理能力、教学节奏的把握与控制能力。这一特点无疑会影响教师资格申请人员注重实践能力的训练和提升。

3.4 体现专业性

我国《教育法》明确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能的专业人员”。教师教学能力的构成,既体现教育的专业性,也体现学科的专业性。《考试标准》既明确了作为合格教师应该具有的教育教学理论,还强调作为合格教师应该具有的学科教育教学知识和能力。首次确定在初中和高中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科目中增加《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在面试环节还要展示学科教学能力。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科目中注重对学科教学能力的考察。

教师专业发展离不开终身学习。《考试标准》要求“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具有终身学习与自主发展的意识”。教师活到老学到老,只有不断优化和更新知识与能力,才能更好承担教育教学任务,适应新的教育教学改革发展要求。教师要不断了解和学习国内外教育改革发展理论与经验,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具备持续发展的意识与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综合素质》、《保教知识与能力》、《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育知识与能力》等笔试科目中的部分内容,集中考核教师资格申请人员对教育改革发展的认识与理解、教育理念以及自主学习、自我发展能力。《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科目中的内容,要求结合国内外学科教学的发展趋势,考核教师学习能力、专业能力与职业发展潜能。面试题特别关注考生的职业兴趣、愿望与学习能力,设计多种类型试题考核这方面内容。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 阿妮塔·伍德沃克.教育心理学[M].陈红兵,张春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437.

[3] 李晓燕.论教师的职业法律素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2(2):54.

[4][5][6] 叶澜,白益民,王枬,陶志琼.教师角色与教师专业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24,23,237.

[7]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M].李其龙,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8] 百度百科.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EB/OL].[2014-11-26].http://baike.baidu.com/view/2740200.htm?fr=aladdin.

[9] 王天一.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理论体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63.

[10] Fenstermacher,G.D.&Sanger,M.What Is the Significance of John Dewey’s Approach to the Problem of the Knowledge[J].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1998(5):467-468.

猜你喜欢
教师资格考试标准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湖南省2021年教师资格认定时间确定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在即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陕西: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与认定分离
一家之言:新标准将解决快递业“成长中的烦恼”
你考试焦虑吗?
准备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