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申克分析法中的节奏分析

2015-07-05 16:26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中景和弦音符

杨 杰

(西藏大学 艺术学院,西藏 拉萨 850000)

一申克分析法中的节奏分析

杨 杰

(西藏大学 艺术学院,西藏 拉萨 850000)

申克分析理论体系是上世纪在欧洲出现、后在美国流行的分析方法,也是20世纪五大音乐分析法之一。申克的图表还原法可以说是直观地还原了作品中的音乐起伏和基本走向。申克理论体系是建立在和声基础上的图表模式对乐谱作出了前景、中景、背景的还原分析。阅读有关申克分析体系的大量文献和著作不难发现:图表中对调性音乐节奏的分析并未反映出来,国内外对此进行研究的文献著作也不多。由此,经过理论归纳和实践分析,可通过从音符的密度、延长和弦的紧张性以及结构和弦的平衡性去寻找一种类似于钟摆效应的“归一”模式去发现和探究申克分析法中的节奏分析。

节奏分析;音值密度;和声节奏;摆效应;天然结构态;和弦紧张性

一、申克分析体系概况

申克分析体系是由德国音乐家申克首创,由其学生不断完善而成,20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直至今日,申克分析体系已成为20世纪五大音乐分析法之一[1]。首先,申克简化还原分析法在对分析中世纪、巴洛克、古典、浪漫等时期调性音乐中起到了很大作用,申克分析体系分别把调性音乐中的多声因素从前景、中景、背景三个层次由浅入深地进行了系统而综合性的分析。其次,传统和声理论认为:和声由结构功能和色彩功能组成;而申克分析体系认为:构成一首有机体整体的音乐由和声的结构功能和延长功能组成(这里申克分析体系的和声结构功能与传统和声的结构功能含义不同)。最后,申克分析体系的简化还原法通过图表的形式还原了乐曲的深层结构:通过Ⅰ—Ⅳ—Ⅴ—Ⅰ、Ⅰ—Ⅴ—Ⅰ、Ⅰ—Ⅱ—Ⅴ—Ⅰ、Ⅰ—Ⅲ—Ⅴ—Ⅰ等传统和声序进的结构形式使人们可以一目了然地看清作曲家作曲过程的思维模式和创作意图。

但是,申克分析体系的图表还原分析法里所反映出来的是音高走向以及和弦序进的结构骨架,并未反映出作品中节奏的变化和发展。由此,笔者尝试在原来的基础上,归纳出某种由申克分析体系延伸的节奏分析方法,以便使申克分析体系的调性音乐分析系统更具完整性。

申克分析理论的实证表明其与传统分析理论并不是对立的,而是在掌握了各学科(和声、对位、曲式等)的基本理论基础上,进行的高层次的综合性分析[2]9。同样,节奏分析与传统节奏分析并不排斥,这里的节奏分析是在申克还原图表分析法基础上讨论的。若是广义上的传统节奏分析,则是对于音乐作品中的音符时值、节拍进行归纳和总结;而本文仅仅是从申克分析体系出发,从狭义上对节奏作出符合申克理论分析体系的一种节奏分析方法。申克分析体系分别以音乐作品中主要的对位、旋律、和声作为基础,建立一定的关系网来对音乐作品进行宏观和微观的分析。笔者认为与以上一系列显性因素一样,节奏作为一种隐性因素在申克的图表还原法中同样重要。

由于申克分析体系中和声的功能意义与传统和声功能意义不同,所以分别从申克分析体系和弦的结构功能和延长功能去进行分析,并从申克体系图表还原法的前景、中景和背景中进行阐述。申克图表分析中的节奏分析大致都遵循着钟摆效应模式,并且,在申克图表还原法中,节奏分析立足于音值密度和和声节奏的话,可以更好地反映节奏在图表中的形态特征和结构特征(图1)。

图1 节奏在申克图表中的结构影响

二、音值密度为基准的节奏分析——前景中的节奏

在前景中节奏的分析和延长和弦的运动形态有关,所以应从常规性的以音值为基础的节奏密度去分析其节奏。《申克分析理论概要》里提到“延长和弦(对位和弦)是将结构和弦加以延长、扩展和润饰。”[2]15申克的图表分析法中不仅反应了调式调性,还体现了音乐作品的基本语言和风格特点,这在音高结构和框架模式下,将音乐作品的调性建筑和贯穿特

性以及音乐的组织逻辑表达了出来。由此,本文的前景节奏分析主要建立在音值密度基础上。

音乐是一种时间和空间同时进行的过程中实现的音响实体,音乐的旋律是由音高和时值共同组成的动态形式,甚至在某些没有音高变化的打击乐演奏中,节奏是唯一能确定其是音乐的一个因素。因此,没有节奏,旋律不可能发挥其真正的价值,故节奏在一部音乐作品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申克分析体系在挖掘音高结构和音值比例的基础上,立足于和声、对位、旋律分析原则。其实从对图表的再深层次分析,还可以更多地发掘其节奏分析特性。对位和弦在申克分析理论中解释为除基本结构框架以外的润饰和弦。既然是从前景去分析,必然要表现其细节,即音与音的来龙去脉关系。从音程角度看,其发展手法不论是旋律音程还是和声音程,始终在其中起到丰富、润饰的作用。

从图2的前景图表中可以看出,前3小节利用申克分析法得出的结果是属于Ⅰ级和弦里的对位和弦的延长功能,其中音与音的关系都通过发展手法体现了出来。在Ⅰ级当中,音符所描绘的多少表明了其疏密程度。由此可见,在趋于相对稳定的Ⅰ级和弦当中,前3小节的节奏呼吸是多变的、趋于不太稳定的状态。在随后的2小节当中,随着和弦的变化、音符数量的减少,音符的密度逐渐变疏,节奏逐渐趋于稳定。整个5小节的节奏经历了由不稳定到稳定、由急到缓的渐变过程,呈下坡趋势。同时,乐曲片段从Ⅰ级开始,经历了Ⅱ、Ⅴ,最后又回到了Ⅰ级,即Ⅰ—Ⅱ—Ⅴ—Ⅰ的结构形式,呈现了钟摆来回摆荡的一种模式(图3)。

图2 前景分析图表

图3 前景分析图表中的节奏模式

在图3中,横线代表边界的划分。上方的渐强渐弱符号代表音符时值的密度:开口越小,密度越小;开口越大,密度越大。下方曲线代表整个片段的分析图表中,节奏呈现一种钟摆的模式。竖线代表音符密度大到临界点。

从前景图(图4)中可以看出,第2-4小节,Ⅴ次级结构和弦的内部延长和弦当中经历了4次和弦的变换,即Ⅱ—Ⅱ56—Ⅴ—Ⅰ的过程。和弦的变化过程不难看出:在这段乐曲片段中,和弦变化越多,代表音乐整体表现形式越不稳定(反之,和弦变化越少,整体表现形式越稳定)。而且,与其对应的图表中音的细节也可以看出,其密度变化经历了由疏到密的过程(整体进行过程是向下进行)。节奏从乐曲片段可以看出由八分音符变为四分音符,节拍的律动发生了改变。前5小节两段是Ⅰ级,中间是Ⅴ级,且在Ⅴ级中经历了和声与节奏的变化。从表现形式上看,同样呈现一种钟摆摆动模式(图5)。

图4 前景分析图

图5 前景分析图表中的节奏模式

在申克分析体系中,有些作品的片段所分析出来的图表呈现的是和弦内部的延长。而对于在和弦内部延长的节奏分析仍然遵循钟摆效应模式,其前景分析图见图6。

在图6前景中,结构线条中的旋律线体现了Ⅰ—Ⅲ—Ⅴ的基本结构骨架。在Ⅰ和Ⅲ中,音符的密度从开始的Ⅰ级和弦开始,中间音符密度逐渐变密集,且第二声部的旋律线也呈现基本结构线条形式。由此,反应在乐曲谱面中的节奏律动也发生了由连续切分到附点的变化。在经历了4小节的邻音和弦后,后3小节体现在图表的前景中,低音线条和上方旋律线同时级进向下,其内声部音高元素表现复杂,邻音和弦N的延长功能起到了对结构内部延长的作用,谱面节奏也由原来前面的连续切分和附点变为两种节奏相结合所形成的复节奏,最后回到了Ⅴ级的原位。从结构形式来看,它属于不完整的Ⅰ—Ⅲ—Ⅴ结构形式,但从结构线条和音符的密度来看,整体也是呈现一种由疏到密再到疏的表现形式。由此,虽然是和弦内部的延长,但仍然满足钟摆效应的模式(见图7)。

图6 前景分析图表

图7 前景分析图表中的节奏模式

三、转换过渡为特征的节奏分析——中景中的节奏

申克分析体系中的和弦功能不同于传统的和弦功能。同样的和弦在不同的地方,它的功能意义是不一样的。申克分析体系中的结构功能来源于其基本结构,即此处的“结构”由结构低音和结构线条所组成。

既然是从中景中去分析节奏,必然是建立在以基本结构骨架和音值节奏密度相结合的中景的基础上讨论。贾达群在《结构诗学》中说过:任何音乐作品当中,无论旋律、节奏、音色、速度、强度等等的结构力里面都存在着一种天然的平衡态,称之为“天然结构态”[3]119。无论哪种音乐元素都存在着整体性、转换性和自身调整性的结构要素。这里从常规性音值密度与和声意义上的节奏密度相结合入手。前文说过,节奏是旋律的基础,其在音乐作品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在申克图表还原分析法中,中景是基本结构骨架整体的大致表现,同时节奏在图表中也以音值密度和和声节奏过渡带的形式出现。此时,节奏主要表现为其整体性要素——即和声线条化的节奏密度,并通过音高的自身调整性和音符的数量、密度去体现节奏的急缓。

图8 中景分析图表

在图8中,高音谱表中的音乐织体以和弦以及和声音程的形式表现出来;低音谱表中以旋律音程形式表现。在高音谱表的前面部分中,和声音程的上方箭头所指音符也呈旋律线走向。而在这里,音符的密度也呈相对密集状态,从旋律线的提示和音符密度可以看出,乐曲中此处的节奏也逐渐趋于复杂化和多样化。整个结构形式是Ⅰ—CS—CS—Ⅰ,在第一个Ⅰ和弦内部的延长中,邻音和弦和邻音经过和弦的润饰以及内声部的对位造成了乐曲中节奏的变化,即由单拍子和规整节拍变为由附点和切分相结合的复节拍。其中内声部的对位更是决定了音符的密度和结构线条的转变,节奏也由此变成了更为复杂的形式。前面整个Ⅰ级结构骨架中的次级结构Ⅰ—N—N—Ⅰ—Ⅰ的过程中,中间经过邻音和弦且是四分音符的结构层次,前后Ⅰ的都是二分音符以表示结构背景,由此处整个Ⅰ级中的次级结构的节奏表现形式为由疏到密再到疏,呈现一种钟摆效应。而中景的后半部分,两个CS和弦的延长功能使其节奏密度和节律更紧凑。值得一提的是,这也体现了音乐元素里结构力的转换性要素,在经历两个CS(结构对位和弦)后又回到了节奏规整的Ⅰ和弦。整个片段结构低音从A又回到了A。中间经历了邻音和弦、邻音经过和弦以及结构对位和弦,其中第一个Ⅰ和弦内部的和弦延长其音符密度变化和结构线条表现为由疏到密再到疏,呈现钟摆效应的模式。纵观整个中景分析图,是Ⅰ—CS—CS—Ⅰ的结构形式,整个中景分析图表从Ⅰ级出发最后回到了Ⅰ级,中间过程节奏元素呈现出多样性和对比性的特点,整体同样表现为一种钟摆效应的模式。同时,此中景分析图表也反应出此乐曲片段是非对称性的二分性结构,其黄金分割点位置在第一个结构延长和弦CS出现的位置,也正好点明谱面中节奏的形态特征在此处发生了变化。

和弦的结构功能的表现形式包括结构低音和结构线条,两者相互结合构成了基本结构形式。正是由于此,才能作为在大框架下,即中景还原图表中用来分析节奏的依据。

四、和声密度为基准的节奏分析——背景中的节奏

如果中景里的节奏分析是音值节奏密度与和声节奏密度的过渡带,那么在背景中,能直观地体现的只有线条化的和声进行,故想要从背景中去分析节奏,必须透过和声节奏进行。从申克图表还原法不难看出,背景是所有分析图表中最简略化、直接体现基本结构骨架的图表分析,在背景图中,所有音符回归于原始和弦;所有和弦连接趋向于最初始化。在这种情况下,已无法看出音与音的来龙去脉,即音值密度形态。所以背景中对于节奏的分析是从纯和声节奏角度去分析一首作品的大致节奏走向(图9)。

图9 舒伯特的《圆舞曲》Op.1,No.10

在背景中,结构低音在其中充当着结构划分的作用,由于音值密度在背景中无法体现,所以主要从其和声密度和节奏去分析节奏。在图9中,和声走向经历了Ⅰ—Ⅲ—Ⅴ—Ⅰ的和弦连接,前文提到过,当和弦连接变化越多,表示此处音乐整体情绪越不稳定,音乐紧张性越强;当和弦变化越少,表示此处音乐整体情绪越稳定,音乐紧张性越弱。在Ⅲ—Ⅴ和弦进行过程当中存在一个经过音,体现了结构低音呈现平稳进行的趋势。通过背景图表的观察不难发现,其较弱的紧张性、相对稳定的整体性,导致了和声密度呈现较疏的状态,和声节奏也较开放,其节奏形态仍呈现一种钟摆模式(图10)。

图10 背景分析图表中的节奏模式

这首作品的第二乐章是一个三部形式,通过背景图可以看出其和声节奏密度较稀疏,整体音乐呈稳定趋势,紧张性较弱(图11)。其中结构低音里的Ⅲ内部起到阻碍延长的作用,进而到达下一个Ⅴ,在声部互相交错时由不稳定转为稳定。结构低音在其中扮演着“提醒”和划分的角色。通过和弦连接可以发现,其节奏形态也呈现一种钟摆的模式(图12)。

图11 莫扎特的F大调钢琴奏鸣曲K.280第二乐章

图12 背景分析图表中的节奏模式

再如以下背景分析图(见图13)。

在复合和弦中,低音旋律线体现为经过音的形态,在这个复合和弦Ⅴ当中,和弦功能组发生了相互融合(F与bB两和弦复合),其中音符数量又相等,所以在其中和弦节奏发生了由之前疏松到密集的变化,正是因为如此,增强了音乐的紧张性。片段整体结构为Ⅰ—Ⅴ—Ⅰ,和弦内部延长的处理在横向上恰当地丰富了节奏密度,其节奏形态也同时满足了钟摆模式(图14)。

图13 科普兰钢琴奏鸣曲最后一段

图14 背景分析图表中的节奏模式

五、节奏分析在申克图表还原分析法中的意义

(1)节奏分析和音乐作品的旋律、和声、对位、曲式等息息相关,如果说在申克理论分析体系中,旋律、和声、对位、曲式是主导形态,那么节奏则是隐藏并贯穿其中的桥梁和线索。音高元素不可能独立于音乐作品之外,各个元素之间都是互相渗透、相互影响的。这些元素构成了音乐作品的平衡,结构元素之间所形成的关系构成了结构力。结构力之间互相的张力、内聚力以及平衡力也体现了音乐作品的一种“天然结构态”[3]119形式。同样,节奏元素也不可能独立于外,音乐作品中的各元素之间都是互相影响以达到一种动态的流动的平衡。

(2)申克的图表还原法并未仅仅立足于对和弦、音高、结构的分析,从图表中通过常识性分析和实践,还可以看出节奏的分析。而节奏的分析又和结构低音、旋律线条、基本结构骨架、和弦延长以及前景中音值密度有关。和弦的延长功能体现了和弦变化越频繁,和弦的紧张性就越明显。在和弦起到延长功能的同时,音符的密度也会相应变密集;而在和弦作为结构功能时,音符密度又变疏。其结构形式又呈现一种钟摆效应的模式,即摆的物理效应,当摆动到受力最大时的位置,刚好对应图表中延长和弦的音符密度最密集时刻;而当摆动到两边时,其音符密度又逐渐变疏。具体反映到乐曲谱面,则是音符的时值、节拍、节律发生了相应的变化,音乐作品的情感色彩和紧张性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3)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笔者立足于申克的图表还原分析法的基础上来对节奏进行分析,并没有将节奏元素独立开来分析。其中,将节奏放到前景和中景以及背景中去进行分析,不仅是对申克的图表还原分析的肯定和利用,更多的是在继承和延续申克分析理论的基础上将节奏分析纳入到申克理论体系中,进一步地去进行综合性分析和可行性探寻,分别从中层结构和深层结构探讨音乐作品的节奏元素。

[1] 冶鸿德.20世纪五种音乐分析法研究[D].西安:西北师范大学,2003:33.

[2] 于苏贤.申克音乐分析理论概要[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

[3] 贾达群.结构诗学——关于音乐结构若干问题的探讨[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 李志强

2015-09-10

杨 杰(1990—),男,江苏丹阳人,西藏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研究。

10.3969/j.issn.1673-5935.2015.04.012

J613.7

A

1673-5935(2015)04- 0043- 06

猜你喜欢
中景和弦音符
属七和弦解决在配和声中的应用研究
常用的六种九和弦
现代音乐中常用的吉他和弦及图表
广东景中景工业涂装设备有限公司
广东景中景工业涂装设备有限公司
广东景中景工业涂装设备有限公司
广东景中景工业涂装设备有限公司
苦练和弦勇闯难关
美妙音符
春天的音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