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兴富,周迎梅,陈艳红,马 勇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 化学工程学院,山东 东营 257000)
一双辛基叔胺季铵盐的合成及杀菌性能研究
闫兴富,周迎梅,陈艳红,马 勇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 化学工程学院,山东 东营 257000)
由环氧氯丙烷与辛基叔胺为原料,合成双辛基叔胺季铵盐,探讨试验条件对产率影响,并与目前广泛使用的杀菌剂的杀菌能力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合成时采用不同的溶剂,反应速度略有差异,当采用乙醇作为溶剂,合成时间缩短,产率提高;该产品具有优良的杀菌能力。
环氧氯丙烷;辛基叔胺;双季铵盐;杀菌剂
我国现在绝大部分油田已经进入高含水期和特高含水期[1-3],在油田采出水中产生大量的细菌,伴随产生了采油和输送设备的微生物腐蚀和地层堵塞。预防和控制细菌对设备的腐蚀和损害措施有许多种,其中最方便、有效、快速的措施就是投加杀菌剂[4-5]。但目前国内常用的杀菌剂只有二氧化氯、醛、单季铵盐等少数几种,这些杀菌剂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如用量多、毒性大、难分解、污染严重等缺陷。现在大量使用的单季铵盐的杀菌剂效果不错,但是长期使用就会使SRB(硫酸盐还原菌)产生抗药性,导致使用量上升、处理费用逐年增加。笔者进行合成双辛基叔胺的季铵盐试验,探讨试验条件对其合成效果的影响,同时与单季铵溴盐和1227进行杀菌能力的比较测试。
1.1 试剂与仪器
二乙胺(AR,中国医药上海化学试剂站)、辛基叔胺(AR,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氢氧化钠(AR,山东烟台莱阳远威化工有限公司)、乙醇钠(AR,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开发中心)、无水碳酸钠(AR)、甲醛(AR)、甲酸(AR)、环氧氯丙烷(AR)、溴甲酚绿(AR)、乙醇(AR)、氯化亚砜(AR)、乙酸乙酯(AR)、无水硫酸钠(AR)、1,3-二溴丙烷(AR)、吡啶(AR)、正辛醇(AR)、甲醇钠(AR)。
腐生菌(TGB)和SRB细菌测试瓶、HJ-1型增力电动搅拌器、耐热式玻璃纤维调温电热套、减压蒸馏装置、SHZ-C型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电热压力蒸汽消毒锅、电热恒温培养箱、玻璃注射器(规格为1 mL,分度0.02 mL)。
1.2 双季铵盐的合成
(1)合成原理。
本试验采用叔胺与单卤代环氧丙烷反应直接合成双辛基叔胺季铵盐。
(2)合成步骤。将环氧氯丙烷和溶剂加入到四口烧瓶中,加入催化剂,缓慢升温至一定温度,搅拌下缓慢滴加辛基叔胺。升温回流,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当溶液颜色由黄色变成棕色,停止加热,降至室温;在室温下采用减压蒸馏方法,蒸出溶剂和未反应的原料,得到粗品;再采用用丙酮洗涤过滤,得到淡黄色蜡状固体产物即为目标产物,称量测定其产率。
1.3 杀菌性能的测定
按照《油田注入水细菌分析方法——绝迹稀释法》[6]和《杀菌剂性能评价方法》[7],对比测试该双季铵盐的杀菌能力,同时考察溶液pH值对该物质杀菌能力的影响。
2.1 双季铵盐合成条件
辛基叔胺与环氧氯丙烷一步合成双季铵盐,并考察该合成反应的温度、时间、物料配比、催化剂的选择及用量等许多因素对其产率的影响。
2.1.1 原料配比
在反应时间为2 h,反应温度范围为70~95 ℃、溶剂为正丁醇的条件下,改变辛基叔胺与环氧氯丙烷比例,考察双季铵盐产率的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见表1。
表1 辛基叔胺加入量对季铵盐产率的影响
由表1看出,当辛基叔胺用量增加,双季铵盐产量增加。当摩尔比为1∶2,其产率性价比最高。
2.1.2 胺化时间
在原料配比(辛基叔胺与环氧氯丙烷摩尔比为2∶1)、温度范围及溶剂相同的条件下,测试反应时间对合成双辛基季铵盐产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见表2。
表2 反应时间对季铵盐产率的影响
注: 辛基叔胺0.20 mol,反应温度范围为70~95 ℃。
由表2看出,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双季铵盐的产率上升,到2 h时,达到最高,为78.3%,再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铵盐产率反而降低。故最佳合成时间为2 h。
2.1.3 溶 剂
在原料配比(辛基叔胺与环氧氯丙烷摩尔比为2∶1)及温度范围相同的条件下,采用不同的溶剂,考察溶剂对合成产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见表3。
表3 溶剂对季铵盐产率的影响
注:溶剂用量与辛基叔胺等体积
表3得出,采用不同溶剂时,产率不同。使用乙醇作为溶剂时,双季铵盐的产率大幅提高,可达85.8%。
2.1.4 催化剂
分别采用无水碳酸钠、乙醇钠与氢氧化钠作催化剂,研究催化剂种类及用量对合成反应的影响,结果见表4。
表4 催化剂对季铵盐产率的影响
表4表明:采用氢氧化钠做催化剂,当其与辛基叔胺物料比为1∶1时,其产率最高,可达95.8%。
在辛基叔胺与环氧氯丙烷的合成试验中分别考察了原料配比、反应时间、催化剂的种类与用量以及溶剂对合成反应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原料配比为n(环氧氯丙烷)∶n(辛基叔胺)∶n(氢氧化钠)=1∶2∶0.6,胺化反应时间为2 h,用无水乙醇作溶剂(与辛基叔胺体积比为1∶1)时,所得双季铵盐的产率明显较高,为95.8%。
2.2 杀菌性能
2.2.1 浓度对杀菌效果影响
按照SY/T0532-1993和SY/T5890-1993的标准方法[6-7],分别测试双辛基叔铵季铵盐、十二烷基二甲基环氧丙基溴化铵、1227的杀菌性能,试验结果见表5。
由表5可以得到,双季铵盐的质量浓度>10 mg/L,对SRB和TGB以及铁细菌均有良好的杀灭效果。在同浓度下,三种杀菌剂杀菌效果顺序为:双辛基叔胺季铵盐>十二烷基二甲基环氧丙基溴化铵>1227。在杀菌能力相同时,双辛基叔胺季铵盐所需浓度最低。
表5 杀菌剂杀菌效果评价
双辛基叔胺季铵盐杀菌性能比较优异,其原因[8-13]可能是:该辛基叔胺双季铵盐将两个单辛基叔胺双季铵盐分子联接起来,分子中含有两个正电荷的N+离子的亲水基团和多个疏水基团。一方面,由于分子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导致表面活性增大,有利于杀菌剂分子在细菌表面的吸附;另一方面,菌体被杀菌剂吸附到表面后,在N+离子和吸附作用下,细胞壁的渗透性发生改变,菌体破裂,有利于疏水基与亲水基分别深入菌体细胞的类脂层与蛋白层,引起酶活性失去,使该双季铵盐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杀菌能力。
2.2.2 溶液的pH值对杀菌效果的影响
分别配制pH为5.5、6.0、6.5、7.0、7.5、8.0、8.5,浓度为20 mg/L的双辛基叔胺季铵盐溶液,考察溶液酸碱度对杀菌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见表6。
表6 溶液的pH值对杀菌效果测试结果
表6表明,双辛基叔胺季铵盐杀菌对pH值的适应范围比较广泛,pH值在5.5~8.5的范围里都具有很好的杀菌效果。
(1)制备双辛基叔胺季铵盐的最佳工艺条件是:用无水乙醇作溶剂,氢氧化钠做催化剂,原料配比为n(辛基叔胺)∶n(环氧氯丙烷)=2∶1,控制反应温度在70~95 ℃,反应时间为2 h时,所得季铵盐的产率明显较高,为95.8%。
(2)双辛基叔胺季铵盐作为一种油田污水处理的杀菌剂,其杀菌性能明显优于单季铵溴盐和1227杀菌剂。由于其用量少,环境友好,适应范围广,该产品有望在油田中得以广泛应用。
[1] 潘红磊.油气田采油气废水外排原因分析[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1996(6):68-70.
[2] 陈拥军,李本高.有机抗菌剂研究的新进展[J].石油炼制与化工,1997,28(1):56- 63.
[3] 王蕊欣,高保娇.聚(4-乙烯基吡啶季铵盐-丙烯酰胺)的抗菌性能与机理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5,26(9):1774-1776.
[4] 李银涛,蒋晓慧.单吡啶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杀菌性能[J].化学研究与应用,2005,17(3):411- 413.
[5] 李杰,秦秀芬,马淑杰.双季铵盐杀菌剂的合成[J].化学工程师,2005(1):59- 60.
[6] 中国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Y/T5890-1993杀菌剂性能评价方法[S].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4:1-10.
[7] 中国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Y/T0532-1993油田注入水细菌分析方法 绝迹稀释法[S].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4:1-10.
[8] 孟琳,周丽萍.双季铵盐杀菌剂的合成及其杀菌性能研究[J].化学工程师,2005(4):59- 60.
[9] JIA ZH S, SHEN D F, XU W L. Synthesis and antibacterial activities of quanternary ammonium salt of chitosan [J]. Carbohydrate Research, 2001(33):1- 6.
[10] 王冀生,刘光华.TS-838杀菌剂的性能和应用[J].工业水处理,2003,23(9):61- 62.
[11] 潘碌亭,肖锦.天然高分子改性多功能水处理剂FIO-C的制备及应用[J].工业水处理,2001,21(1):13-16.
[12] JOERG C, ALEXANDER M. Polymer surface derivatized with poly (vinyl-N-hexylpyridinium) kill airborne and waterborne bacteria [J]. Biotechnol Bioeng, 2002, 79(4): 465.
[13] JIAN L, QIU SH Y, AM K. Bactercidal propertiesof flat surfaces and nanoparticles derivatized with alkylated polyet hylenimines [J]. Biotechnol Prog, 2002(18):1082.
[责任编辑] 宗丽娜
2015-09-28
闫兴富(1973—),男,安徽泗县人,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化学工程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油田应用化学研究。
10.3969/j.issn.1673-5935.2015.04.010
O624.5
A
1673-5935(2015)04- 0036-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