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伟
【摘要】山东秧歌是汉族民间舞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齐鲁文明与儒家文化深厚底蕴的具体表征,也是精神文化层次在人类生活中的形象延伸,所以在汉族民间舞蹈文化系统中占有着举足轻重、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具体的从山东三大秧歌的分布地区、表演形式、表演内容、基本动律等方面,来分析山东三大秧歌的风格特点与内在联系,从而进一步认识了解山东三大秧歌(鼓子秧歌、海阳秧歌、胶州秧歌)。
【关键词】鼓子秧歌;海阳秧歌; 胶州秧歌;风格特点;内在联系
一、山东秧歌概述
(一)山东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山东半岛地势平坦,居于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是东濒黄海,北抱渤海的沿海聚居地。有着诸多民间故事与传说,与泰山相关的神话传说就数不胜数,这就使山东半岛这片以农耕、渔业为主要经济生产的土地具有了广大汉民族人民共有的文化情怀和艺术特征。
(二)历史文化特征
中国历史上,春秋时期的鲁国,战国时期的齐国都处于现今山东省境内。作为当时的经济文化中心,国富民强,文化鼎盛,曾一度在中国历史中绽放出夺目光彩。山东地区即古代齐鲁之地,其文化中蕴含了浓重的齐鲁古风;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学说,一直在中国文化历史中备受尊崇,山东恰恰也是孔孟儒学之乡。故此山东地区历史文化悠远浓郁,受各种文化因素不断融合发展,形成了重礼、纯朴、粗犷、豪迈的文化特征,并进一步影响着各种民间文化艺术组织活动及表演形式。
(三)秧歌的起源与传承因素
秧歌起源于插秧、耕田等实际农耕劳作中,又与祈求丰收、歌颂功德,抒发情绪等有关。它最早是人们在插秧种田时自发咏唱的歌曲小调,并在此基础上吸收戏曲人物以及其它民间艺术形式,逐渐发展成为现今汉民族最普遍的民间舞蹈艺术。
山东秧歌在汉民族的秧歌舞中最为著名,对民间艺术的贡献最为突出。由鼓子秧歌、海阳秧歌、胶州秧歌为代表组成的山东三大秧歌,是齐鲁大地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它们在各自的发展与传承中逐步形成自己独有的特色。鼓子秧歌发展最为成熟,它的结构完整,内容缜密,技艺超群;情感表达较为古朴与粗犷,综合性较强的则为海阳秧歌;而地方小戏在胶州秧歌的表演中表现的极为突出形象。山东三大秧歌各自的风格特点与内在联系是本文具体研究阐述的主要内容。
二、山东三大秧歌的风格特点
(一)鼓子秧歌
鼓子秧歌的表演较为丰富热闹,所以大部分在春节期间,于商河和惠民两地村子的表演最为流行。从大年开始至元宵节尾声,农民利用鼓子秧歌进行庆祝与娱乐。因为它非常热闹,参加的人数较多,所以选择的场地很大。
(1)动律特点
“稳”、“沉”、“抻”、“韧”是鼓子秧歌在表演运动中需要把握的基本动律体态。“稳”即沉稳,“沉”是它的内涵,“抻”是它的动律特征,“韧”是对舞蹈动作一个总的动势要求。这四大特征是在社会客观实在性的基础上经过长期实践演变形成的认识规律,具有科学性与全面性,所以说舞者在鼓子秧歌的表演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把握上述四个动律特点与气质品格的规范。
(2)表演形式
鼓子秧歌的表演形式由两个部分组成,即乐队与表演。在乐队部分他们所使用的代表乐器有大鼓、大锣、饶钹、镲、旋子等打击乐器,演奏起来极为热闹欢快。表演部分有伞、鼓、棒、花以及一些其他角色组成。①伞:又分为头伞与花伞,头伞也叫做领伞,表演者左手持伞,右手持“拨子”,主要是指导现场变幻与人物的联络。花伞的表演者左手持伞,右手持“虎撑”,身着深色衣服,道具有着保佑四方风调雨顺的寓义;②鼓:也称鼓子,表演者击鼓起舞,演出服装为浅色,头戴英雄巾,犹如戏曲中的勇士,十分洒脱勇猛;③棒:亦为棒槌,表演者手持双棒敲击、绕耍、挥动。演出时身穿黑色紧身衣、头上系黑色头巾,头巾上缝有绒球、小镜,形似戏曲中的武生;④花:则由身着华丽服装的20岁左右的年轻姑娘来饰演妇女形象,两手分别拿折扇、绸巾等道具进行演出。其他外角的表演更具有地方特色,每村与每村的表演都有差异,但形式不进行改变都为对舞。
(3)表演内容
鼓子秧歌的演出内容主要分为行进表演和广场表演。行进表演,又被叫做“街筒子”在进村子与出村子的街道上进行表演。而在广场上表演的,被当地老百姓称作跑场或是场子,其表演的主要内容有“探马进庄”、“鞭炮相迎”、“辟场献艺”、“拨花显能”、“煞鼓尽兴”等组成①。
(4)表演特点
山东自古多豪杰,如宋代水泊梁山等,在这种文化传承与情感意蕴中,鼓子秧歌突出显示山东好汉的英雄气魄,体现出山东人民的壮志豪情,敢于同恶势力作斗争的优良品质。这种情怀在鼓子秧歌大气磅礴、直抒胸臆的武场表演和技艺超群、结构完整的文场表演中体现的分外突出。
(二)海阳秧歌
海阳秧歌融合诸多表演形式,是综合性很强的舞蹈类型,盛行于海阳地区附近的广大农村,表演时间没有固定限制。
(1)动律特点
下肢为轴,流动穿叉,欲动先提,扭拧拉伸的动作运行规律,成为了海阳秧歌得以流传推广,鲜明别致的个性特征。
(2)表演形式
海阳秧歌分为行进与广场两种表演形式,并且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质。角色的名称与形象有:①大夫:亦称药大夫,一般由两名演员组成,他们持雨伞、拂尘为道具,指挥着全队表演与队形的变换。②花鼓:表演者肩上要斜跨一只鼓。表演灵活自如,如勇士一般气势恢弘大气,③货郎:一般要穿大褂,头上戴礼帽,在表演过程中与翠花对舞。④翠花:又被称位蜡花,主要表演形式是持折扇表演,因要与货郎对舞,因此人数与货郎相等。
(3)表演内容
海阳秧歌在表演内容上最为使人耳目一新的是“土炮鸣礼、三进三退、群艺争辉、小戲尽兴”等②。为了展现齐鲁好客、注重礼仪的人文风俗,若两秧歌队舞到激烈几乎接触时,两队药大夫依旧要互相施礼,不会发生冲突,且主、客在表演活动前后的习惯上不能缺一点礼教。
(4)表演特点
海阳秧歌素以古朴粗犷和灵活自如的表演特点著称。古朴与粗犷的表演特点通过舞蹈表演者所饰演的不同人物形象体现出来;灵活自如的表演特点体现于海阳秧歌兼容其它民间艺术表演形式的各类特色为己用。海阳秧歌融合了古今各类舞蹈表演形式,因而受到男女老幼的普遍喜爱。它虽然是大众自娱性舞蹈,但为了表现出齐鲁大地注重礼仪与好客之风,舞者们在表演海阳秧歌时都自发遵守礼节,处处表现出和谐融洽的民风乡情。
(三)胶州秧歌
在胶州县四周的东小屯、南旺、后屯等地农村,流行于胶州湾一带的秧歌小戏,即为胶州秧歌。在胶州秧歌中,起带头作用的角色扮演者被称为“膏药客”。与其它地区秧歌相比较,胶州秧歌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已有自己一套完整有序的演出体系,从人物角色的挑选,演员的相关培训锻炼以及最后的演出都有相应的规范,其它秧歌与之相比在形式上便逊色许多。20世纪中期,从事舞蹈的专业人员从老一代艺术家表演的女人形象中,借鉴有优势的舞蹈部分,编排入新的节目中进行表演,与此同时,把这些相关的舞蹈融于民族民间舞蹈教材中进一步整理创造,这便称为胶州秧歌。
(1)动律特点
胶州秧歌在表演运动过程中的基本动律特点可总结归纳为“抻、韧、碾、拧、扭”这五个字,突出展现了汉民族女子温婉含蓄的体态和情韵。
(2)表演形式
胶州秧歌的表演形式由两部分构成,即大场和小戏。人物扮演的角色有①鼓子:是由表演者扮成40岁左右的男人形象,犹如我们在戏曲中常见的老生。②棒槌:通常为年轻男性演员进行飾演,犹如我们在戏曲中常见的小生。③翠花:在舞蹈表演过程中手持折扇,在进行舞蹈表演时不需要打开,犹如戏曲表演人物中的青衣。④扇女:则与翠花相反,在进行舞蹈表演时折扇需打开,通常扮演青年女人形象。⑤小谩:是手持团扇进行表演的小姑娘,显得十分灵巧可爱。⑥膏药客:通常是戏班子的负责人,身穿长褂,双手持伞与虎撑,表演引人发笑,是与丑角相当的角色。
(3)表演内容
胶州秧歌的表演内容较为宽泛,既有常见的“跑场引人”,也有“膏药客打浑”和“乡土小戏”等。表演场地因地而异没有特定的限制,既可以在广场进行表演,也可以在农村搭建的舞台上进行表演。在胶州秧歌的演出内容中穿插着舞蹈和戏曲的表演形式,因而显得热闹十分,再加上人物演出技巧较高,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
(4)表演特点
胶州秧歌的表演特点,由专业舞蹈家们总结归纳为“脚拧、扭腰、小臂绕8字动肩、手推、翻腕的结合③”。而当地老艺术家则用“抬重、落轻、走飘,舞动起来扭断腰④”来形容。这种肢体运动规律的形成与过去演员进行练习和演出时脚上需要踩着“跷板”有着一脉相承的因果关系。
三、山东三大秧歌的内在联系
(一)起源文化背景
山东三大秧歌孕育于齐鲁文化古风之中,形成于儒家孔孟文学的浸染之下,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标识之一。在人们长期的社会劳动生产中逐渐发展演变、融合创新,从而屹立于汉民族舞蹈之林,并始终占有着重要的代表地位。虽然形成了各具特色、风格独具的鼓子秧歌、海阳秧歌、胶州秧歌这三大种类,但其产生的历史源流与传承发展的文化意识是一共同体。其代表的、象征的、表达的思想情感与文化精神都是齐鲁古风与孔孟文化。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与形成原因下山东三大秧歌的内在联系之紧密是显而易见的。
(二)表演形式
山东三大秧歌风格迥异、各有千秋,因其起源与文化背景的内在紧密联系下,舞蹈的表演形式在不同中又蕴含着相同。如海阳秧歌在表演过程当中,秧歌队在进村前会点燃俗称三眼炮的土炮,给村里发送信号。这时村长和全村群众也会点燃鞭炮迎接来往的秧歌队,若不迎接,就被视为不尊敬对方,情节严重也可能引发两村之间的战争。或者两个村之间若是存在矛盾,想要和好,这时一个村子就会送上秧歌、另一个村子就应该出村相迎。这种组织形式与表现手法就与鼓子秧歌中的鞭炮相迎是相一致的;又如在胶州秧歌中扮演带头角色的“膏药客”其作用及表演形式与一般秧歌基本相同,在其他人物的配置上也与鼓子秧歌相近似,且三大秧歌在表演中的角色配置与表演内容上也都有相似之处;等等这些无不说明山东三大秧歌间的内容之相关,联系之紧密。
(三)情感意蕴
山东三大秧歌在齐鲁古风、孔孟儒学下发展形成,互相借鉴学习。经历代劳动人民整理、加工、创新,在紧抓本体文化烙印与精神标识下传承着广大劳动群众的智慧与结晶,象征着汉民族的文化气蕴,传达着山东齐鲁之地、孔孟之乡的礼念素养。这是不论在山东三大秧歌中的任何一类都可以深刻感受得到的气势磅礴的共同情感意蕴。
四、结语
优秀的汉民族文化,让我们不论身处何时何地都可以感受到中华五千年历史文明的浩远巍峨、气象万千。它也是每一个中国人内心深深儒慕崇敬的母亲文化。山东文化作为我国汉民族文化万花丛中色彩斑斓的一束,它推动了整个汉民族文化历史的发展进程。著名的山东三大秧歌就在如此悠远浓郁的历史文化中孕育。
我国秧歌种类可以说是丰富繁多,算得上是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中璀璨的明珠,而山东秧歌尤为光彩照人。鼓子秧歌、海阳秧歌、胶州秧歌各有千秋,都独具自我的风格特点,却也繁复揉杂,具有亲密无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具体分析三类秧歌的风格特点,透过现象认识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将使我们更加清晰明了的掌握山东三大秧歌,以便于进一步发展创作优秀的秧歌舞,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罗雄岩.《中国民间舞文化教程》[M].罗雄岩著-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1
[2]潘志涛.《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法》[M].潘志涛著-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6
[3]黄明珠.《中国舞蹈艺术鉴赏指南》[M].黄明珠著-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1
[4]王振华.《文化修养综合手册:不可不知的舞蹈》[M].王振华著-吉林:延边大学出版社.2005.5
[5]高度、黄奕华.《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概论》[M].高度、黄奕华著-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