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姝
【摘 要】学生学习成效和学习的兴趣密不可分,而学习兴趣的培养又要求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文章分析其教学问题,探讨其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中学英语教学;现状;方法
引言
在我国,英语是基礎教育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正因为它具有这样的特殊定位,所以教师要注重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1.新课改下中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没有深入地掌握新课程标准
当前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就是没有深入的掌握新课程标准。新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基本的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于基础教育课程所作出的基本规范以及质量要求。中学英语新课程标准的相关规定:七、八、九这三个年级要完成三、四、五这三级目标,那么什么是三、四、五级目标呢,目标的内容又包括什么,一线的英语老师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都是十分必要的,教师不仅要将这些新课程标准牢记于心,更重要的是要将它们应用到实际的教学之中,往往最难的就是这一环节。中学的许多英语教师还不能很到位的掌握对新课程标准的认知,很多教师对于新课程标准的认知依然停留在较为肤浅的层次上。对于教师来说,是否能够接受一种全新的教学标准是一个问题,而是否能够驾驭这种新教学标准就更是一个问题,即使有些教师能够接受,但是也不一定能够一一将它们实现在课堂中。在课堂的教学中教师们普遍存在一种对新课程标准掌握不够透彻的问题,这就严重的影响了新课程标准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实际成效。
1.2对新课改的理解存在诸多的问题
新课程标准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冲击着传统的教育模式,特别是我国当前更新换代比较慢的教师领域,许多教师的观念上还比较守旧,在思想上还不能将新课程教学理念的主旨内容完全正确的理解,需要给他们更多的时间来接受新课程标准。除此之外,有些教师不仅不能接受新教程标准,还严重阻碍着中学英语新课程标准改革的实施进程。很多中学英语教师对接受新课程标准出现了偏差的问题,对于新课程标准改革的理解偏离了正常的轨道范围,按照自己偏差的理解进行中学英语教学,不仅不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还会使中学英语教学不能顺利有效的进行。
1.3教师对教材过分的依赖
在教学过程中最为忌讳的就是过于死板,教学本该是对于一切的有利资源都得懂得灵活运用,将所有可能的因素都列入考虑的范围之内,但是目前依然有很多教师认为教学过程中唯一的依据就是书本教材,甚至有些教师还不能对“教教材”以及“用教材教”这两个概念进行正确的理解与处理,他们往往都是按部就班的根据书本教材内容进行授课,只要是在教学教材中出现的课文、语法甚至是一词一句,都要求学生尽最大努力对其全部掌握,这使得很难将英语中的重点以及难点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体现出来,出现一种普通知识将重点和难点平凡化的现象。
1.4没有准确地进行角色定位
学生学习的成效是衡量教学是否有效的标准,新课程标准也对关注学生的发展作出了明确的要求,所以,必须要以学生为出发点来设置教学目标。新课程改革着力于调动一切可能的力量,全方位的促进学生这一学习主体的全面发展,但是在中国的英语教学中,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已经在中国人的心里根深蒂固,在很多英语教学目标的描述中都存在着一个通病就是以教师为本位的教学方式,对于教师教的行为过分的强调,教师往往将自己看作是教学的主体,而学生则被教师当作单纯接受知识的被动客体,学生的学习水平只能被教师这一教学主体的教学水平所决定,整个教学过程中都是将教师当作中心而进行的,学生则一直处在一种边缘地带,教师取代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成为了课堂教学中的中心。
1.5课堂教学中单调乏味的教学方式
在新课程标准之下,对于知识传授的方式方面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主要是要将过去教学内容体系中的繁、难、旧、偏等弊端加以改善,让学生能够有更多机会与日常生活以及现代科技相关内容进行接触并进行良好的学习。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中学英语教师教学方式的特点仍然是单调又乏味,传统的教学模式依然被用于现代的课堂教学之中,一些教师采用换汤不换药的教学方法,这严重的影响了学生参与英语学习的积极性,甚至有些学生因此产生了厌学心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及能力的提高会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2.英语教学中对学生实施创新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2.1运用创新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为学生创设一个有利于创新的学习氛围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只有在没有压力和心理负担的时候,才能够轻松地进行学习,进而激发出他们的学习欲望以及探索和创新的意识。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并充分发挥自卑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做课堂学习真正的主人。如教师在课前准备的时候,要设计好课堂活动的每一个环节,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多设计一些能够激发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思考题,或者让学生通过报刊、网络等途径来搜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材料信息,使学生能够通过整理总结的过程获得不同的答案和理解,以此来培养学生求同存异的思维。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还能训练学生在相同的信息里面寻求不同的答案的能力。此外,我们还必须看到,比起教师枯燥的讲解,学生更喜欢教师能提出问题让他们自主讨论解决。因为在这样的课堂活动中,他们有着极大的学习兴趣,他们会想方设法地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从而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那么,如何做呢?我认为,针对不同的课型,教师可以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比如对于讲授型的新课而言,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自己的思维;对于讨论型的课程而言,教师可以设计相应的思考题,或者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并通过讨论去获得结果。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不再是单纯的听与学的关系,而是成为了学习的合作者。即使学生通过讨论得不出正确的结果,教师也可以与学生共同思考,充分发挥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帮助学生得出正确结论。
2.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把创新思维教育融入到英语教学过程中新课程改革要求变传统的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因此教师必须明白学生绝不能只是知识的接收者,而要能够主动获得知识、掌握获得知识所需要的学习方法,使他们能够发挥自身的学习天赋和能力,勇于创新,善于创新。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确定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给他们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进行独立的思考和学习,让他们学会获得知识的方法,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的目的。很多心理学方面的专家提到,学生的想象能力是一种可贵的品质,是一切发明创造的基础条件。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保护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创造欲望。具体到英语教学工作中,教师可以通过单词、短语、句型和语篇故事的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比如,在进行关于体育运动的词汇教学时,我把全班分为四人一组的学习小组,让学生通过比赛的形式收集自己所知道的体育项目。中学生正是争强好胜、活泼好动的年纪,为了争取小组的胜利,大家纷纷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结果表明,这样的活动既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增长了英语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的思维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2.3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古语有云:“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一个好的教师不是单纯地教知识,而是教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这些方法的传授需要通过日常的教学活动来进行,而讨论式的教学允许学生质疑,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因此,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质疑解惑,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积极思考讨论。比如,在学习有关动物的词汇時,我通过多媒体把一些动物的图片遮挡了一部分,让学生根据部分信息来猜测这是什么动物,学生认真观察并积极发言,有效激发了发散性思维。
结语:综上所述,在不断深入的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初中的英语教学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同时也有不少的问题也随之出现了,所以必需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1]李云国.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学周刊,2015,03:201.
[2]汪蜀秀.中学英语阅读理解互动式教学方法初探[J].时代教育,2015,02:194.
[3]张淑琴.有效提问在中学英语阅读课教学的作用分析[J].科学中国人,2015,02: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