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基础施工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

2015-07-04 20:54:23陈一博
信息周刊 2015年2期
关键词:基础工程质量问题控制措施

陈一博

【摘 要】本文作者阐述了基础施工质量控制的必要性,分析了建筑基础施工中常见的问题,提出了建筑基础施工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基础工程;质量问题;控制措施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建筑行业也取得了飞速发展。虽然目前已经有各种各样的现代技术,但它始终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我们继续关注,坚持创新、加强管理才能才能确保人民群众的安全。建筑工程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使用,关乎到人们的生活水平,成为影响和决定其能否发挥正常使用功能的关键因素,而且还是攸关建筑企业竞争的生死成败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现代建筑工程基础施工技术,并提出解决相关问题的措施,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基础施工质量控制的必要性

在住宅施工中,基础施工质量对整个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举足轻重,若不认真设计、施工,就会留下隐患,以至影响住宅使用寿命,严重时造成倒塌。基础施工时,应根据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结构类型、机具设备、材料供应等情况,综合考虑,选用合理的施工方法,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按施工验收规范和操作规范的要求严格认真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此外,基础工程施工过程是建筑施工中质量控制的根本源头,而基础工程则是高层建筑质量控制的关键,基础工程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体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因此,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必须严格控制地基情况,以便制定合理有效的设计、施工方案。通过严格控制施工过程,确保地基基础工程的质量。加强基础工程的质量控制,是建设优质建筑工程的核心。

2 建筑基础施工中常见的问题

基础是位于建筑物最下部的构件,承受着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递给地基。建筑基础工程属于地下隐蔽工程,在建筑工程竣工后,难以检查基础的施工质量。若建筑基础工程出现质量问题,将会导致整个建筑沉降、偏斜,甚至引发难以补救的重大安全事故,造成灾难性后果。因此,建筑基础工程施工质量,已成为保证整个建筑工程质量的重点,采取何种措施来提高建筑基础工程的施工质量,也成为当前许多建筑工程从业人士所共同关注的问题。

2.1 回填土的密实度不符合设计的规范要求

填土的施工场地,在荷载的作用下,将会使地基产生较大变形,进而导致地基的稳定性下降,甚至失稳。原因主要包括有:(1)土料的含水量过小,导致地基夯实的不密实,严重影响地基的夯实效果。而土料含水量过大,容易产生橡皮土。(2)场地的土料不符合地基设计或者施工的规范要求,土料的有机质明显超出规范的要求。(3)填土深厚,没有进行分层夯实。(4)填土的机械能力不足。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了基础工程的质量。

2.2 施工场地的积水

在基础施工中,由于施工场地积水过多,会无法有效的进行质量控制,难以保障其质量。造成施工场地中出现积水的原因有:(1)施工场地的平整面积较大,填土过深以及没有分层夯实等。(2)场地周围没有设置截水沟或排水沟等设施,或排水设施的设计不规范。(3)在施工现场中,测量的误差超出了具体的规范要求。

2.3 基础轴线的位移

基础轴线的位移是在基础工程施工中,从大放脚砌筑到室内标高的部分,其轴线和上部的墙体轴线出现错位。基础轴线的位移主要出现在建筑工程的内横墙,使得地基基础与上部的墙体产生偏心压,进而影响整体基础结构的受力情况。

3 建筑基础施工的防治措施

3.1 碾压机械的压实

建筑基础要合理压实,首先选用机械压实的方法。使用机械压实时,为确保填土压实的密实度与均匀性,提高碾压的效率,碾压前,应提前利用轻型的推土机进行推平,实行低速预压3至4遍,以确保地基平面的平实。另外,在碾压碎石的过程中,应按照静压到振压的顺序进行。其次,利用碾压机械进行压实填方时,必须控制好其的行驶速度,尽量将平碾与振动碾的速度控制于2km/h,计算好压实的遍数。

使用平碾压路机压实填方时,通过“薄填、慢驶、多次”的方法,碾压的方向应由两边逐步压向中间,防止漏压和出现溜坡倒角。对于边角或边坡边缘难以压实的地方,采用人力夯实或者小型机夯实的辅助方式进行结合。平碾压路机每碾压一层,应采用人工或者推土机,将其表面拉毛。若土层的表面过于干燥,必须洒水湿润后再继续回填,确保地基上下土层的结构良好。

3.2 利用人工夯实的方法进行施工

对于机械压实不到的地方或者小面积的回填土,应采用人工夯实法进行施工,一般选用蛙式打夯机进行夯实。打夯前,对填土进行初步的平整,利用打夯机依次夯打,确保均匀分布并不留间隙。对于打夯机压实不到之处,采用人力打夯的方式进行施工。人力打夯前,将填土进行整平,按照指定的方向打夯,保证各层的填土夯夯相连。对于两边纵横的交叉部分,对其进行分层夯打。在基槽与地坪的夯实过程中,确定行夯的路线,从四周逐步向中间夯实。

3.3 合理设置施工场地的排水设施

施工前,根据工程所处的水文地质状况,合理设计场地的排水沟及排水坡等设施,最好能与永久性的排水设施共同使用。对于施工场地的回填土,按照规定进行分层回填,确保土层的密实度高于85%。

治理措施主要有:(1)明沟排水的方法,可在场地的周围设置排水沟,并在沟底设置水井,与排水沟相连,利用水泵抽走积水。(2)深沟排水的方法,若施工场地的面积及排水量大,为避免排水沟设置的复杂性,可在施工场地的外距边缘设置深沟,以便场地中的積水通过深沟流进集水井。再用水泵抽取,将水排到场地以外的沟道。(3)将工程内部的下水道或渗排水系统设为场地的排水设施,在施工场地的一侧或两侧设置排水明沟、暗沟,将水引进下水道及渗排水系统后,将其排走。

3.4 注浆法的质量控制

对于硅化加固而成的土层,应保留1米厚的土层不用加固,以免浆液冒出。必要时,用素土进行夯填,或者打灰土层。注浆时,灌浆压力应控制于0.2~0.4MPa 或0.8~1.0MPa的范围内。按照由上而下的顺序进行加固。若土的渗透系数随着深度逐渐增大时,应由下而上进行加固。若相近涂层的土质不一样,应先加固渗透系数大的土层。定时抽查浆液的性能指标、配比、注浆孔位、注浆顺序、孔径、孔深以及压力值等,看其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并将抽查结果与现场记录人员的记录一同核对。对于地面或者相关建筑物变形的问题,应及时停止注浆,认真分析其发生的原因,以便及时调整注浆的参数。

结束语:我国城市建设的规模和数量不断提高,所以在城市的建设当中,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也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这就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的过程中要按照相关的要求进行施工和建设,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提升建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从而也为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提供更为强大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张巧玲.建筑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的防治措施[J].科技风,2013,(01).

[2] 马胜伟.建筑基础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控制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08).

[3] 洪海平.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控制要点[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0).

[4] 刘枭雄.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3,(17).

[5] 许崇山.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创新探讨与实践[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24).

[6] 刘从伟.关于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相关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2,(09).

[7] 田丰,李旭亮.建筑基础土方施工技术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06).

猜你喜欢
基础工程质量问题控制措施
给排水工程招投标阶段中的造价控制措施
建筑安装工程预结算造价控制措施
大型公司财务预算与控制措施探讨
水利水电工程中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探讨
浅谈如何提高城市道路窨井圈安装质量
城市路桥施工中常见问题与预防
人间(2016年30期)2016-12-03 21:44:43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基础工程施工分析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的常见问题预防及改进措施
变电站基础工程冬季施工经济技术性比较
油井小修作业质量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