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区钢筋保护层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2015-07-04 20:27杨俊龚龑维
信息周刊 2015年2期
关键词:改进措施重要性

杨俊 龚龑维

【摘 要】钢筋保护层是钢筋混凝土构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我区钢筋混凝土构件保护层的控制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钢筋保护层;重要性;改进措施

钢筋保护层设置的合理,对于保障钢筋混凝土构件的使用寿命,充分发挥混凝土构件的力学效能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针对当前我区不同类型钢筋混凝土构件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1当前我区钢筋混凝土构件保护层检测中发现的问题

关于钢筋混凝土构件的保护层,就目前的检测情况而言,不同构件的情况有一定的差异:

柱类钢筋保护层扫描检测时,经常发现构件的一个或两个面的保护层偏大,其余的一个或两个面保护层偏小。分析原因,主要是由于柱子钢筋的偏位导致的柱子四面的保护层不均匀。

另外一种情况是构件某一个面的几根受力主筋不在同一平面上,要么中间的钢筋凹陷,要么角筋不到位。

梁类钢筋保护层扫描检测主要针对底面受力主筋,发现的主要问题是梁底几根受力主筋没有处在同一平面上,或者构件的保护层整体偏大或者偏小。

板类钢筋保护层扫描检测的结果相对较好,受力钢筋大多位于同一平面上,但是有部分楼板的钢筋保护层整体偏大或者偏小。

剪力墙钢筋保护层扫描检测的结构相对较差,主要表现为保护层整体偏大,或者钢筋不位于同一平面上。

2针对不同构件出现的不同问题,分析原因如下:

钢筋保护层发生整体偏大或者偏小的原因主要包括:(1)垫块或者限位装置强度偏低,施工时冲击力导致其破碎或者变形。(2)垫块或者限位装置布置密度偏小。(3)钢筋下料、制作时尺寸不准或对钢筋相互间位置关系考虑不周全,而导致在梁柱节点等部位的钢筋贴模、移位等情况出现。(4)成品保护差,混凝土施工前保护层不到位以及浇捣过程中不注意保护。(5)浇捣过程发生模板胀模现象。(6)钢筋绑扎定位不准确。(7)混凝土浇筑时,振捣棒紧贴钢筋进行,导致的钢筋偏位和垫块脱落。

3钢筋保护层的重要性

对于钢筋混凝土构件截面设计来讲,受拉的钢筋离受压区越远,其单位面积的钢筋所能承受的外部弯矩也越大,这样钢筋发挥的力学效能也就越高。所以一般来讲钢筋混凝土构件受拉钢筋总是应尽量靠近受拉一侧混凝土构件的边缘。

3.1钢筋保护层偏大的危害

如果钢筋混凝土构件的钢筋位置放置错误或者钢筋的保护层过大,轻则降低了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承载能力,重则会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

3.2钢筋保护层偏小的危害

当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受拉钢筋越靠近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边缘时会导致以下情况:

(1)钢筋混凝土构件中钢筋的主要成分铁在常温下很容易被氧化,尤其在高温或潮湿的环境中。

(2)钢筋混凝土构件的保护层过小容易在施工时造成钢筋露筋或钢筋混凝土构件受力时表面混凝土剥落。

(3)随着时间的推移,钢筋混凝土构件表面的混凝土将逐渐碳化,在钢筋混凝土构件工作寿命内保护层混凝土失去了保护作用,从而导致钢筋锈蚀,钢筋有效截面减小,力学效能降低,钢筋与混凝土之间失去粘结力。这样构件整体性会受到破坏,甚至还会导致整个钢筋混凝土构件的破坏。

可见,施工中对钢筋保護层厚度的质量控制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4建议措施

4.1楼板保护层控制措施。

在实际施工中,楼板底筋的保护层比较容易正确控制,但当楼板底筋的保护层垫块或者钢筋限位装置间距偏大时,楼板底筋的保护层厚度就无法得到保障,所以纵横向的保护层间距应以能够有效控制保护层厚度为宜。

我市对于楼板钢筋保护层的检测主要集中于楼板底筋,相对于底筋,楼板面层钢筋的保护层控制难度偏大。主要是由于各工种交叉作业,施工人员行走频繁,无处落脚后难免被大量踩踏,对此,建议采取下列措施:

(1)施工前,加强教育和管理,使全体操作人员重视保护板面上层负筋的正确位置;必须行走时应自觉沿钢筋支撑点通行,不得随意踩踏中间架空部位钢筋。尽可能合理和科学地安排好各工种交叉作业时间,在板底钢筋绑扎后,线管预埋和模板封镶收头应及时穿插并争取全面完成,做到不留或少留尾巴,以减少板面钢筋绑扎后的作业人员数量。

(2)施工时,在楼梯、通道等频繁通行处应搭设(或铺设)临时的简易通道,以供必要的施工人员通行。安排一定数量的钢筋工,在砼浇筑前及浇筑中及时进行整修。

4.2梁柱保护层控制建议采取下列措施:

(1)模板施工控制,禁止使用已严重变形,难以进行支护操作的模板,模板施工时,避免因用力敲击导致垫块破碎、脱落或偏位等情况发生。混凝土浇捣时避免直接对钢筋和模板施加荷载。

(2)钢筋加工时,梁、柱水平筋或箍筋的加工尺寸准确。下料时加强配料管理,准确控制成型尺寸。对形状复杂的钢筋,预先放出实样,构件各边受力主筋保持在同一平面,避免出现图1情况,两侧或者中间钢筋位置偏离。钢筋摆放时,应先调整到准确位置,尤其是柱,实际检测过程中发现的柱的钢筋保护层不合格,大多是由于钢筋偏位所致。如图2、图3。

(3)垫块绑扎,垫块沿构件长度方向间距控制在0.5米左右,且每根受力主筋均需绑扎牢固,模板施工前需全面检查,发现垫块脱落或者偏位,及时纠正。对于砂浆垫块,其强度需能承受钢筋重量和施工荷载。垫块中的铁丝位置应在浇捣时控制在试块中间。

4.3剪力墙保护层控制方法

柱筋定位准确,墙体纵横向、横向受力筋和分布筋绑扎牢固。墙模要保证刚度、强度及稳定性,防止模板偏位及胀模现象发生。保护层垫块安装牢固防止脱落及破碎。

4.4.砖混结构

对于砖混结构的构造柱、圈梁还应控制浇筑时间。有些工程为了赶工期,在砌体强度不足时急于施工,很容易导致胀模等情况影响保护层。

钢筋保护层应在施工前、施工中全程控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编制时应注明钢筋保护层的控制方法及各种技术措施。施工前,施工单位要做好技术交底。工程施工开始后,重视对各工序交接的检查,监理单位将保护层控制作为重点加强监管。

综上所述,钢筋保护层的控制需要首先从意识上重视起来,意识到钢筋保护层对于混凝土构件质量的特殊意义。加强技术复核,对偏位钢筋应采取规范的方法进行调整。在施工工艺上相应做一些改进,尽量采用新工艺、新产品,如采用塑料垫块或使用卡撑式定位件等,才能使保护层的质量得到提高。

猜你喜欢
改进措施重要性
土木工程中建筑节能的重要性简述
“0”的重要性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幼儿教育中阅读的重要性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医院会计制度的缺陷及其改进措施探讨
冷链物流基础上的生鲜电商发展研究
公路工程监理存在的问题和一些改进措施
主变冷却器全停跳闸事故分析及改进措施
压片机加料器充填叶轮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