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晨昊
【摘 要】音乐的形象是音响作用于人的听觉器官,并引起人的联觉,从而产生与客观世界某种具体事物或现象相互对应的关系而形成的。本文主要是对两首音乐作品当中关于“海”的描绘所作初步地分析,并且企图通过两部作品“海”的形象差异,进一步阐述音乐形象的创作的过程,极其某些规律。
【关键词】《培尔·金特》;《舍赫拉查达》;对比分析
一般来说,音乐的表现对象分为三种,情感、形象、和思想性。对于形象,首先,音乐形象的描绘是建立在情感的基础之上,它不可避免地带有作曲家的情感因素。其次音乐形象具有高度主体性;欣赏者在欣赏的过程中容易把个人的生活经验和情感经验联系在一起,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使音乐当中抽象的形象变为“具体”化。所以,音乐形象的把握必须通过欣赏者反复的聆听并结合相关背景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准确获取。下面我们将以两首作品为例做具体阐述。
音乐作品《培尔·金特》组曲是挪威作曲家格里格(1843~1907)根据易卜生(1828~1906)的同名话剧配乐而來,为格里格的代表作。其中第二组曲的第三乐章《培尔﹒金特归来》(以下简称《培尔》)又名《海上暴风雨之夜》,主要描写老年的培尔﹒金特倦游归来在海上遇到飓风的情景。其中描绘的海,是“飓风”与“海浪”相互的交织共同构成海的艺术形象。
首先,从配器上(谱例1),音乐开始由主要铜管奏出强音,这种带有力量,急促、紧张的音乐情绪始终贯穿整首作品。在高声部,即旋律声部,作曲家利用短笛尖锐的高音模仿海风的呼啸声;短笛与长笛、双簧管形成的两个八度叠置的音响,增添了呼啸声的力量感。从旋律上看,旋律由大部分木管的五度接四度的急促跳音构成,表现出一种狂躁不安的情绪,在重音的支持下同时又加强和突出了力量感,在一定程度上也模仿了大海的剧烈起伏。此动机在乐谱中随处可见,如在第37小节,动机在双簧管、单簧管和巴松不同声部的连续卡农,犹如海浪的起伏、连绵。所以,在这一主题里,作曲家主要通过模仿大海声音的手法,鲜明地塑造了大海的形象。所以可以认为此动机即是“大海主题”,是“狂躁”的大海。
谱例1:
主题动机在进行四小节后便出现反差巨大的音乐形象——风的主题(谱例2)。作曲家在配器上利用单簧管和巴松中低音区浑厚的音色特质,以及在音乐形态上音乐采取快速迂回式地进行方式,和在音强上由弱再渐强,共同构建了蕴含着能量并将要爆发的风的形象。其中更为直观的是从第79小节开始,由长笛和大提琴通过连续的音阶半音下行和上行的快速运动从而达到对飓风声音的模仿,给人以密集、急促、不安的感觉。所以这些都能使人联想起“狂风中的大海”的形象。
谱例1:
谱例2: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1844——1908)的交响组曲《舍赫拉查达》取材于阿拉伯民间传说《一千零一夜》,是作曲家在阅读之后有感而作。本文将以第一乐章《大海和辛巴达的船》为焦点展开论述。
正如标题所述,这一乐章包含两个主题,即“大海”主题和“船”主题。这两个主题分别是由引子中两个情绪对比反差巨大,象征着苏丹王和舍赫拉查达的主题变化发展而来;象征“苏丹王”的引子配器厚重,音响宏大,给人以威严、冷酷残暴的感觉。而“舍赫拉查达”的引子配器单薄,但具有抒情性,给人以孤独、凄切之感。引子结束后,节拍变为6/4拍,对于大海主题的塑造,作曲家利用中提琴和大提琴在演奏法上的连音,产生一种拖沓感;在利用音强上,随着音符拱形结构的进行方式,力度上也由强至弱,所以在三者主要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很容易使人联觉到海浪的运动方式——此起彼伏,从而使人联想起广袤无垠的大海上海浪摆动的情景,所以这即是在大海主题出现之前的海浪形象的塑造。“海浪形象”进行两小节后便出现由“苏丹王”主题旋律变化而来的“大海”主题(谱例3)。旋律被节拍支配而铺陈开,加重了大海的宽阔感。此时的“大海”仿佛被赋予了人的性格因素,少了冷酷残暴,而使人多了几分敬畏。值得一提的是,从人物形象转变为自然形象中,作曲家几乎没有改变旋律的形态和性格;这不仅体现作曲家作曲技法的炉火纯青,而且能反映出其在创作前期选择音乐材料上的深思熟虑。
谱例3:
这两首作品都是对“海”形象生动描绘的杰出作品,虽然二者都是在塑造海的自然形象,但其中存在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在《培尔》中,作曲家大量运用了音乐模仿的手法,音响丰富,音乐力度变化频繁,对比强烈,塑造的海的形象相比更具象化,在技术手段综合应用上要大于《大海和辛巴达的船》。而《大海和辛巴达的船》在主题的控制、发展的手法上更强于《培尔》,使得作品在形式更为严谨,在情绪上更统一。
形象动态上的差别。音乐在形式上的区别直接导致音乐形象上的差别。上文已谈到,《培尔》所塑造海的形象则是在狂风之下的海,而《大海和辛巴达的船》中的“海”较为平静,给人以厚重、宽广的感觉。所以二者表现的海的形象在运动的程度和幅度上具有一定的差别。
形象性格上的差别。音乐形象的表现是基于作曲家的情感,本文所研究的海的形象不仅有作曲家的情感因素的限制,同时也受题材的制约。《培尔》为了贴合剧情,表现一切被大海倾覆,瞬间化为乌有,只剩下培尔的情景,作曲家着重表现出大海的大浪滔天、惊涛骇浪,所以此时的大海具有残忍无情的性格。而《大海和辛巴达的船》中,由于采用了“苏丹王主题”,所以自然在性格上与之相类似,虽然在力量和气势上不如前者,但它表现出的是一种威严、冷酷的性格特征。
所以综上所述,《培尔》中的海的形象,在表现上更倾向于模仿客观现实中的海,而《大海与辛巴达的船》中的“海”则是题材中人物性格的映射,所以带有情感因素和强烈的主观性。
参考文献:
[1]张前.《音乐美学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2]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