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全贵
语文课程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语文学科是人文性和工具的一统。基于它的重要地位,作为语文教师,我高度重视,密切关注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力争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了这个目标,我不断研究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利用课堂教学,指导学习方法
课程标准以“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维来设计,第一次将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提高到这“三重”之一的位置。这要求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把视角中心转移到学生身上。我在课堂上给他们创设大量的语文实践机会来运用、提高。
如教学“养花”,通过课堂辩论,正方、反方的互诉理由,学生把课本中养花的喜、忧、哀、乐等理解得相当深刻,并结合实际谈到环境美化、陶冶情操。这样,教师真正从“领导”岗位退下来,把课堂的机会让给学生,让学生活动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促使老师把重点落实在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如快速阅读的方法、背诵方法、积累方法,运用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即把教学中心转移到学习方法指导上来。
二、以阅读为起点,指导探究与讨论
读书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根据创新教育的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在学习新的课之前,可以指导学生先读预习部分,或是和课文相联系的课外内容。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对文章有个全面的了解,然后指导学生,对重要词、语句进行重点阅读,最后指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深化,领悟中心。另外,我在阅读中还要求学生做到:“三到”,即:眼到、心到、手到。为培养创造性思维奠定基础。
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运用探究、讨论的方进行课文的精讲,学生在教师启发,指导下,经过学生的自学思考和师生间交流,探讨,从而掌握知识,活跃思想,深化认识,提高觉悟。在课堂讨论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及时鼓励敢于发言的同学。另外,教师也要置身与讨论中,并在讨论中适时的概括、总结和点拨。用精练而概括的语句把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讲透。例如本册《捞铁牛》一文重点是理解怀丙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捞起一只只铁牛。教师先演示实验,创设新意识,然后让学生探究讨论铁牛是怎样捞上来的?最后得出结论,铲沙—船身漫漫上浮—铁牛一点一点向上拔—拉上岸,这样很复杂的知识,学生很容易掌握了。
三、培养学生表达的自信心,贴近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
自信心是成功的重要因素,是培养表达能力的基石之一。经常看到有些人跟朋友,亲人聊天谈笑自如,但在公共场合众多人前说话却语无伦次,颠三倒四脸红耳赤。哪怕讲稿再熟练,事前准备再充分,也亦如此。归根结底,胆量不够,信心不足。因此,一开学,我就有意识培养学生表达的自信心。让他们按学号逐个上台介绍自己,哪怕只介绍自己的姓名,只要声音响亮,让大家听得清,就给予鼓励的掌声。一回生二回熟。以后就能表达自如了,而对于特别胆小的,在课堂上多请他们回答简单的问题,及时给予肯定,增强他们表达的自信心。
例如一年级语文第一单元的口语交际是为了培养学生文明礼貌的良好行为而设计的。在上学回家的路上,遇见同学,老师该怎么说?家里来客人了,你该怎么说,怎么做?课前,我先让几个善于表演,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根据生活实际,演了几个小品。学生看后,议论纷纷,都忍不住要说出来,不仅说出怎样做才有礼貌,连什么是没有礼貌的行为也一并说出,使口语交际课进一步拓深层次。这样贴近生活的口语交际,不仅让上层生锻炼了表达能力,还锻炼了表演能力,也让表达有困难的下层生有景可看,有话可说,照顾了个体差异。
四、重视课堂小结与反馈
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对本节课的知识以达到掌握或基本掌握。但这种掌握是零散的,学生没有整体印象。这时教师要加以引导,进行课堂总结,将知识连片。在总结过程中,学生综合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就是一种创新。例如《海滨小城》一课,让学生根据要点进行总结,学生总结出全文主要写海滨和小城两个地方,写海滨抓住海面和沙滩景色,写 小城,从庭院、公园、街道三方面来介绍,最后文章总结海滨小城的特点美丽、整洁,这样学生对整篇文章就能整体掌握。
整篇课文教完后,就要进行一下反馈练习,主要是总结本课学习的基本内容,深化印象,并了解本课的教学效果,并及时对教学不足进行个体辅导。使其跟上教学进度。反馈可以让学生提问,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另外也可以口头和市面进行检测,通过难易适度的检测,使学生感到只要努力就可以达到教师的要求,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总之,新课程理念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课程整合能力的提高,是新课程改革能否成功的最关键的一点。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从对新课程理念的学习和实施中汲取营养、从生活中汲取营养,从文学艺术中汲取营养。不断丰富自己、充实自己、完善自己,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适应新时代的需要。当然,在工作中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在工作中不断地了解自己、发现自己、认识自己、提高自己;在不断的促进学生的成長中发展自己、激励自己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