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冬子
【摘 要】培养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小学生数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是教师普遍了解的一个教学原则。但在教育教学中却没有很好地贯彻与实施。面对新课程,我们必须牢记陶行知先生所言:"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教学生学"。应该改变以往那种让学生跟在自己后面亦步亦趋的习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真正实现孩子能够拥有成功人生的教育,才是调动孩子学习主观能动性,自觉性的良策。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
“两弹一星之父”钱学森先生生前曾对前去看望他的温家宝总理说:“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个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意思是说,不是我们学生天生就比人笨,而是我们学生少了学习的能力,缺乏了创造的能力。那么,在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呢?下面,谈一谈我的一些体会。
一、充分认识学习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创新教育之所以重要,除了由于它本身具有的强大生命力为人们所接受外,更因为它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因为社会的发展需要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就需要创新的人才,而创新人才的培养则需要创新教育的教师。培养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全面贯彻党的素质教育方针,提高整体国民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广大数学教师应尽的义务。因此,要尽快彻底地改变教育观念,重视创新教育,树立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重点的数学教育新理念。
要做到这一点,广大数学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是振兴中华民族的需要,民族要振兴,科技要发展,教育要先行。
二、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新的人才观
观念是行动的指南,没有创造性的观念,就不可能有创造性的机制和创造性的成果。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角色将发生重大转变,再也没有绝对的权威,教师应该接受这一事实,学生有可能通过互联网等其它的途径了解更新、更快的知识。因此,教师也应该由原来知识的灌输者,逐步向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转换。教师要意识到自己的要任务在于促进学生发展,不但要关注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也要关注学生情绪和情感体验,更加强调以人为本。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做到教学民主。师生间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
三、教给学习方法,是形成学习能力的关键
过去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中只重视前两者,而忽视后两者。因而出现高分低能的倾向,为加强学习能力的培养,我在加强双基教学的同时,又重视思维、记忆等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视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1.重視教给学生使用教材,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要注意指导学生学会运用课本中提供的学习方法,来理解概念与规律。通过实际的操作,尽量引导学生依据课本进行动手、动脑,由感知到表象再到概念,充分体现知识的形成和指导过程。对课本中设置的有问无答或结语不完整等形式,注意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和概括。
2.重视充分表露并训练学生掌握学习的过程应试教学造成讲风过盛
数学课也照样是以“讲”代学生的“学”,实质上:是以教师思维活动占有学生的思维活动——学生的学习过程。从数学课来说,学习过程主要是思维过程,因此,数学课上:重视把思维过程充分地表露出来,并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的重要内容。
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发展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
习惯是一个人住长时间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或方式。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巩固和发展学习能力,而且对将来工作和学习也有较大帮助。
1.认真听讲,独立思考
儿童的思维具有不稳定性,在学习过程中,我教给学生认真思考,会想问题,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如:看到应用题的问题,要想需要知道道什么条件,解答的思路是什么,怎样想问题最简单,这样,学生思考得准确、深刻。这种习惯的养成有助丁思维品质的形成。
2.仔细观察,用心去记
低年级教材里直观的东西较多,高年级教材中线段图较多。从低年级开始注意教给学生学会比较、观察,做出正确的判断、推理。通过指导学生观察,比较,找区别,抓联系,养成仔细观察、善于比较、发现异同的好习惯。
3.规范地写、准确地算
小学低中年级,数学课上的写很重要,如一年级学写等号不用格尺,既要规范又要快。再如规范地书写数字、答题等。计算更为重要,强调规范书写的同时,计算的准确性不容忽视,有的学生计算只图快,不图准,这样是不行的。
五、在学习中要重视能力培养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数学素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
1.注重引导
小学数学心理教育可以从心理过程和个性品质两方面来实施。在心理认知过程中重点加强学生,认知培养即对自己的认识活动进行自我体验、观察、监控和调节,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自觉能动性,发展学生自学能力,开发学生智力,是解决“教会学生如何学习”问题的有效途径。
2.因材施教
素质教育的要义即面向全体,全面,主动发展。面向全体,“为一切人的数学”已成为国际数学教育改革的主流。数学要面向全体,就是要对每一位学生负责。在对大多数学生进行教学的同时,兼顾学习有困难和学有余力的学生,“使所有学生都达到基本要求”并且尽可能的提高一而观代教学要求以人为本,对“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进行有机结合,立足学生主体,加强双基的同时实施因材施教,即教师根据学生在知识、技能、能力、志趣、特长等方面的个性差异,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有区别有针对地进行教学,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有所得。
3.“学会”向“会学”转变
小学数学教学中,既要研究教师的教,又要研究学生的学,让学生在数学知识形成过程中掌握规律、方法,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引导学生由“学会”向“会学”发展;为此,教师要加强学习方法指导,认真分析钻研教材,发现并揭示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通过知识的联系及系统的整理,使学生所获知识在头脑中形成知识体系。
4.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为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利用数学知识本身的内在美,教师创设丰富的、与学生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学习情境,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从日常生活方面开始懂得为什么要学数学,从而萌发其数学意识,增强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进而真正喜欢数学。
总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创新精神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取得成效的,它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循序渐进、长期坚持,并不断总结交流经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教师要彻底更新教学观念,创设条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只有这样就会达到预期的目的,我们的孩子在将来才能更好的适应这个社会,服务好这个社会。
参考文献:
[1]黄柱钊.浅谈小学数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教育教学论坛》,2012年17期.
[2]蒋秀琴.浅谈小学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数学学习与研究》,2013年18期.
[3]马艳辉.浅谈小学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财智》,2015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