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探究

2015-07-04 11:13:27肖藐
信息周刊 2015年4期
关键词:施工管理建筑工程措施

肖藐

【摘 要】本文主要针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意义、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措施进行简要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问题;措施

一、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意义

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技术管理,主要是以系统的观点和科学的方法为依托,对施工技术的构成要素和相关的活动进行有计划的决策、组织、调节和控制,确保施工技术更好的发挥作用。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对技术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对施工技术进行管理,能够更好的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建筑施工技术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项目的质量性能,当前,人们除了关注建筑物的外观形态之外,更加注重建筑物的内在质量和结构性能,因此说对施工技术进行科学的管理,能够更好的发挥技术的优势。建筑工程的施工涉及到的环节较多,应用的技术手段较为复杂,因此说对施工技术进行科学管理十分重要。

其次,技术管理工作能够更好的发挥施工人员等相关要素的潜力。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来讲,其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具有技术水平高且施工经验丰富的专业施工人员,并且要有质量过硬的施工材料和设备,在这个过程中加强技术管理工作,能够更好的发挥这些因素的潜力,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降低施工的成本,并且提高经济效益,增强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建筑施工具有特殊性,建筑的类型和样式较为复杂,规模要求各不相同,新工艺、新材料和新技术不断出现,这就对技术管理工作的要求更加严格,也使得这一工作的意义更加凸显。

二、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

1、现场人员管理不到位

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时需要专业人员进行监督和指导,但就目前调查的结果来看,建筑施工时確实有专人监督,但大多数管理人员并没有进行过专业培训,能力和素质水平都比较低下。建筑工程的快速发展,使专业人员需求量大增,市场供需不平衡,出现供不应求的现状,间接导致了施工队伍为了保证建筑工程在截止日期内完工,不惜招收大量非专业人员组建临时施工队。这些临时的工作人员专业知识薄弱,对于现场施工技术管理认识不到位,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的质量水平,不利于工程的顺利实施。

2、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体制不完善

现阶段,国内大部分企业实行的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制度都不够完善,考虑的角度比较狭窄,很难全面的管制工程的所有程序。在建筑施工当中,因为不能明确责任以及分工,造成一项工作员工反复在做,而有些工作却无人操作,同时,责任没有落实到个人,一旦发生事故,很难归咎责任。有些施工单位会进行分包,而分包单位不能明确的界定工作范围,在利润的驱动下,各个单位都想让有关单位完成更多的任务,这就导致遗漏工序,因为人为的因素,让协调管理工作难度加大。

3、图纸在设计以及审核阶段都不是很规范

图纸通常是由设计公司进行设计的,建筑企业所要做的就是提供原材料,然后设计公司对现场进行勘测,科学的设计建筑图纸。不过有时因为工作不谨慎,设计公司也会出现疏漏,所以建筑公司有必要认真的审核设计图纸。大部分建筑公司长期的和设计公司合作,建立了一定的友好关系,所以不会细致的审核图纸,导致延误了整个工程。

4、技术管理者的专业水平较低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工作要求管理者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能够对新技术有充分的了解,并且要熟练的掌握施工技术的相关技能,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推动技术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但是,目前管理者缺乏对新技术的了解,管理经验不足,进而影响到管理水平的提升。

三、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措施

1、健全施工技术管理体系

完善的管理体系能够更好的推动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开展,提升管理水平。具体来讲,要明确技术管理责任机制。很多施工事故都是由于责任落实不到位而形成的,责任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来讲十分关键,因此说一定要健全明确的责任机制,要求技术管理者有较高的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在具体落实的时候,要做到分工明确,科学管理,并且细化管理责任点,并高标准的执行各种技术管理制度。同时,要建立起技术管理信息共享平台,使每个人都能够及时的掌握技术管理的实际动态情况,以便根据管理信息及时的调整施工技术手段,更好的确保工程项目的质量。

2、培养高素质技术管理人员

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的管理人员素质高低是决定整个建筑工程的重要因素,必须引起施工单位的关注,对管理人员素质进行全方位提高。首先,强化管理人员责任意识,使他们明确自身的使命和位置,树立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才能使建筑工程有效开展。

同时,还要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高素质的人才决定高品质的工程,施工单位可定期举办交流座谈会,并推选表现优异的人员,树立榜样效应,也可以选出优秀人才进行深造,激发其他人的积极主动性,实现整个施工队伍素质质的飞跃。另外,细化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责任,如材料管理、文件管理、技术管理等等,实现由点到面的全面覆盖,在细节方面完善技术管理工作。

3、提高施工技术质量

①企业需要明确技术标准,只有在这个基础之上,才能保证施工可以安全顺利的进行下去。企业自己制定的标准,要比国家标准以及专业标准高一些,这样才能确保企业占据市场的有利地位;

②企业需要创建以及完善原始记录,包括记录材料、用品、试验、质量检验、设备以及交底记录和会审记录;

③加强技术档案管理工作,工程验收必须具备工程技术档案,同时,评定工程质量以及后续的维护也离不开工程技术档案。因此,需要将有价值的资料以及文件进行整理保存;

④要关注有关技术的最新动态,如今是技术的时代,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材料都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因此要时刻关注技术的发展形势,并且应用那些有利于企业持续发展的新设备和新技术。

4、严格审查建筑施工图纸

对于建筑工程来说,最关键的就是图纸,图纸如果有误,而且没有找出来,就会严重影响到整个工程。因此,工程如果中标,并且做好了充足的事先准备,就需要让专业人员细致的审核图纸,在保持原有的设计理念的基础上,找到设计中存在的错误,如果发现图纸某些地方和合同不相符合,或者是违反了相关的规定,就要进行重新的修改。完成审核之后,施工管理人员要对整个图纸进行熟悉,把握好设计者的设计理念,以及全部的施工工序,还要注意特殊项目。

5、强化现场进度管理

施工进度需要考虑各方面因素,是细致的技术管理工作。要想保证建筑工程在期限内顺利竣工,就要强化进度管理体制。首先,在施工前期,组建一支专业队伍对建筑工程进行策划、评估,针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制定一系列的应急措施,避免工期的延誤。其次,将施工进度管理与监督管理二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实现建筑工程全程的监督,确保施工方案的落实及施工的有序性。另外,协调好建筑工程各部门的协作问题,出现紧急情况,能够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弥补漏洞,在经济损失最小化的程度上保证施工进程的有效性。

6、竣工阶段技术应用经验整合

竣工后期的技术管控工作具体围绕辅助结构以及基础稳定经验进行补充、完善,包括建筑合理检验、总体成果评估以及配套技术措施等。在主体项目成型过后,涉及后续配套工程建筑也应该得到重视,可以依照主体施工步骤与方法进行转换,还可根据实际状况予以合理变化调整。后期更应该做好技术人员素质完善工作,项目部必须定期组织技术、资料、质检等人员进行国家建筑施工规章学习,做好各类设备应用示范动作,令其掌握原材料试验过程中的取样频率以及数量等,提升其业务水准与综合工作实力。项目部还须组织相关人员参加“样板工程”学习,以借鉴其长处。

结束语

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对于整个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性,这就要求施工企业必须在当前及以后的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不断地努力和探索,以求寻找到更加合理有效的技术管理策略,同时,将其自觉落实到实际的工程施工环节之中,使技术管理工作最大程度地发挥出自身的效用,才能够有力地保障整个建筑施工过程的高效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范书果.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优化管理探讨[J].河南科技,2014,02:192.

[2]王文娟.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现状和创新方法探析[J].黑龙江科学,2014,07:55.

[3]马耀卿,张文祥.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管理[J].中外企业家,2014,11:115-116.

[4]贾勇.浅谈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J].江西建材,2014,21:273-274.

猜你喜欢
施工管理建筑工程措施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今日农业(2021年9期)2021-11-26 07:41:24
造价预结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审核方式及应用实践
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猪业科学(2018年4期)2018-05-19 02:04:38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广东饲料(2016年5期)2016-12-01 03:43:23
试析深基坑支护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施工管理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20:42:32
220kV架空线路建设管理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9: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