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红霞
【摘 要】新教学模式的实践,使我感悟到:要了解学生,改变以前的教学模式,使师生共同营造和谐、愉快、合作的教学氛围,并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音乐教学中,我进行了“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尝试与实践。
【关键词】音乐课;师生互动
一、师生共同创造良好的教学开端
音乐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产生情感的基础,是学生在音乐方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所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情感,是营造好的课堂氛围的关键。在“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启发下,我们要创设与教学内容相符合的情境。如教学《巧巧手》这一单元,鼓励学生联系实际生活,通过多种感官的参与(听、看、想、说、唱、动)体验,进行劳动模仿动作,如:老师做动作学生猜,再让学生做动作其他学生猜,再通过以小组为单位的理发师接力赛,让学生亲身感受生活,总结经验。使音乐与情感、体验相结合,在音乐中亲身体验情感,以情感体验来学习、感知、掌握歌曲。在兴趣中自动、自悟,达到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音乐素质。
在学生的座位排列上,我也有所改变,将传统的成排成行的座次形式改变成“分小组圆形”座位的形式,这个做法不仅消除了教学中师生间相互交往、相互合作的心理障碍,而且还大大的缩短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
二、师生营造和谐、愉快、合作的教学氛围
音乐教师与学生接触的机会很少,一周内仅有一到两节课时的课堂交往时间,怎样充分利用音乐教学活动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关键是努力创造一个平等、互爱、轻松、愉快的氛围,让音乐成为师生沟通的情感桥梁。教师与学生对自己的角色定位越准确越有利于互动。现代教學的特征之一是“以育人为目的,把课堂还给学生,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使每个学生各得其所地得到发展,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得到充分的提高。”而这时的教师就不应该是单纯的知识的讲授者,而应该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帮助者。教师必须变“师本教育”为“生本教育”,使学生成为合作者、竞争者和学习者。师生只有通过不断调整自己的角色定位,使其相互匹配,才能形成良性互动和和谐的师生关系。
1.创设舞台,展示自我
“互动式”教学模式启发了我们,在音乐教学中要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的人际关系,坚持以学生为主,教师则普通身份加入,通过适当点拨,发挥向导作用,促进师生间相互交往和愉快合作的和谐关系,从而发展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健康的个性,使学生的更多的参与,合作过程中得到素质上提高。我在音乐课上设计了“小小舞会”这一活动环节,放手让学生尽情地唱、尽情地跳,把整堂课营造的喜悦气氛推向最高潮,让学生在无拘无束中展示自己的才能。如在教唱《金孔雀轻轻跳》时,我和同学们共同在优美动听的音乐伴奏下翩翩起舞。再如,一年级新教材中的《幸福拍手歌》,教师也可以提示学生积极思考进行创编,将拍手动作换为跺脚、摇头、耸肩、扭腰等动作,使学生在律动中充分感受创作的成功感。
2.以“赛”激趣促学
好胜心强是学生的主要性格特点之一,而在激烈的竞争氛围中,学生最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孩子们在课堂上“表演唱”就是利用这一点,实现教学目的。在我每次上音乐课时总是激励学生上台来表演唱,并准备了很多宝石花、小五星来鼓励大胆的学生。也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音乐教学中学生学习乐理知识感觉是最乏味的,我在设计学生认枯燥的力度标记时,采用了分组进行抢答,表演的比赛形式来争夺红旗,从而营造了一种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
三、运用奥尔夫“开放式”的课堂形式
“开放式”包括空间的开放和教学思维的开放。在奥尔夫的课堂中我们常常会看到教师和学生们围坐成圆圈,此时教师和学生角色就不是那么直观了。在一个圆圈中教师和学生都是圆圈中的一员,教师和学生的距离拉近了。有时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还可以互换,我们会把这一类的活动称为“互动”,特别是在即兴创作或是模仿和对答活动的时候,教师和学生都在互动。从这个形式上的改变来看,奥尔夫教学方法从教学课堂形式上就产生了变化使得课堂的氛围得到了改变,同时学生又是课堂的主人,教师与学生用开放式的思维方式进行交流和学习。奥尔夫音乐活动的开放式,它允许任何答案的出现,只要孩子做了就是好的。如:《这是什么声音》的音乐课,我请每人选择一种乐器,拿到手之后放在身边,先用动作来表示你的乐器可以怎么玩、能发出什么声音。学生们绞尽脑汁的想,才想出一些玩法。即兴随音乐做空手模仿乐器奏法的律动时,有些学生红着脸说:"对不起,我还没想好。"这时,我让学生亲自拿起乐器开始用时,还没等我说什么,孩子们就已经在五花八门的玩了起来,有的把双响筒放在地上转,有的把双响筒当酒杯在喝酒,有的把槌子放进双响筒里捣动,有的说沙棰是鸡腿,有的干脆把小钹的松紧带解下来,放在地上滚!当时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他们太有才了!这说明孩子天生具有探究精神。奥尔夫以即兴开始的教育正是体现创造性的教学。他让孩子在游戏中探索声音,尝试用字词、语言、用自己的动作即兴做些什么,即兴的敲打一些节奏开始自己的音乐。
当然这种开放式的音乐教学课堂模式是对我们教学能力的挑战,这样的形式应该先考虑到自己的控班能力以及课程安排设计能力。对于整体素质较高的班级我尝试过,感觉很好,但是对于稍差一点的班级,我确实没敢尝试。奥尔夫所谓的“开放式”并不等于没有课堂秩序,而是对这样的奥尔夫课程来说需要的是更多能够吸引孩子的素材,更丰富的表达能力和足够的个人魅力。开放式的思维模式不是指教师可以随意安排和组织教学内容,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优秀的奥尔夫音乐课将会在欢乐中显得十分紧凑,内容和内容之间的衔接、与上节课内容的对照呼应都是教学计划中重要的步骤。
通过“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实践,营造师生共同和谐、愉快、合作的教学氛围,并运用奥尔夫“开放式”的课堂形式。真正给学生一个展示的舞台,一个锻炼的机会,一个成功的体验。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最终使音乐课成为师生互动的舞台。
参考文献:
[1]王安国,吴斌.音乐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刘明明.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性初探[J].大众文艺.2011(16)
[3]隋清.奥尔夫教学法对音乐创新教育的启示[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4,(04)
[4]卢笛.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与我国音乐教育的适应性研究[J].邢台学院报.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