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国敏
【摘 要】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我们必须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和教材编排体系,在有关字词句篇的教学中,确保学生有大量时间去进行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活动,并力求将语言训练的过程展示得妥帖自如留有艺术性,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增强他们的语文素质。一句话,语文课就要上出“语文”味。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
识字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小语大纲》规定,整个小学阶段,学生的识字总量约为3500个,低年级就要求认识常用汉字1800个,学会1200个,因此在低年级阶段,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正确引导,使学生乐于识字,学会识字。识字教学质量直接关系语文教学质量,关系学生掌握语言文字这一工具促进其他各门知识学习的质量。研究识字教学,探究出既减轻学生负担又提高识字质量的,更科学、更艺术、更符合儿童接受能力的识字教学途径,实在很有必要。
一、培養兴趣,促学生喜欢识字
实践表明,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源源不断的动力。对于小学生来说,识字兴趣的培养,尤显重要。只有培养学生对识字的兴趣,才能促使他们喜欢上识字,迅速提高识字教学的效果。至于培养学生识字兴趣的方法,笔者认为关键要做到以下几点:
1.联系生活,激发识字兴趣
小学生虽然阅历不多,但还是有一些生活经验的。而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大部分字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实物或来源。这样我们就可以把所学字、词与学生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如教。“山”、“石”、“田”、“土”等,可以将文字与实物联系,使他们懂得,生活中的东西可以文字记录在纸上。这对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是可想而知的。
2.寓教于乐,维持识字兴趣
小学生具有好动、爱玩特点。针对这一特点,可以寓教于乐,将识字教学融入游戏当中。通过趣味识字激发他们识字的欲望与兴趣,使其乐在其中。例如猜字谜、开火车、击鼓传花等。这些游戏与活动插在识字教学中,避免了枯燥记忆,满足了学生贪玩心理,这样就使学生产生浓厚的识字兴趣。
3.多用表扬,保护识字兴趣
思想单纯,喜欢表扬,是小学生的共性。只要教师一表扬,便劲头十足,往往会有出色的表现;受到批评,则萎靡不振,注意力容易分散,学习兴趣就会下降。因此,教师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识字兴趣,要以表扬为主,真心实意地肯定他们在识字过程中的进步,多用赞扬语言,可以采用上墙表扬、发小奖品等方式进行鼓励。
二、利用多媒体课件,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识字教学
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来观看一个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文字。如:先出一组象形字,这组字采用由实物图到象形字,再到现代汉字简化字,逐渐演变的动画形式出现,富有动感的,生动有趣的画面一定会使学生产生神秘感,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识字教学。实践证明,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识字教学,简化了思维过程,减轻了记忆的强度,促进了思维的正迁移,有利于培养良好的认知策略,激起学生去探索这蕴含无穷奥秘和乐趣的汉字世界的欲望。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语文实践,学生的活动领域可以从校内走向校外,活动的内容由教材拓展到社会与自然,以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发展。
三、教学方法要有新味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儿童的有意注意时间短,无意注意占优势。根据这一特征,要想在整个活动中保持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就不能只以单一形式进行,不然就会把刚刚点燃的兴趣火花给熄灭。引导学生变换形式,不断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措施。游戏是孩子乐意为之的活动。在课堂中,教师要找准游戏与教学内容的结合开展游戏,使学生真正“动”起来,做到在玩中学习,玩中思考,玩中创新。
四、巩固记忆,使学生牢牢识字
在认识生字后,教师还要防止回生。因为人的记忆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衰退的。所以,在学生经过强刺激并识字后,还得进行间隔性的再现。否则,必然会遗忘。因此教师不能忽略巩固教学,要让学生巩固记忆,牢记新字。
1.反复重现,强化学生记忆
巩固识字的最佳途径是复现,最基本的方法是读、抄、默,在熟读的基础上做到正确地抄写并默出来。当然只抄是不行的。因此教师应教给学生正确的方法,比如说要抄三遍,第一遍可以读着抄,第二遍则可以默写,然后检查一下正误再默第三遍。课堂上,教师要让学生多阅读,把生字和以前学过的字组成词语、句子,让学生多读,在语言环境中反复出现,这样既有趣味,又能帮助巩固识字。
2.学以致用,用中巩固识字
存储在头脑中的字词如长久不用,也是会忘的。只有经常运用,才能在大脑里留下永恒的记忆,最终达到自动化的程度。因此,必须加强运用性的言语活动,让学生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巩固生字词。例如,教师可以提供有关话题,或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再把自己说的内容写下来。通过学以致用,可达到巩固识字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欣,续珍.浅论汉字文化与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联系[J].教学与管理,2010,(6):69-70.
[2]董国刚.多媒体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32):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