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丹丹 马玲
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以下简称MOOCs)是近几年以惊人的速度在全球流行起来的新型学习方式,尤其是2012年,《纽约时报》将其称为“MOOCs之年”,它以巨大的学生规模、多元的学生身份和人本化的教学体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议。它是高等教育领域特有的一种学习方式,但在本论文中笔者试图将MOOCs与小学教育联系起来,大胆猜想是否也可以在小学教育领域应用MOOCs。
MOOCs始于2007年美国犹他大学David Wiley 教授发起的一门开放课程,旨在使世界各个不同地区的用户都可以分享各类课程资源。2008年1月,加拿大里贾纳大学的Alec Couros教授开设了网络课程——媒体与开放教育,并邀请大量的来自不同地区的专家参与远程教学。大多数教育者将这两个项目看作是MOOCs诞生的基础和前提。
MOOCs所隐含的内涵为:Massive——大规模的、Open——开放的、Online Courses——在线课程。从这几个主要关键词中我们即可以知道MOOCs最初只是针对高等教育领域所提出的这样一种在线学习方式,容纳超大规模的、来自世界各地的受教育者通过在互联网上进行申请、审批、加入的过程最终成为某一课程中的学习者,共同分享优秀的教育资源,而这一在线课程的迅速传播也展现了互联网时代的深远影响。如今,MOOCs对于全世界的影响还在不断加深,虽然MOOCs是现存于高等教育领域的特有的学习方式,但是笔者做出大胆猜想,MOOCs未来在小学教育領域中也可以产生重大影响。
一、MOOCs对小学教育的积极影响
我国现行的小学教育体制,也可称为初级义务教育阶段,虽然早已形成其特有的教育结构和运行体制,并已经稳定运行多年,但仍然需要我们对其模式和体制不断进行创新,以提高我国小学教育的发展速度、拓宽发展前景。现存的体制中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应试教育严重阻碍小学教育创新制度的发展、教师职业技能水平及师资力量存在缺陷、小学生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不能得到很好的实现等。在对MOOCs的研究了解中发现,这一学习和教育方式存在许多对小学教育产生积极影响的方式,可以尝试解决小学教育中现存的问题,下面提出两个小学教育中较为严重的问题,并试论MOOCs对这些问题可能带来的指导性影响:
(一)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以分取人、以读书求取功名为最终目标的观念深刻地影响着我国教育,因此中考、高考制度受到特别的重视,几乎从小学教育阶段开始就将这两次考试的重要性挂在嘴边,使学生形成“学习就是为了考试”的认知,学校也是认定这一现实对学生进行高强度的灌输式教育,也就是我们说的“应试教育”。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完全以教育者为中心,受教育者不仅没有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权力,而且在面对教育者所施加的过重的学习任务时没有否定的权利。而且学生家长在面对这一问题时,由于对教育制度的模糊不清,盲目地听从教师和学校的意见。这一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了我国小学教育体制的创新,在教育内容上只一味迎合考试内容进行选择,在方式上坚持教师主导灌输性传授知识为主要方式,何来创新?
MOOCs作为一种最新型的教学模式,与传统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大相径庭,是基于人本化的科学方向进行设计的,在综合了人本化学习、掌握学习、程序教学及有意义学习等理论原则的基础上,提出的具有高效率、高影响力的事物。而在这一模式中受教育者,也可称为学习者,可能来自全球各地,教育过程中应用的信息资源、学习方式、学习内容的选择都是自主的,我们可以设想未来MOOCs开设小学教育课程,其中包括各方面来自世界不同地区的信息,可以满足充满好奇心的小学生自主进行选择,既可以改变在现实课程中自主权缺失的现象,又可以真正落实学习者的中心地位。作为在网络上可以吸引大规模学习者的教学模式,MOOCs的本质理念就是最大限度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并在充分考察学习者的基础能力和实际需求后进行课程教授。在传统的课堂当中,教师往往占据主体地位,而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而在MOOCs中所有的学习资源作为课堂学习中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交流和互动的基石,在MOOCs的课程教授过程中,几乎每一个环节都能够充分尊重学习者的自由选择权。例如在学习内容上,MOOCs除了汇聚世界范围内各大名校的优质课程供学习者选择,课程本身的学习内容也尽可能保持中立、客观,尊重且避免涉及世界各国学习者的宗教信仰、文化习俗甚至饮食习惯,而且提供多种语言服务,在学习内容呈现方式上,采用文字、音视频、动画、实物等多种媒体形式,灵活多样,富有吸引力。
(二)提高教师职业技能水平,强化师资力量
在我国的小学教育体制中,许多教育者自身存在严重问题,例如学业水平较低、缺乏较高的职业素质和知识水平、教育教学的方法落后单一、教师行为规范缺失等,在教学过程中可能造成教育观、学生观与素质教育所倡导的理念背道而驰,从而导致小学教育教学过程发展落后。因此,快速提高教师职业技能水平、强化师资力量迫在眉睫。
MOOCs的基本特点在于它可以接纳任何有意图接受教育的学习者,能够克服传统教学形式的一些缺陷,使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合作,以达到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目的,并将拥有相同兴趣的人聚集起来,通过结构化的方式进行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讨论和学习。因而,吸引了来自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学习者,在对课程使用对象的要求上,不仅接受来自各地的高校学生,还包括希望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在职人员,并有可能延伸到在职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如教育部在最新启动的“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中,明确提出将采用MOOCs模式向中小学教师输送优质培训资源。在这一前提下,小学教师就可以获得机会享用来自世界各地的教育教学资源,不仅能够丰富自己现有的知识水平,也可以引进国外的优秀教育方法和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使用,这样也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小学教育的创新性、人本性、综合性、开放性。
二、MOOCs在小学教育应用中的局限性
在以上论述中,这些问题虽然在理论上可以通过MOOCs得以解决,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同样会出现许多可以预见的困难和阻碍:
首先,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其文化水平及理解能力远远低于高等教育者,在学习过程中,对于来自世界各地的共享资源并不具有足够的辨别能力,只依靠自己的兴趣对内容进行选择对于学生系统学习的长久发展会产生不利影响,他们如同在学校里一样,在老师的帮助下构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可能到最后都只是处于对知识了解的表层。
其次,有的学者将MOOCs可以促进个性化学习的功能夸张化,认为大规模的数据分析可以对所有的学习者进行全方位的学习跟踪和信息采集,从而实现运用学习分析技术对学生的学习数据进行分析之后,就可以实现个性化教学。但是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有大量学生存在问题的同时,MOOCs将无法立即对每个学生的错误进行纠正,长此以往,将会使學生的发展认知偏离正确的方向。
第三,当前我国未成年人群网络沉迷现象严重,大量沉迷游戏而逃学、离家出走等现象频繁发生,主要由于我国网络监管体系存在缺陷,缺少积极健康的网络环境。而MOOCs的主要运行方式就是在网络平台上进行课程学习,在此过程中通过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开展学习,如果主要学习对象变成小学生,那么他们对网络的自制力不足以确保课程质量,甚至会出现对落后消极的网络知识产生兴趣而导致身心发展失衡等问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因此,MOOCs所带来的最新科技兼具包容性与创新性,对于我国来说将会是一股强大的创新力量。在信息技术的渗透和影响下,将只在学校范围内的资源共享拓展到区域内的共享,致力于建立终身学习模式,最大限度地使用现有资源以扩展知识利用效率,不仅可以提高我国各个阶段教育体制的完善与升级,还可以在世界范围内将文化、经济、政治的融合提升至新高度。
我们应以怎样的态度看待MOOCs?如何看待它在中国的发展?无论从理论方面进行分析还是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我们都应该以“扬弃”的心态面对,可以将其当做解决中国现行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强有力的创新力量,既可以满足中国教育的强大需求,也可以成为推动教育体制变革的力量。正如我国开放大学专项课题中曾经提到的,MOOCs作为技术所具有的显著的创新性特征与价值本身,恰恰为徘徊在十字路口的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切实可鉴的转型甚至是救亡的战略与技术出口。我国对新的事物一直都有着强大的包容性,只要做到将其中的精华部分与我国实际情况联系起来,就可以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技术创新,因此MOOCs对于我国教育的发展历程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