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2015-07-04 07:43贺玲
俪人·教师版 2015年7期
关键词:习惯课文阅读教学

贺玲

新课程标准在强调交际功能的同时,也明确提出阅读教学不应建立在语法体系之上,而应建立在话题和功能的体系之上,这就要求阅读教学改革应该把教学指导和训练的重点从语词语句的教学转变到语篇上来。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依然有不少教师“穿新鞋,走老路”,不愿意在话题和功能的设计上下功夫,不愿意引导学生去探究,去发现开展合作学习,究其原因,是这样的设计有难度,不如老法子“得心应手”。那么,阅读教学的课堂设计应如何体现在语篇教学上,我想结合个人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与同仁们共同探讨。

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能使学生不断获得新的语言知识,提高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为学生运用和进一步学习英语切实打好基础。

1、纠正学生的不良阅读习惯。好的学习方法可以让学生学得更轻松。学生在阅读中存在着多多少少的不良习惯,这些不良习惯严重影响了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这些不良习惯包括:1.音读。很多人都有出声阅读的习惯。这种阅读的方法的弊端是阅读速度较慢和阅读效率较低。2.指读。指读就是用手指,铅笔等指着一个词一个词地读。这种阅读方法的弊端在于严重影响了阅读速度而且会使读者忘记这篇文章到底表达了什么。3.还有些学生会存在着心读(在心里自言自语,逐字逐句地读),复视(重读,回读)等不良的阅读习惯。这些不良的阅读习惯要得以及时的纠正。

2、引导学生进行广泛阅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读得多了,才能把自己的语感培养起来,同时在阅读过程中还能巩固已学过的词汇和语法知识。不求每次阅读时间和文章篇幅的长短,但一定要持之以恒地读下去。通过对不同题材的广泛阅读,对于扩展视野,还是很有益处的。总之要培养一个好的阅读习惯,这样久而久之,便可积少成多。通过对不同题材的广泛阅读,还能够接受更多的信息,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风土人情及历史地理、知名人物等多方面的知识,这对于扩展视野,促进其它学科的学习都是很有益处的。

3、正确阅读。阅读的最终目的就是理解文章,掌握信息。在阅读过程中,要让学生学会一定的阅读技巧。阅读技巧也就是如何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掌握每篇文章所包涵的信息方法。那么根据不同的阅读要求,我们可以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部分到整体的顺序要求阅读。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设计中,以任务推动教学,以任务贯穿教学,设计任务时应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认知规律,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把问题建立在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之上。为了做到这一点,在阅读教学之前,我们应先摸清学生已有的语言知识和现有水平,筛选合乎实际的语言材料,筛选时应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例如语言难易程度、文化习俗、兴趣和个性等,选材要力求多样化、现代化和生活化,体现“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这一重要理念。在充分考虑所选材料和实际的基础上,再设计若干问题,尽管有些材料附有练习,但不一定完全照搬,而应看能否为我所用。老师应对课本中的问题做出取舍,创设悬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一种期盼、渴求的心理状态。由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去探究,去发现。导入的另一关键,就是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因为背景知识能够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材料,但背景知识介绍不宜太长,不要涉及材料本身内容,而是通过介绍去读,去理解,并让他们将原文内容同自身经历,兴趣联系起来。课文导入时常采用的另一技巧就是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对内容结果进行预测。学生的预测不管对与错,都会使他们的想法很接近于即将阅读的课文主题。开始阅读后他们的预测就会得到确认或排除。总之在阅读前教师要善于运用启发手段根据实际采用不同方式,引入课文的话题,使学生了解话题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使阅读既有针对性,又更加容易深入。

有效练习——拓展阅读能力的空间阅读课后,教师不但要让学生练习、巩固和扩展在阅读课中新学到的语言知识,还要发展其说和写的能力。课后练习有多种多样,要针对不同的阅读课而设计练习形式有表演文、缩写、改写课文、复述故事等。在关注课后练习的同时,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技能,教师还可以布置课后阅读,延伸课堂阅读。阅读后可以以手抄报或英语读书笔记的形式展出。给学生搭建一座展示自己英语学习风采和获得成功感的平台。

阅读环境——营造阅读活动的氛围阅读环境是学生可以在其中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阅读的场所。在此环境中学生可以利用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来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如文字材料、书籍、英汉双解词典,音像资料、多媒体课件以及网络上的信息等。教师按学生层次的不同因材施教,给予不同的指导。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得到教师的帮助与支持,而且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协作和支持。阅读应当被促进和支持而不应受到严格的控制与支配;阅读环境则是一个支持和促进学习的场所。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教学活动意味着给学生更多的主动与自由,充分发挥学生使用工具和利用资源的自觉性、选择性。

师生角色——有效阅读的策略在课堂活动中,教师请学生做“老师”,解释句子,分析文章结构和段落,综合文章的中心思想。让学生分析、综合教材,难度是比较大,教师有必要对其不足之处进行修正、补充和评议,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课文。虽然学生未必能够对课文中的句、段做出令人满意的分析,但这一过程实践和锻炼了学生分析综合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索,积极交流,使原来由教师来解决的问题在讨论中共同求解,主体意识得到进一步激发,主体地位得到进一步体现。学生在自导与互补中掌握了学习方法,形成了学习的能力。

学生主体——多样的阅读模式发挥学生主体性并不等于教师丧失了作用或者担子轻松了,相反,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更具挑战性。教师要创造一种积极的气氛让学生得以充分调动、充分发挥,这是教师对課堂教学过程担负的协调作用所要求的。

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阅读教学的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使学生真正能受益终身。

猜你喜欢
习惯课文阅读教学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