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平面设计和摄影艺术取得巨大成就,对我国视觉传达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人们对摄影这两个字并不陌生,生活中随处可见,但是真正了解摄影的人却少之又少。摄影艺术创新对我国社会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还能为平面设计增加新的活力,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满足现代人们生活的需求。因此,本文对摄影艺术的创新以及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以便摄影艺术与平面设计长久发展下去。
关键词:摄影艺术;平面设计;创新;应用手法
平面设计的构成元素有很多,如色彩、画面、创意、构图等,这些元素都是平面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摄影艺术与平面设计相差不大,由构图、色彩、景物等重要的元素组成,同样也是通过这些元素将摄影艺术之美表达出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原有的摄影艺术与平面设计已经无法满足当代人们的生活要求,急需对其进行创新,将新的元素融入其中。
一、平面设计与摄影艺术创新
平面设计在当代非常流行,是视觉传达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可以将其称为視觉传达设计。平面设计通过多种手段将具体的事物、文字、图像、符号等进行组合设计,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传达出讯息。摄影艺术作品在选材方面非常广泛,这些艺术作品积累了大量的精神财富和丰富的题材,为平面设计提供了良好的创作平台。
创新是艺术的重中之重,是艺术发展的根本,更是艺术发展之源,贯穿了整个艺术领域。摄影工作是选择适合的构图,结合色彩、光线等造型手段,将所选择的对象以一种艺术形式展示出来。在当代社会,摄影艺术作为一种新潮流,被广大摄影爱好所关注,越来越多的摄影爱好者投入到摄影艺术的探索之中。随着我国文化的快速发展,摄影艺术在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对人们的生活越来越重要,在不断地丰富人们的生活,更促进了人们的审美能力。
摄影工作可以看作是将三维空间转变为二维空间的转换工具,它可以将三维压缩为二维平面之中,结合光线手段将不同的艺术效果展现出来。而平面设计师将这些摄影艺术进行相应的改变,将其应用到平面设计当中,将其创意表现出来。这两门艺术组合到一起,将会形成一种人们可以接受、理解的艺术形式,表达出创作者当时的感知、情感、心理等。随着摄影与平面设计的快速发展,当代的视觉传达中都含有其身影,将它们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融入到各个视觉传达领域当中,形成一种新的设计之路。
二、摄影艺术在平面设计中应用的特征
直观性。设计师挑选出优秀的摄影作品,结合相应的产品外形、特点、包装等进行相应的设计,将产品做直观的效果展现在人们眼前,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增加人们对产品的记忆。
真实性。摄影拍出的作品最具有真实性,这也是我国历史资料参考的重要方式之一,因此照片最具真实性。平面设计对选用的照片进行完美的设计,结合相应的元素,设计出的作品更有真实性和说服力,更能被广大人们所接受。
瞬间性。照片最重要的就是把我瞬间,将那一刹那的美景、事物拍摄下来,才是最为经典的摄影艺术,才具备艺术欣赏价值,这样的平面设计作品也具备瞬间性。
三、创新手法的应用
摄影作品拍摄时讲究真实与自然,所以拍摄出的作品具有一种独特的美,这也是在平面设计中应用的重点。为了将摄影技巧、内容合理的应用于平面设计当中,必须采用以下的创新手法:
合理夸张。刚刚谈及夸张与传统的夸张是有区别的,刚谈及的夸张讲究合理与自然,利用夸张技巧来反应出发展情节与人们的渴望,在突出主题的前提下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呈现出新颖的表现手法。
名人效应。明星都有忠于自己的粉丝,名气越大的明星粉丝越多,这些粉丝就是很好的消费对象。选择与产品相符合的大腕明星来代言产品,这样会使产品与明星相结合,使其产品具备明星那般的感染力与知名度。
鲜明特征。广告最为重要的就是自身的特征与内涵,这也是广告宣传的重中之重,是广告宣传的核心。在宣传产品的时候就应该抓住其特征,加以渲染,突出设计的主题,将产品的名声打出去。
美学价值。摄影艺术作品可以给人以审美的愉悦,给人以美感在内容上,摄影作品反映的是摄影者对生活的审美评价以及具有审美价值与本质意义的生活本身;在形式上,摄影作品所表现的是符合美的规律,符合人们审美需要而能够给予人们美感的艺术形象。因此,要对摄影艺术作品中的色彩、构图、创意等进行创新以符合人们的审美,达到应有的美学价值。
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联想效应、对比效应、悬念效应等手段将平面设计创作的更加完美。
四、结语
在当代社会中,摄影艺术与平面设计的融合将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现代人们生活的最基本需求。因此,在今后的时间里,我们必须重视两者的融合,不断对其进行创新,不断促进平面设计与摄影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宋黎.浅谈摄影在广告设计中的作用与关系[J].中国校外教育,2011,(03).
[2]王秀君,吴亚琴.论摄影在平面设计中的重要性[J].齐齐哈尔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4).
作者简介:张耀天,本科,学士,吉林建筑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编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