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絮语

2015-07-04 21:17周实
杂文月刊 2015年9期
关键词:肉体信仰灵魂

周实

从别人的那个角度,定住眼睛,来看自己,自己是个什么样子?

不管是个什么样子,应该多听自己的声音,尤其是那内心的声音。

海明威说,这个世界还是一个好的地方,值得为它而奋斗。我只同意后半句,他自己的最后选择也同意了我的同意。

真相比神话更有说服力。

时间不能治疗一切,于是,人就发明了酒。

白酒,红酒,葡萄酒,各种各样奇异的酒。

无论什么酒都有点疯狂,或者是猖狂?

你会为了崇高的目标牺牲自己的理想吗?目标难道不是理想?

而理想和现实是有差距的,我们的人生无法尽如吾意。

不是忙着活,就是忙着死,世人好像都是这样,我只是想悠闲一点。

树也尽其所能地使自己显得突出,只是不会走路罢了。

这个世上最可怕的或者说最讨厌的就是一些这样的人:

一是不知什么是对或者什么是不对的。

二是即使知道了也不做那正确的而要做那错误的。

三是做错了还不承认还要千方百计地掩饰自己所犯的错误。

四是有的还要捏白还要扯谎还要反过来诬陷他人以此标榜自己的错误不但不是错反而是正确。

他们怎么这样想呢?事情能够这样做吗?

做了就做了,你能怎么样?

确实不能怎么样!

我不能够说他错,这会使他又想起他那几经失败的事业。也不能够说他对,这会使他又想起他那曾经纯朴的理想。我已早就不知道应该对他说什么了。我们之间的思想情感已经成了很大一堆没有任何头绪的东西。

无论痛苦多么痛苦终归都会过去的,无论幸福如何幸福终归也会要过去。

痛苦过去了就非痛苦了,幸福过去了也非幸福了。

谁能告诉我,生命的意义,你为什么而活着?

人是不能被追问的,一追问,就感到,自己活得糊里糊涂,不知自己为何活着。

走过漫长的生活道路(有的人说是短暂),你会走到生命的边缘。这时,你会清楚地看到,前面除了死亡之外,一片茫然,一无所有。

活著就是一个过程,死是所有活的归属。

过去、现在和将来,终将都归于乌有。

可是,谁又愿意去死?

即使知道,也不愿死,好死不如赖活着(这话我爱说,我爱说了又再说)。

于是,又想给它意义。于是,又去探索意义,又迷失在生的森林。

我的心还这么年轻,肉体就已衰老了。

所有的争论只是为了让我看不到我的无知。

自己虽然一无所知却还喜欢教育别人。

我的精神比肉体病得还要多得多吗?

年轻的心也会得病(爱上就是一种疾病)?也会腐烂?也会化脓?

为何会这样?以后会怎样?还有多少以后呢?

心的血管再好,迟早也会破裂的吧,再好的心,也会停跳。

无限是没有意义的,有限才使人追求意义。

不管多少年,水一般流逝,我都坚信一件事:我们终将会见面!只是那一天,会是哪一天,现在说不定。

天已黑,夜已深。

躺在床上,听着窗外,汽车沙沙沙地驶过,心里的感觉,就像雨在淋。

因为生命如此空虚,所以就要赋予意义。

人生如果有了信仰是否就有意义了?人生如果没有信仰是否也就没有意义?

信仰真的能给人生赋予永恒的意义吗?

信仰能挽救灵魂吗?信仰能重铸灵魂吗?

什么是信仰?信仰与真理是什么关系?

人说真理越辩(辨)越明,信仰难道就不用辩(辨)?

在我看来,真理,谎言,两者之间,关系复杂。它们之间,自古以来,就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两个,同根同源,发自我们的传统之中。

人都以为自己正确而别人是错误的。

人都感觉他自己就是代表真理的。

我的头上是深邃的天空,深邃得难以猜测的天空。

我的脚下是厚重的大地,厚重得难以穿透的大地。

行走在厚重的大地上,驻足仰望天空,我思,我在。

一个人过怎样的生活不仅与拥有的物质有关而且与他的精神有关与他的灵魂的状态有关。

独处是对人有益的,尤其是对每天生活在人群之中的人。

交往对人同样有益,尤其是对那些经常独自待着的人。

很多时候,人一旦脱离了生活的那个人群,进入自己的内心世界,自在便会摘下他平时所戴的有色眼镜,他对很多人事的看法也会变得清清楚楚显得那样一目了然。他会诧异在先前为何他就看不到?要是他再往下想,他会看到命运所在并使自己接受命运,然后,平静地走向生活,面对自己身边的人群。

何谓自由呢?是不是一个人在他生活的社会里能够做他该做的或不做那不该的?问题是什么是那应该或不应该呢?这个认识差异太大。人的天生应有的权利或是天生应有的自由与其社会认可的权利和其国家制定的法律什么时候能统一呢?只有两者统一了,人才是真正自由的。

我一生都在努力地想使自己变得好些,但却一直没有做到,努力去做也没做好。

我的肉体与灵魂总在拼命地斗争。

占有是强也是弱。

占有了,他是强。占有了又怕失去,就是他的那个弱了。

这种弱使得他不要命,更要强,更想更多地占有占有再占有。

很多的时候,我们的聪明反被聪明耽误了,愚蠢反倒能成功。

灵魂中的光越多,黑暗相对就越少,一个人的优劣程度与其内心的世界有关。

物质世界的生存状况受到竞争法则的支配,精神呢,精神难道就不是吗?

易卜生说一个人若是弃绝了肉体之爱,他就处于停滞状态,肉体之爱才可能将人引向真正的爱。

事情真的是这样吗?

事情是否也可能只有弃绝了肉体之爱或者不懂肉体之爱才有可能真懂得爱?

托尔斯泰就曾说过,只有当你所爱的对象不再吸引你的时候而你依旧爱着他时,那爱才是真正的。

生活的改变是必然的,还有生活方式的改变,但愿这种必然的改变,不是恶劣环境的产物,而是美好心灵的产物。

人生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尽一切的可能,使这世上的一切东西,能够和谐持续发展。

人是易受影响的。

一个人一辈子如果只受到坏的影响,他身上就很难培养出好的东西了。

相反,若受好的影响,或者不受好的影响也不受那坏的影响,在他身上那精神就可能占物质的上风,即使精神各有不同。

靈魂会死吗?肉体必然死,灵魂就不死?没有什么不死的吧。

我在想象中编织的一个个的幸福的梦都在现实中破灭了。

因为不能坚持吗?或者是我不够果断?

伟大的思想没有极限,表达却是始终有限。

平常中的不平常,平凡中的不平凡,才是真正难写的,再好的作品也是影子。

影子投射在路面上,有几个人能看见?即使看见了,也难得惊讶。

我一直都很自恋,看自己总那样深情,即使是自己的影子。

好不容易到这世上浑浑噩噩走了一遭,临辞世时放放鞭炮,热闹一下,可以理解。

无论是在编辑杂志,还是进行自己的写作,我总面对两种力量,一种是那光明的力量,一种是那黑暗的力量。

虚构常常是可信的,而生活,真实的,有时反倒感觉不可信。

如果你不随遇而安,如果你不随波逐流,如果你不同流合污,你会激怒这个世界。

厌恶撒谎?好。

不说废话?好。

乐于助人?好。

不向潜规则妥协?好。

想比别人活得真实?好。

那你就是在羞辱我们,羞辱我们这个社会,我们就要请你出局。

让你从此一塌糊涂!

让你永远一无是处!

让你彻底一无所有!

可无论什么样的社会,黑暗之后,总是光明。

【豆 薇/图】

猜你喜欢
肉体信仰灵魂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珍妮·萨维尔
生 活
他有睿智的灵魂 却孤苦修行一生
论信仰
铁的信仰
有趣的灵魂终将相遇(发刊词)
从肉体之欢到灵魂之爱——中国古代爱情小说的三大里程碑
《肉体的记忆》中“桥”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