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是绘画中最为直接的表现形式。当我们直面一幅画,透过我们的眼睛看到的第一眼的就是颜色。可以说绘画中的色彩是画家表达情感的符号,是绘画作品的精神依托。也是艺术语言构成的重要要素之一。色彩具有表现性,装饰性和节奏性等等特点。但是,中西绘画的色彩观(尤其是传统绘画)在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经过漫长的历史而形成的艺术形态,它们和各自的民族审美意识具有相应的关系。它们各自的特点也正是它们的差异。中西绘画在用笔,造型,取材,用色,制作方法等方面都具有各自的特点,从而展现出了不同的风貌。我们不能主观的去断定哪一种绘画的色彩运用更高明,但是透过中西传统绘画作品的对比,去浅谈两种文化下的绘画色彩观,更具有意义。
一、颜料材质的选择
中西傳统绘画色彩观的差异最浅显的需要从使用的颜料材质谈起。中国画的水彩颜料主要提炼于矿物与植物。矿物颜料,研磨颗粒比较粗,质感干涩,通过实践可以感受到,使用矿物颜料不利于灵活流畅的用笔,粘稠性很弱,遇水后在纸上极易渗晕。植物性颜料质感接近墨汁,相较于矿物颜料而言比较细腻。虽然在表现力上更加出色,但很易褪色,不利于保存。水是一种流动的介质,这使得中国画在色调深浅程度上就很难把握,传统绘画中的立体感,是通过色彩表现的,如此说来,传统中国画在客观条件上就不易体现物象的凹凸了。在15世纪时,西方已经发明了油画原料,并且已经可以通过蛋清或者调和油正确使用油画颜料。到了文艺复兴的盛期,油画已经非常精美了。列如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拉斐尔的《阿尔巴圣母》,在这幅宗教题材的布面油画中,描绘了圣母子与施洗约翰沐浴在暮色黄昏中时的亲情关系。画家运用油画颜料的特点极其真实的再现了在黄昏光线影响下,人物肌肤所体现出的细腻与温润。在这幅作品中,即使并非生活中所存在的真实人物,但是入眼的温暖色调以及厚重的色彩,让我们不可忽视,传统的油画颜料,在绘画技巧方面,特别是表现细节色调方面有很大的优点。
绘画材质的区别,直接在自古至今画家的绘画技巧的积累上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尤其在绘画的色调与颜色深浅的把握上,就将传统中西绘画色彩观区别开了。
二、色彩的运用的选择
《周记.冬官》记载:“画缋之事,杂五色: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红,黄,青,黑,白故为五色。在唐代以前,中国画是比较重视五色的运用的。而绘画的技法多为重彩。到了唐朝出现了水墨一法,文人画的特质显现出来。直至北宋中后期,文人画形成了独特的绘画体系。在色彩的运用上,文人画更加追求“笔墨情趣”的运用。墨色在文人画家的笔下通过与水调和的比例,展现出不同的墨色逐渐的取代了工笔重彩在古代中国画中的地位。明代唐寅的《秋风执扇图》在人物的衣饰上运用不同深浅的墨色与笔法将服装的上的花纹,明部与暗部的衣褶勾勒出来,即使没有色彩的渲染,根据墨色的区分,文人画的气质十分浓厚。同为人物画,波提切利的《春》中维纳斯的衣饰尤其是衣褶的表现则更多根据光线的设置运用油画颜料的多变性去处理。相比较于这两幅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西方传统绘画色彩不拘泥于颜料,而是画家对于颜料更多的思考,调色是他们的必须课程,他们势必要将自然的颜色还原在画布上。传统中国画,则是以墨运色的一种水墨体系。
三、绘画色彩的客观性与主观性
西方古典绘画以模仿自然为目的,追求真实的艺术精神,努力克服视觉色彩的感受局限,把我看得见的固有色,画家将所见的物体色彩竭尽其能的精确化,自然化和立体化。到了19世纪,印象派,将色彩与光的地位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印象派画家,追求以思维来揣摩光与色的变化,并将瞬间的光感依据自己脑海中的处理附之于画布之上,这种对光线和色彩的揣摩也是达到了色彩和光感美的极致。《草地上的午餐》是克洛德·莫奈的作品。画面描述了阳光透过树叶洒在郊游的人的身上与地面上的美好午后。即使,画家对人物轮廓的刻画不如古典绘画那样精准,但阳光照射在树叶而反射出的不同层次的绿色以及零星的洒在人物衣服上而产生的色彩变化被画家精准的记录在画布上。色彩的客观再现是西方画家尤其印象派画家刻意追求的。传统中国画,不注意每个个体之间的色彩的相互联系以及光线的影响,不做客观事物的精准分析,更不会对于自然的单纯模仿。中国画更具主观性与平面性。列如出自五代南唐顾闳中之手的《韩熙载夜宴图》,在艺术处理上,采取了传统的构图方式,将不同时间,不同空间发生的事,综合在一个画面当中。全画组织连贯流畅.,画幅情节复杂,人物众多,却安排得宾主有序,繁简得度。在场景之间,画家巧妙地运用屏风、几案、管弦乐品、床榻等之类的器物,使之既有相互连接性,又有彼此分离感;既独立成画,又是一幅画卷。这幅图有些画面没有画出墙壁、门窗、屋顶,也没有画出光暗及灯烛,但通过人物的活动,却能让观众感到宴乐是在室内的夜晚进行,体现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简练手法。犹如中国旧戏剧,不用布景,只用手势、眼神等动作让观众感到周围景物历历在目。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代的画家在表现光线尤其是时间上使用的是其他相关事物之间的关系去表现。而相比较《草地的午餐》运用色彩的微妙变化表现客观光线有着很大的差异。在人物色彩的运用上,《韩熙载夜宴图》中的人物分布零散,运用平涂的色彩去刻画人物,使得人物展现出的是一种主观的平面性,我们可以通过色彩的强烈对比区分人物的皮肤,衣物与饰品,平面化的设色手法也赋予中国画更多的装饰性。而在《草地上的午餐》中,人物集中的汇聚在画面的焦点处,人物的衣物,皮肤,甚至散落的事物,都有着因光影影响而产生的体积感。莫奈通过对色彩的具体分析,把光线处理到极致,突显了更多突出了立体感。由此看出吗,中国传统绘画是画家是对大自然的客观观察与亲身体验储存为信息,然后经过自己的内心情感的处理,用一种自我的,简单的色彩展现出来。而西方的传统画家则是通过在现场不断的揣测大自然,透过大脑的思考与分析,运用油画颜料在作品中调和成千上万的颜色再现大自然。中西绘画色彩观的主客观性可以见得,是理性与感性的思考之别。
中西方绘画的色彩观,伴随时代的发展,不断的革新,又有融合。本文无法细致的将所有类别的中西绘画进行比较,只是泛泛的将传统中西绘画,尤其是古代绘画,进行浅显的对比。对于中西绘画的色彩观,有很多值得我们去思考的,特别是当代,世界大融合下的中西绘画,更值得我们反思。
作者简介:管夏菁,女,汉族,江苏南京,南京艺术学院外国美术史在读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