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缺《无咎诗三百序》中说:“诗者,感其况而述其心,发乎情而施乎艺也。”诗歌是一种阐述心灵的文学体裁,它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近年来,许多省市都以诗歌为中考作文材料。那么,遇到这类考题,我们该如何去做呢?
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河南省中考文题)
土
附着在大地上,
就是土壤。
飘浮在半空中,
只能是尘埃。
要求:①根据材料寓意,选好角度,自拟题目;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俯身大地,仰观星空
炊烟袅袅,掩不住尘埃落定;泉水潺潺,道不尽风沙流年。在跌宕起伏的九曲人生中,只有俯身大地,成为一方沃土,才能宁静致远仰观万里长空。
俯身大地,是一种姿态,更是一种心态。倘若你能扎根于生活的土壤,不去做那飘浮不定的尘埃,你的生活也将如骀荡春风。俯身,就像一座山,近之愈觉其高,又似一部书,读之愈觉其深,蕴含着广博的人生智慧,只有怀着一颗低姿态的心,俯下身去,才能打造人格的最高素养,追溯灵魂的最高境界。
你可知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的姿态,君子的高贵就在于甘于俯下身去,在广袤的大地上仰望星空。
中国画史上最著名的画、书、印“三绝”的齐白石亦是一位低姿态的谦谦君子。文人相轻是同行的通病,而他却永怀谦卑之心,以低姿态视已。张大千办画展时,他第一个去捧场,他崇拜同行的三位画家,以诗明志,“我愿九泉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如此低姿态,令人肃然起敬。也正是由于他甘愿附身于大地,做那一方土壤,而不是选择做飘浮的尘埃,才使他如此成绩斐然,无处不洋溢着君子的大师的风范。
自古以来,凡俯身于大地者,终将会在大地上崛起。古有刘邦俯首称沛公,终得“猛士守四方”成就霸业,今有季羡林摘去三顶桂冠打造自己人格的最高素养;古有韩信甘受一时胯下之辱,一朝崛起终雪恨,今有林志玲弯腰数十次拍照赢得人气爆棚。他们都俯下身看到了大地,而没有做飘浮游荡的尘埃,他们的低姿态注定让他们在沧桑历史中,含笑一腔,温暖如初,将岁月打磨成人生枝头最美的风景。
就像莫言所说:“我很好,不吵不闹不炫耀,不要委屈,不要嘲笑,也不需要别人知道。”就这样俯下身去,化身为土壤,才能永存于世界。相反,如果选择做飘浮无定的尘埃,就注定被人们遗忘于世。
生命,是一树的花开。只有俯下身去,才能感受到“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的意境,才能安然地仰望满天繁星。
(本文摘自网络,有删改)
读完这篇中考高分作文,也许你会对以诗歌为材料的作文写作有所感悟。对,以诗歌为材料进行写作,关键是要理解诗意,把握诗情。分析这篇考场作文,我们可以看到以下新亮点:
一、把握诗意,巧于立意
“土壤”是令人尊敬的,“尘埃”是令人鄙夷的,借助于这两种意象,我们从林希的小诗《土》中不难理解诗人的希求。那么,同一种物质,为什么会有如此的差别?位置使然。考生探究诗意,确定“成为一方沃土,才能宁静致远仰观万里长空”的观点,并选取那些敢于放低姿态,俯下身去,“打造人格的最高素养,追溯灵魂的最高境界”的人为例,说明只有俯下身去,才能安然地仰望满天繁星,立意深刻独到,新颖别致,显示考生思想上的追求。
二、紧扣诗意,选材精当
文中,作者论述紧扣诗意,处处不离“土壤”和“尘埃”两个意象。考生选取齐白石的事例,没有面面俱到,而是重点叙述他“永怀谦卑之心,以低姿态视已”的品质,如土壤厚重,如土地般博大,显示出大师的风范。接着又引用刘邦、季羡林、林志玲等的故事,采用概括叙述、集束叠加的方式,展现了他们“俯下身”的品格,成就他们“最美的风景”,也都紧扣这两个意象,且与前一事例一详一略,使作品内容充实,论据充分。
三、围绕诗意,布局得体
考生以议论文构思谋篇,引论、本论和结论处理得当。由尘埃必然“落定”引出观点,即“只有俯身大地,成为一方沃土,才能宁静致远仰观万里长空”,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阐释“俯身”的境界。引论部分则既有事实论据,又有道理论证,论述始终紧扣做土壤不做尘埃这一点,最后得出结论“只有俯下身去,才能感受到‘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的意境,才能安然地仰望满天繁星”。全文论述思路清晰,布局合理,显示出考生为文的匠心。
四、融聚诗意,语言精美
虽然是一篇议论文,但由于考生的语言功底深厚,因而整篇文章读来不仅充满理性的光辉,更生动精彩,富有表现力。如开篇,就采用并列句式引出故事,语言富有韵味。第二段则采用比喻的修辞,展现了“俯身”的品格,第五段巧构排比,将刘邦、季羡林、林志玲等的事迹高度概括,形成排比句式,显示出不可遏制的气势,增强了论证的力量,不但如此,文中还引用齐白石的诗和莫言的话,不仅直接阐述了人物的观点,也让作品更具说服力。
以诗歌作为材料,让考生为难发愁的主要原因是诗歌含蓄,难以透彻理解诗情诗意。其实,通过分析和总结河南的这一高分作文,我们可以获得写这类作品的基本思路:
一、读懂诗歌,理解主旨
材料,是写作的引子,是作文表情达意的基础。考生只有读懂诗意,理解诗情,才会由此出发,联系自己的生活感悟和体验来写作。例如河南卷《土》:
附着在大地上,就是土壤。飘浮在半空中,只能是尘埃。
加上标题,诗歌共有三个意象,即土、土地和尘埃。三者是什么关系?考生不难理解后两者是前者不同位置的演化。而土地和尘埃,价值的不同又承载着作者的诗意指向,由此考生不难判断诗人是要读者做厚重的土地,而不去做轻浮的尘埃。理解到这一层,写作的指向也就明确了。
据此,我们可以获得快速把握诗意的技巧——抓意象。如果诗歌只有一种意象,就分析该事物的特点,然后利用联想渗透主旨;如果诗中的意象是两个或多个,就要分析其中的关系,是并列、对比还是包含或其他。并列的类型就从意象共同点得出主旨;对比类型主要从相异之处得到主旨;包含关系的要看大范围事物的特点,代表着一般、典型,从中理解主旨。无论怎样把握,都应统观全诗,全面具体地分析归纳。切忌断句取意,以偏概全,遗漏重要内容。
二、发散思维,最佳切入
了解了诗歌的感情指向,仅仅是把握了写作的话题,要写出个性独具、人无我有的佳作,还需要在此基础上,发散思维,寻求最佳的切入角度。例如上文,土地和尘埃都是土粒,因为位置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价值。由此,我们获得以下立意:
1.做人就得摒弃“轻浮”,留住“沉稳”。
2.脚踏实地,才会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会。
3.孤芳自赏,人们只能弃之若尘。
4.找准人生的位置,做好人生的选择,把自己放在合适的位置上。
5.不同环境,不同境界。
6.心系广宇,根植大地。
……
有了这样的立意探究,写作时便可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素材积累,通过拟题,将写作引向自己熟悉的、有积累的领域。同时还要学会取舍,别人想到的,舍去;别人能用的,不用,最终剩下的,便是具有个性的,人无我有的佳作。
三、紧扣诗意,明引暗用
材料作文不同于话题作文,文章不可脱离材料。这就要求考生在写作中,要精心构建,用好材料,以求“文在其外,意在其中”。一般而言,文体不同,对材料的运用方式也会有所变化,但总地来讲,大致可分为“明引”和“暗引”两大类。“明引”一般适用于议论文,通过直接引用或者间接引用,将材料作为引出论点的引子或证明材料的论据;“暗引”则通常适用于记叙文、散文之类,在文章中恰当地方直接或间接地转述、概述材料,以便使作品和材料相互融合。无论怎么用,写作中要始终以材料为“神”,勾连起写作的所有内容。例如上文第五段,考生先以“自古以来,凡俯身于大地者,终将会在大地上崛起”一句总领,确定论述的中心,然后选取三个典型材料论证,分析时紧扣他们“俯下身看到了大地,而没有做飘浮游荡的尘埃”,紧贴诗意。从全篇来说,整篇文章中“大地(土壤)”共出现12次,“尘埃”出现5次,可见考生扣题的意识之强。
四、结尾回扣,彰显智慧
结尾回扣材料,这是材料作文的基本要求。结尾是对写作者的思想观点或思想感情集中而凝练的归纳,也是体现作者写作意图的关键段,因而在此回扣材料,既能保证写作扣题不跑偏,又能进一步深化中心,升华主题。从快速阅卷赢得青睐的角度,这也能给阅卷老师以文章紧扣材料和中心的印象。如上文结尾:
生命,是一树的花开。只有俯下身去,才能感受到“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的意境,才能安然地仰望满天繁星。
这里,考生将生命比作一树花开,虽没有直接点明做土壤,但“俯下身去”,紧扣了第二段;同时“俯下身去”“安然地仰望满天繁星”又回扣了文题“俯身大地,仰观星空”,因而首尾点、结巧妙,显示出考生极强的扣题写作意识和行文布局的能力。
阅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泥土(鲁藜)
老是把自己当作珍珠
就时时有被埋没的痛苦
把自己当作泥土吧
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
要求:①根据材料寓意,选好角度,自拟题目;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文题选取鲁藜的小诗作为引导材料,其中意象有“珍珠”和“泥土”两个。两种不同价值的事物自身本没有什么特殊之处,但是经过诗人全新的思想,使它们之间的变幻与沟通变得意味深长了。“珍珠”注重自视,因而痛苦;“泥土”服务大众,形成道路。对比中作者的观点凸显,那就是要甘于平凡,敢于牺牲,甘于奉献或具有朴实思想的人,就会永远快乐等等。以此诗意为话题,可以写成记叙文,如写平凡之中孕育伟大的故事;也可以写成议论文,如懂得舍弃才会快乐等。写作中要注意巧妙运用诗歌材料,或做引文,或用以表达感悟,力争做到紧扣诗意,发散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