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习近平总书记学科学思维方法

2015-07-03 21:48杨永加
紫光阁 2015年6期
关键词:习近平精准战略

杨永加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努力学习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防止出现“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的情况,以科学的思维方法保证各项改革顺利推进。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改革发展的任务越是繁重,各级领导干部越是需要加强学习、改善心智模式,以科学思维方法保证善做善成。

辩证思维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方法,习近平一贯重视辩证思维,要求干部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领导干部在实践中坚持和运用辩证思维,要坚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既要看到有利的一面,也要看到不利的一面;既要看到自身的优势,也要看到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既要看到发展的机遇,也要看到存在的风险与挑战。在“一分为二”的基础上扬长避短、化危为机,发掘本地区、本单位的比较优势。要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当前我国改革开放正处于深水区和攻坚期,问题错综复杂、矛盾空前尖锐,关键是要找准重点、抓住关键,在关键点和症结点上出实招、出妙招,多打歼灭战、少打运动战、不打游击战。要科学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谋发展、定战略、做决策都要具有开放的胸怀和宽广的世界眼光,在科学把握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与世界的联系、与其他地区的联系中谋划发展,在深刻理解各个行业、各种要素间联系的基础上制定产业发展战略。要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所谓发展是对历史的继承和给未来奠定基础,要在继承与创造的有机统一中谋划发展,多添砖加瓦而少另起炉灶,积跬步以至千里。要多干打基础、管长远的事,不做涸泽而渔焚林而猎的事,不能让自己的政绩变成后任的包袱。

系统思维

习近平反复强调改革开放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各级领导干部要有系统思维。

领导干部在实践中坚持和运用系统思维,要有全局意识、协同意识,要注重改革措施整体效果,聚合各项改革协调推进的正能量。对涉及面广的改革,应在基本确定主要改革举措基础上,深入研究各领域改革的关联性和各项改革举措的耦合性,同时推进配套改革,使各项改革举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实际成效上相得益彰。抓工作要注意区分层次、分类指导。既要有顶层设计和总体目标,也要有具体的任务分解,做到“立治有体、施治有序”,避免零敲碎打、碎片化修补。不少领导干部习惯于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工作缺乏整体筹划,不仅个人苦不堪言,而且工作效率低下。推进工作,要把握好力度与节奏,既要有雷厉风行的作风,也要有闲庭信步的定力。应加强不同时期改革的配套和衔接,防止畸重畸轻、单兵突进、顾此失彼。该中央统一安排的地方不能抢跑,该尽早推进的不能拖延,该试点的不能急于在面上推开,该先得到法律授权的不能超前推进,以避免各行其是、相互掣肘。

战略思维

万古基业,必出自雄才伟略。在纵论国际国内大势、描绘改革发展蓝图时,习近平反复强调领导干部要有战略思维和战略眼光。

战略思维能力强弱,取决于思考问题的高度、理论研究的深度、知识视野的广度和观察世界的时间跨度。领导干部在实际工作中培养和运用战略思维,要有大局意识,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价值观。个人的格局大,是因为关注的问题大,心中时刻装着全局和长远,才能登高望远。应多思考改革发展的大问题,少琢磨个人的功名利禄;要有以身托天下的担当,将个人的荣辱排除在事业的成败之外。那些整天蝇营狗苟、只顾个人升迁的官员,鲜有能制定出地方长远发展科学战略的。要有机遇意识。要善于判断和区分长程因素与短程因素,在长程因素决定的发展趋势与短程因素的干扰中找到平衡点,在机遇窗口开启时牢牢把握住机遇。而且机遇向来青睐有准备的头脑,在机遇出现之前,要自强不息、艰苦探索、超前谋划,让工作富有前瞻性和预见性,为将来升级发展做准备。要找到并点亮未来点。找出影响全局发展的主要因素、关键变量和薄弱环节,据此确定战略布局、主攻方向和工作的着力点,确保战略方案能够落地。在战略制定阶段,应该充分运用管理科学的战略分析方法,力求战略方案科学可行,避免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要加强战略管控。既要有明确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优先顺序、主攻方向、工作机制、推进方式和时间表,又要善于根据内外环境变化及时调整战略方案,保持战略方案与时俱进。

法治思维

古代明君贤臣无不儒法并用、德法并施以开创盛世,习近平高度重视法律制度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

各级领导干部在实际工作中培养和运用法治思维,要坚持依法行政。无论是决策、执行,还是解决矛盾、推动发展、深化改革,都要不断审视行政行为的目的、权限、内容、手段、程序是否合法,自觉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应该大力推进权力清单制定工作,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保证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自觉守法、坚决护法,维护法律和制度的严肃性,维护他人和组织的合法权利。任何人不能搞权大于法、以言代法、选择性执法。尤其是在关涉自身利益时,要做到自律自省、遵章守纪,不搞特权、不搞潜规则。要大力推动政务公开,自觉接受社会和公众监督,以公开透明保护自己、维护法律尊严。要大力支持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要带头学法,有效普法,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以实际行动引导全社会自觉依法维护权益,又自觉履行法定义务。

底线思维

“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有备才能无患,习近平十分重视底线思维。

领导干部运用底线思维,要有原则意识。无论干什么工作,都要明确基本原则、基本方向和基本目标,不能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例如针对改革,习近平指出:“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怎么改、改什么,有我们的政治原则和底线,要有政治定力。”对于那些不能改的,再过多久也不能改。要有短板意识。木桶的容量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要正确处理好亮点、成绩与安全阀、稳压器和保险杠的关系,防止一着不慎而导致满盘皆输。有的地方急于上项目搞开发,忽视生态环境的容纳能力,没有考虑社会民生的承受能力,激化社会矛盾,导致所有努力付诸东流。要有边界意识。对法纪制度要时刻怀有敬畏之心,做到不越边界、不踩红线、不碰高压线,这样才能少走“弯路”、不入“歧途”。要有小节意识。道德修养、生活情趣上要注意小节,做到防微杜渐。客观地看,那些贪腐官员中不少人也曾以清正廉洁、爱党敬业要求自己,有的还取得过不少成绩、作出过不小贡献,但是他们往往是在成绩和贡献面前骄傲自满、放松警惕,最后倒在糖衣炮弹面前,成为酒色财气的牺牲品。

精准思维

习近平向来重视精准化做事方法,十八大以来,中央抓八项规定和过节送礼、中秋节送月饼等,都是精准思维的体现。

领导干部培养和运用精准思维,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抓住了问题就抓住了具体。无论是做决策、定方案,还是抓落实,都要紧紧抓住核心问题和关键问题不放,在问题的症结点和关键点上做文章、出实招。要有实操意识。无论是谋划发展、制定战略,还是提出建议、指导工作,都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从可行性出发,不能照搬照抄别人的成功经验,或者套用几个“大概念”忽悠人,更不能把不着边际的天方夜谭当作宏伟蓝图来推进。尤其是下发文件,不能满足于提些一般性的原则要求,要对关键点上的动作有十分具体的规定,防止落实过程中走样变形。要有强烈的到位意识。0.99的1000次方接近于0,每一个工作环节都差那么一点点,最终的结果会谬以千里。当前许多工作都是因为管理不到位、操作不标准,造成质量不高、效率低下,甚至酿成严重事故,危害人民生命财产。有许多制度,因为执行不严格,总是搞下不为例、特殊情况,结果造成制度虚设、程序空转。精准思维要求必须摒弃原来那种“不拘小节”的思维陋习,在每一个细节处严格标准、严格程序,认认真真把工作做细做实做到位。要深入调查研究。办法措施的精准程度取决于对实际情况的掌握深度,没有调查不仅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制定改革的思路和举措,刻舟求剑、闭门造车都不行,异想天开更不行。提高精准思维能力的前提是要深入调查研究,摸清情况,把握规律。

(作者为空军预警学院讲师,中央党校博士研究生,原文为《习近平强调的思维方法》,有删节)endprint

猜你喜欢
习近平精准战略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战略
精准的打铁
战略
精准扶贫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