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桑西移”蚕区蚕病发生的原因及防控措施

2015-07-02 19:46覃玥高丽霞罗日梅
科技资讯 2015年7期
关键词:蚕农桑蚕养蚕

覃玥 高丽霞 罗日梅

摘 要:2000年以来承载国家“东桑西移”的战略转移,宜州市桑蚕产业发展讯速,连续十年保持全国最大桑蚕生产县级市的水平,高温多湿的气侯条件及多批次交叉养蚕模式、粗放饲养管理和病原的积累导致蚕区蚕病的大量发生,该文分析了宜州当前蚕病发生的状况及原因,针对宜州目前的现状提出通过合理安排养蚕批次,养蚕避开气象灾害期,提高主动防病的意识,采用省力化轻简化养蚕技术,解放劳动力,减少蚕病的危害,使蚕茧从量的增加向质的提高转变的综合防控措施。

关键字:“东桑西移”蚕区 蚕病 防控 对策

中图分类号:$8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3(a)-0090-02

宜州市位于桂西北,有种桑养蚕的历史[1],2000年起其承载国家“东桑西移”的战略转移,桑蚕产业发展讯速,连续十年保持全国最大桑蚕生产县级市的称号[2]。多批次交叉养蚕是宜州养蚕的主要模式,劳动力的欠缺使消毒防病工作没做到位,蚕茧有量而无法达到优质,难以缫制高品位生丝;农民对病死蚕和蚕沙的处理不当导致蚕病发生相当普遍,宜州市发展桑蚕产业面临着诸如蚕沙污染环境、污染等许多严峻问题[4],蚕沙中的大量细菌、真菌和病毒甚至微孢子都是造成养蚕环境污染和桑园污染的病源,如果不及时采取防控措施,随着养蚕时间的增加,病原不断积累,蚕病有可能在这些蚕区流行暴发,造成养蚕业毁灭性损失[3]。该文分析了宜州当前蚕病发生的状况及原因,提出综合防治的对策。

1 蚕病发生的原因

1.1 高温多湿的气侯条件容易使蚕体质下降,滋长病原,是导致蚕病发生的客观因素

桑蚕适宜生长的温度因蚕期不同而异,小蚕为26~27℃,相对湿度为85%~90%:大蚕为23~25℃,相对湿度为65%~70%[4];而处于<15℃或>35℃的不良温度条件时,桑蚕新陈代谢紊乱,激素分泌失调,体质下降,从而引起发育不良而延长龄期,对病害的抵抗力低;据调查,宜州50%的小蚕共育点,95%养蚕户蚕室没有控温调湿设施,对各蚕期没有采取相应的调控温湿的措施。为追求经济利益,增加养蚕批次,每年3月中旬至11月下旬养12至13批蚕,有些交叉饲养每年高达20批,不良气温在蚕期经常出现。在宜州不利气温对蚕的生长不利和引发蚕病的时间段较多,没有引起蚕农和相关部门的重视,如早春、晚秋低温,春季连续多湿,夏季高温多湿等,根据2006~2007年的气象资料,3月中下旬,连续低10℃的2006年有4d,2007年有6d,最低温度只有6.8℃,2010年至4月底,出现持续低温,使第一批小蚕无法按正常的时间发育,一般延长到27d,故发病率很高,一张蚕种只收20斤蚕茧,除了10月和11月偶尔有平均湿度低于65%,养蚕期平均湿度均>70%,6~7月份,平均温度分别均高于25℃,连续出现不适合养蚕的低温或高湿,与按标准温湿度养蚕相距很大,导致家蚕体质下降或利于病原菌滋长繁殖[3]。

1.2 养蚕过程中粗放的饲养管理,导致病原严重污染养蚕环境

蚕农不提青不分批,养蚕批次太多,大小蚕共室,没有统一的蚕沙处理池,不及时处理好蚕沙,乱抛病蚕,用病蚕来喂养家禽家畜,或倒进鱼塘、河流中,乱堆放蚕沙,把蚕沙直接倒到桑园里,使各种病原进一步扩散,污染养蚕环境和桑叶,加剧了病原的反复传播;人蚕共室,桑叶贮放在养蚕室内,增加了病原污染桑叶给蚕食下反复感染的机会;没有专门的蚕房,大部分是旧房利用或楼房没有加温、通风、排湿设施;蚕具用了多年如方格蔟未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致使病原长期滞留在室内外养蚕环境中。为了增加蚕茧斤两给蚕添加饲料,造成蚕体质下降,抗病能力低等。

1.3 防病意识淡薄,消毒工作不规范、不彻底

蚕农掌握科学养蚕知识有限,缺乏蚕病及防病知识,消毒工作不规范、不彻底,如没做到进门前鞋、脚消毒,给桑前洗手等,用熟石灰粉进行消毒,只在蚕前消毒一次;蚕病发生后不知所措,盲目用药。为追求经济利益,养蚕批次多,规模大,造成劳动力严重不足,忽视“蚕病以防为主”的原则,不愿或不能在消毒防病工作投入,不消毒、少用药或不用药,对蚕病危害任其自然。所以蚕农的消毒、防病意识还远不能满足提高蚕茧产量、提高蚕茧质量的要求,同时没有严格按操作流程作业。

1.4 蚕种、蚕药市场混乱,质量得不到保证

经随机抽取蚕药检测发现,宜州市的蚕药大部分是假药,有的盲目夸大药效,有的是国家早就明令禁止生产的药,有些根本没有药效;蚕饲料横行市场;另外蚕种市场管理无序,由于养蚕规模扩大,蚕种供应不足,一些商贩从外地调入蚕种,导致蚕种质量参差不齐,有些品种根本不适合宜州饲养,所以出现,伪劣蚕药和蚕种导致出现不结茧,蚕病死蚕增多,严重污染养蚕环境。

蚕药使用存在很大的问题,滥用抗生素等添食药物,不重视蚕前消毒,对养蚕环境病原微生物的存在存在侥幸心理,或试图病害发生后使用抗生素药物进行控制, 加上不法商人的推波助澜作用,病害不仅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往往导致更加严重的损失。抗生素虽然可以在防治细菌病害中发挥作用,但对病毒病没起抑制作用,与消毒剂相比这种作用相对太小。另外宜州蚕区在湿度较大,如过多添食药物会造成蚕座内湿度过高,还引起真菌病的流行。

1.5 桑园管理不善

劳动力短缺导致桑园管理不善,施肥、杀虫不及时造成病虫害严重;桑园密植,生长周期短,交叉养蚕造成过度采摘桑叶,影响到桑叶的质量和产量,使蚕的体质差,抗病力减弱;蚕区杀虫不统一,害虫没有被彻底消灭,增加了野外昆虫与家蚕之间的病原交叉传染的机会,蚕病发生增多。

1.6 专业技术人员少,科学养蚕点蚕区的防控体系

宜州市把种桑养蚕作为农业的重要支柱来抓,蚕茧收入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桑园面积每年以数万亩增长,2006年已发展桑园24万亩,年饲养量超过85万张,产鲜茧突破3万吨,养蚕户数达9万户36万人,占农村人口约70%。从全国其他省市的桑蚕生产历史和现状看,桑蚕产业发展到一定规模要有稳定的技术力量支撑,上世纪80年代全国产茧超过100万担的浙江、江苏、广东、四川为全国四大蚕区,分别有浙江大学、华南农学院、西南农学院、江苏苏州桑蚕专科学校的桑蚕专业为该省的桑蚕业培养专业人才,为蚕业生产稳步发展的提供技术保证,而广西目前却没有相应的院校培养桑蚕方面的人才。桑蚕产业技术人才缺乏制约着茧丝绸业的发展,主要是种桑养蚕技术人才短缺,制丝专业人员断层,纺织机械专业人员缺乏,种桑养蚕技术人才是桑蚕业产业人才的基础。养蚕是一个技术较高的养殖业,但广西的大部分蚕农的技术跟不上产业的快速发展,目前蚕农大多是文化程度低,对种桑养蚕技术匮乏,由于桑蚕专业技术人员少,蚕农得不到指导就只能乱养,管理不善导致蚕病暴发,蚕茧质量差而造成减产,有的甚至颗粒无收,蚕农的养蚕积极性受到打击,缫丝的原料得不到质量上的保证,不能产出优质的白厂丝,价格上不去,企业效益受严重损失。虽然当前广西桑蚕技术人才大多是1978年到1996年18年间广西大学桑蚕专业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但人数有限,仍无法满足广西桑蚕业的迅速发展需要。如宜州市2007年桑园面积17 600 hm2,从事桑蚕生产的专业技术人员只有l0余人,桑园面积与技术人员的比例约为1 760:1,而江浙等蚕区桑园面积与技术人员的比例一般是666:1,因而宜州市桑蚕专业技术人员还严重不足。由于科学养蚕技术普及不够,技术培训、指导工作滞后,造成蚕农的科学养蚕意识薄弱,蚕病发生后得不到相应指导,从而使蚕农无所是从,不能采取有效措施,造成蚕病更加严重。

2 减少蚕病危害的对策和措施

针对宜州目前的现状,要减少蚕病的危害,提高蚕茧产量与质量,在现有规模基础上,合理安排养蚕批次,避开气象灾害期养蚕,提高主动防病的意识,采用省力化轻简化养蚕技术,解放劳动力,使蚕茧从量的增加向质的提高转变,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 推广省力化、轻简化养蚕设备和技术,做好小蚕共育工作,提高饲养大蚕的管理水平

加强饲养管理,改善环境条件,增强蚕体抗病力和抗逆力,选育适于全年饲养的“两广二号”和适于春秋饲养的“桂蚕二号”的抗病蚕品种;合理布局,合理催青运种、适时收蚁、推行小蚕共育、方格簇、自动上簇省力化技术,做到人蚕分室,蚕具专一使用;建立小蚕专用桑园,养好小蚕;保证大蚕用桑与环境条件的相互调节,高温干旱季节,不能湿叶长期储藏,因此,应减少给桑量,增加给桑次数,多撒石灰等干燥材料,加强通风排湿,减少蚕病发生;加强眠起处理、提青分批、彻底淘汰迟眠弱体小蚕、防止带病蚕混育感染。调节气象环境,适温适湿饲养。小蚕要防低温干燥,大蚕要防高温多湿,春蚕和晚秋蚕气温低,必须加温补湿,夏秋蚕期高温多湿,要以降温排湿为重点,蚕室内要放干湿温度计,按照1~2龄温度为26~27℃,干湿差0.5℃:3龄温度为24~25℃,干湿差2℃,4~5龄温度为23~25℃,干湿差2.5℃的要求调节好各蚕期蚕室内的温湿度,预防蚕病的发生。

2.2 摸索适合当地养蚕模式的消毒防病方法

加强消毒工作,消灭病原体,切断传染源头,把消毒工作贯穿于养蚕生产全过程。蚕前做好蚕室、贮桑室及其养蚕环境的消毒工作,蚕室、贮桑室做到“扫、洗、刮、两消、刷白”,选用高效广谱的消毒药物严格按使用方法进行操作,药量要用足,喷洒要均匀,不留死角。重视对蚕期中消毒和蚕期后回山消毒,饲养中严格分批提青,隔离与淘汰弱小蚕和病蚕,采用新鲜石灰粉、灭僵灵等按规范进行蚕体蚕座消毒,减少蚕座内相互传染的机会,控制病毒病、真菌病的危害,用消毒药物进行回山消毒,切断病原垂直传播途径。认真处理好病蚕、蚕沙、蚕具等污染源,每个蚕户配备1~2个装有新鲜石灰粉的消毒缸,注意观察蚕的动态、情况,发现弱小蚕和病蚕应立即拾出,投入消毒缸内,然后统一深埋处理。蚕沙要及时清理,统一建蚕沙处理池,实行蚕沙统一密闭发酵处理,多年使用的蔟具,不能使用的应立即烧毁,还可继续使用的应将游丝清除后,经日光暴晒,熏烟消毒后,将其整理好集中保存在室内备用,养蚕前将养蚕周围大环境统一消毒。建立健全防病卫生制度,抓好蚕病发生后的应急措施:例如发现病毒病要及时拾出病蚕,每天用新鲜石灰粉或灭僵灵进行蚕座消毒,至该病得到控制为止,还应建立蚕病早期诊断机制,使病毒病等能早发现,早采取措施。

2.3 正确选用蚕用药物防治控制蚕病的发生与蔓延

规范蚕种及蚕药市场;根据蚕药的性能、当地蚕病发生情况、养蚕的技术水平、设备条件以及气候等因素综合考虑用药,以对症、安全、药效稳定、便于使用为原则。目前有些药物的防治效果得到大家的公认,如灭蚕蝇防治蝇蛆病,克蚕菌胶囊等抗生素类药防治细菌病,其他蚕病只能立足于消毒预防,所以应加强科普宣传力度,积极引导蚕农实施以消毒为主的蚕病综合防治策略,把蚕病防治技术与饲养管理有效地结合起来。福尔马林、蚕用消毒净、消杀精等是高效广谱消毒剂,可用于蚕室蚕具或叶面消毒,灭僵灵用于蚕体蚕座消毒。蚕用蜕皮激素溶液可作为生理调节剂药。蚕桑技术专业人员应通过向广大蚕农推荐合法蚕药和推广科学使用蚕药技术,不断提高蚕农控制养蚕流行病的技术和提高蚕茧生产水平。

2.4 健全技术人才培养机制,建立重点蚕区的蚕病防控预警体系

针对桑蚕技术人才严重缺乏的现状,健全技术人才培养机制,以科技厅广西特派员项目为契机,逐步解决人才短缺的问题:通过聘请区内外蚕桑技术专家为技术顾问;通过引进、培养当地桑蚕方面的技术人才;整合蚕办、农业局、科技局、科协、蚕种站、以及学校、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蚕桑生产企业等相关部门各方面力量,建立蚕病检测平台及蚕病防控体系,成立市级蚕业技术机构,协调合作。加大财力和物力的投入,推广运用桑蚕新品种、新技术,培训县、乡、村三级蚕桑技术人员。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科技资料等信息渠道,开展种桑养蚕技术的普及推广,定期培训蚕农养蚕技术,定点跟踪养蚕大户、蚕病易发户、小蚕共育户等特定养蚕对象进行重点培训。

“东桑西移”后的新蚕区蚕病的发生情况与原因和老蚕区有相似之处,蚕病的防控可以借鉴他们的经验[4-8],宜州市是养蚕量最多,发展最快的蚕区,蚕病防治应在政府领导和组织下,提高技术水平,因地适宜,有针对性采取综合防病措施,使宜州蚕桑业健康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地广志编纂委员会.宜州市志[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7.

[2] 沈兴家.广西蚕丝业现状分析和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J].中国蚕业,2010(3):1-6.

[3] 覃玥,李楠,陈保善.宜州市蚕病发生现状及防治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7):11826-11829.

[4] 祁广军.“东桑西移”背景下广西蚕丝业发展实证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13.

[5] 康国平,钟馗,黄可威.浅谈蚕病防治工作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蚕业,2006,27(1):87-88.

[6] 毕立辉.广西当前主要蚕病与防治[J].广西蚕业,2005,25(4):10-13.

[7] 莫永.玉林市常见蚕病的发生与防治[J].广东蚕业,2009(3):23-25.

[8] 贺红梅,田时铭.蚕病综合防治的体会[J].蚕学通讯,2008(3):35-36.

[9] 谢志强.蚕病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J]. 现代农业科技,2011(11):342-347.

猜你喜欢
蚕农桑蚕养蚕
养蚕不易
《桑蚕文化对生活的影响》教学设计
关于对丙麻乡蚕桑产业发展的思考
养蚕记
关于科学桑蚕养殖技术带来的思考
躲雨
嫘祖养蚕的故事
浅析桑蚕生产产业的生态保护
养蚕记
始兴首批春茧鸣锣开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