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凌云
2014年,人民银行总行内审司举办了内审典型案例远程培训项目,在工作之余,点开课件,静心聆听,做点笔记,还真有点回到了学校的感觉。
这次培训课程共11项,从《基建项目管理情况专项审计案例》、《房屋资产管理审计案例》到《贯彻执行“八项规定”审计调查方案及典型案例》、《人民银行安全保卫专项审计》;从《征信管理审计——审计重点与审计方法》到《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资产负债表健康审计》等等。可谓“内容全,观点新,重务实”。11个内审转型典型案例,11位老师精彩授课,我感受到的是内审转型硕果累累,感受到的是内审人一丝不苟和慎密的逻辑判断与分析,感悟最深的更是自身与转型要求的差距,判断能力的差距,思考深度的差距,分析水平的差距。一门门生动的课程,帮助我丰富了知识结构,开阔了眼界,不仅带来了最新,最先进的内部审计成果,还给我解答了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许多疑惑,可谓立足全面,着眼实务,犹如黑暗之中的灯塔,指引着我在困难中坚定信心,勇往直前,从而受益一生。2014年我参加了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组织的全国性知识竞赛,在备战竞赛的那段难忘的日子,面对大量的学习内容,短期要求吸收,而且自己年龄偏大,记忆力差等困难,自己并未打退堂鼓,而是以饱满的热情站在检验学习成果的第一跑道上,努力做到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学习效果三落实,并注重在学习中消化吸收。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最终在全国10万参赛“中国内部审计知识竞赛”大军队伍中,我荣获二等奖。我也深深体味到“有限的远程培训,无价的知识获取”的快乐。更深切感到:学习审计知识对于自身促进管理水平提高大有裨益。
一、内审文化,代表着人民银行内部管理先进文化发展方向
2011年以来,人民银行总行推进内审工作全面转型与深化发展,内部审计由传统的财务、业务合规性审计,向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审计以及绩效审计转变。内审工作转型的总体思路是要构建以风险为导向、以控制为主线、以治理为目标、以增值为目的的内部审计新模式。内审部门遵循国家《内部审计准则》,借鉴国际先进的内部审计方法,及时开展课题攻关,总结成功经验,形成了丰硕的转型成果。典型案例培训课程是转型成果展示,是经验推介,专业辅导,也是对人民银行内部管理规范的系统梳理。
通过学习内审转型典型案例培训课程,笔者有一个强烈感触:在内审部门和内审人员身上,蕴含着讲精神求精细创精品的浓厚氛围,体现着敢于探索创新的时代精神和敬业务实的执业风尚,走在人民银行内部管理先进文化建设最前列。以风险为导向,以控制为主线,以治理为目标,以增值为目的,是内审转型的理念,也应当是人民银行全体管理人员的共有理念。“符合国际通则,具有中国特色”不仅是内审文化的发展方向,也应当是我们央行各个领域文化建设的共同方向。
在审计实践中,很多内审人员追求着“能不能做得更好”的组织价值,这正是精益求精敬业进取精神的生动写照。在有追求的内审人员那里,原本枯燥乏味又得罪人的苦差事被转换为充满激情的创造性管理活动。武汉分行唐耀东老师讲授的《房屋资产管理审计案例》抓住当前最敏感的事项选题,全面地历史地审计分析房屋资产管理状况,做出真实性、合规性、安全性、效益性和贡献率评价,直接服务于人民银行内部治理。实行账务核对与实地查看结合,权证登记与实物测量印证,讲授的是审计方法,传递的是强烈责任感和敬业进取精神。
二、转型案例,是人民银行有效实施内控管理的经典范例
据说,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的最大区别是:法官审理案件依据的不是法律条款,而是判例。案例的专业指导作用于此可见。笔者理解:将法理蕴涵于判例中昭示天下晓谕后人只是文化习惯的差异,千个师傅万个法,筷子叉子都能吃饭,在中国古代,也曾有以吏为师的提法。我们常说,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内审转型时期,总行将内审人员探索实践的成果以典型案例的形式归集,组织学习推广,必将大大加快内审工作全面转型的步伐。
远程培训课程中的典型案例从审计背景讲选题,从审计目标讲意义,从审计内容审计方法讲操作,从审计发现和审计建议讲成果,系统演示各项内部审计控制活动的全过程,都是源于各位讲授老师亲身实践的经典之作。在思路上给人启示,在方法上给人指引,往往独辟蹊径,时时胜人一筹,实践中便于借鉴。武汉分行崔健老师讲授的《征信管理审计》,系统演示了将征信管理工作合规性、绩效性“三E”目标细化为审计内容、审计关注重点的过程,介绍审计方法,讲解审计依据,提示审计视角,管理工作经验的炉火纯青令人敬仰。针对征信管理绩效不易数据化难点,以宏阔的视野收集业务量基础数据,以系统的思维设计调查问卷,最后进行十多个方面绩效评价,指出发展方向。这种以严密的逻辑思维为引领,以法规为依据,善于寻找方法途径,应然与实然对照,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管理理念和工作模式,使得我们有幸一窥人民银行内部管理先进文化的前沿。
三、内审规范,是人民银行内控管理要求的系统规范
在推进内审转型过程中,总行内审司既注重整体推动和规划安排,又注重充分调动各分支行大胆尝试、主动探索的积极性。通过将分支行的实践经验和转型探索成果转化为典型案例、培训课程等方式推广,进而提炼完善,形成《审计规范》。
《审计规范》是人民银行内部审计工作转型坚持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的产物,是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工作方法的典范。在济南分行刘晶老师讲授的《物理环境安全审计》课程中,介绍了《中国人民银行信息技术审计规范》,我们从中可以领略总行《审计规范》的科学和实用特色:是一个包含总体要求、审计流程、检查指南和评价指南的严密完备的知识体系。在总体要求中,明确了人民银行信息技术审计的一般原则、审计内容、审计方法和程序。在审计流程中,将信息技术审计划分为组织与计划、安全技术、开发与采购、运维与外包、应用控制5个领域30个流程,指出存在的主要风险。在检查指南中,进一步细分为138个子流程,详细列示各流程的审计目标、控制活动、检查内容和典型问题。在评价指南中,明确了各流程的成熟度指标,便于对号入座进行评价。在《审计规范》指引下,即使是非专业人员也能够快速建立起信息技术管理的知识架构。笔者体会,《审计规范》的颁布,不仅是内部审计工作的规范性文件,便于审计工作有序开展,同时也是指导相关业务岗位规范管理、有效履职非常实用的教材,应当成为人民银行各层级管理人员的必备工具书。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宜丰县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