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丽娜,宋 友
(1.佳木斯市中心医院神经内二科,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2;2.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一科,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3)
阿托伐他汀联合叶酸、甲钴胺对脑梗死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及血脂的影响①
贾丽娜1,宋 友2
(1.佳木斯市中心医院神经内二科,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2;2.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一科,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3)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叶酸、甲钴胺对脑梗死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及血脂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基础治疗组、常规治疗组和阿托伐他汀、叶酸、甲钴胺联合治疗组,三组脑梗死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常规治疗组和阿托伐他汀、叶酸、甲钴胺联合治疗组均给予叶酸片5mg,日三次口服;甲钴胺注射液500μg,日一次静脉注射。阿托伐他汀、叶酸、甲钴胺联合治疗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阿乐)20mg日一次口服。疗程四周。分别于入院后24h内及治疗四周后晨起空腹抽静脉血测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血脂。结果:常规治疗组及阿托伐他汀、叶酸、甲钴胺联合治疗组治疗后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1),且阿托伐他汀、叶酸、甲钴胺联合治疗组治疗后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常规治疗组比较(P<0.01);阿托伐他汀、叶酸、甲钴胺联合治疗组治疗后血脂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以减低血同型半胱氨酸,而且与叶酸、甲钴胺有协同降低血同型半胱氨酸的作用。
阿托伐他汀;叶酸;甲钴胺;血同型半胱氨酸;血脂
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是人们公认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被俗称为“三高”,多年来被临床医师给予了充分的重视。但近年来,许多学者发现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脑梗死的发病有直接关系,是造成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但其具体发病机制尚在研究阶段。本实验测定了常规治疗组(叶酸、甲钴胺治疗组)及阿托伐他汀、叶酸、甲钴胺联合治疗组治疗前后血同型半胱氨酸的变化情况,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临床用药,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06~2013-06住院的符合本研究标准的急性脑梗死的患者(发病后24h)120例,年龄44~70岁(平均57±13)岁,其中男66例,女54例,患者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并经CT、MRI证实;同时排除严重的肝肾功能损害,肿瘤、发热及服用药物可能影响测定结果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是基础治疗组(即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叶酸、甲钴胺治疗组)和阿托伐他汀、叶酸、甲钴胺联合治疗组,每组40例。三组在年龄、性别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1.2 方法
三组脑梗死患者均给予减轻脑水肿,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脑循环等基础治疗。常规治疗组(叶酸、甲钴胺治疗组)及阿托伐他汀、叶酸、甲钴胺联合治疗组均给予叶酸片5mg,日三次口服;甲钴胺注射液500μg,日一次静脉注射。阿托伐他汀、叶酸、甲钴胺联合治疗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阿乐)20mg日一次口服。疗程四周。分别于入院后24h内及治疗四周后晨起空腹抽静脉血测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血脂。
1.3 统计学方法
2.1 对脑梗死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
常规治疗组及阿托伐他汀、叶酸、甲钴胺联合治疗组治疗后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P<0.01),阿托伐他汀、叶酸、甲钴胺联合治疗组治疗后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三组治疗前后血清Hcy的变化
注:A组为对照组,B组为常规治疗组,C组为阿托伐他汀、叶酸、甲钴胺联合治疗组。*治疗后阿托伐他汀、叶酸、甲钴胺联合治疗组血清Hcy与对照组比较P<0.01;△与常规治疗组比较P<0.01。
2.2 对脑梗死患者血脂的影响
阿托伐他汀、叶酸、甲钴胺联合治疗组治疗后血脂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和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三组治疗前后血脂的变化
注:A组为对照组,B组为常规治疗组,C组为阿托伐他汀、叶酸、甲钴胺联合治疗组。*治疗后CHO和LDL-C水平与常规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P<0.05。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是人体必需氨基酸蛋氨酸和半胱氨酸代谢过程中的一个中间产物。研究发现,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以引起动脉粥样硬化[1],从而导致心脑血管疾病。蒋丽艳[2]等在实验中发现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脑梗死复发的一个危险因素。高娟[3]等发现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脑梗死,特别是青年脑梗死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可能致病因素之一,补充叶酸及维生素B12可以降低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吴卫文[4]等研究发现认知功能障碍严重程度亦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高低紧密相关。傅毅[5]等实验证实帕金森病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与正常老年组相比明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故认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帕金森病的发生有一定关系。还有研究发现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高血压病有关。以上研究说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尤以心脑血管病的发病最为密切,故临床医师应给予充分的重视。
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治疗中,口服叶酸、维生素B12疗效已被大量实验及临床所证实,而阿托伐他汀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还是一个新的尝试。本实验结果显示阿托伐他汀除了降低血清中的脂质成份、稳定斑块,继而减轻血管内皮损害外,还可以减低血同型半胱氨酸,而且与叶酸、甲钴胺有协同降低血同型半胱氨酸的作用,这可能有助于减轻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血管损害,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复发率,促进脑梗死患者的康复。
[1]朱长征,王轩,牛敬忠.同型半胱氨酸与脑梗死关系的研究进展[J].泰山医学院学报,2009,30(7):559-560
[2]蒋丽艳,潘云志,孙兴元.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复发性脑梗死[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08,2(5):90
[3]高娟,郭力.B族维生素、叶酸对青年缺血性脑血管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干预[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0,36(9):537-539
[4]吴卫文,顾青,祝新华,等.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关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6(32):2605-2606
[5]傅毅,陈生弟,陆国强.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脑梗死及帕金森病关系的探讨[J].中国微循环,2003,8(7):211-213
贾丽娜(1978~)女,黑龙江宾县人,硕士研究生,主治医师,从事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宋友(1972~)男,山东烟台人,硕士研究生,副主任医师。E-mail:songyou1972@163.com。
R743.33
B
1008-0104(2015)01-0093-01
2014-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