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下的学习方式变革与创新思维培养

2015-07-02 03:59张春莉程圆圆姜国伶
中国教师 2015年8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教学

张春莉 程圆圆 姜国伶

当今时代,整个社会都在呼吁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才。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以及其所引发的日新月异的变化,这种呼声越来越多,越来越火热。那么,到底为什么要培养创新思维呢?这是因为创新是时代的需求。现实世界不存在离开社会的人,也不存在离开人的社会。人的发展必须不断地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

一、创新和创造是信息时代的要求

农业社会,我们拥有的资源是土地,那时我们需要体力比较好的人耕作、种地。随着时间的推移,发展到工业社会,航海技术、电子技术、蒸汽机等一些机器的操作技术成为热门,技能与知识占据主导地位。当今社会,信息技术逐渐发展起来,这时需要的是这样的人:能够甄别和整合信息,进行多元思考;能够质疑权威,敢于并善于发现问题,积极地解决问题;探究欲强,自信、自尊,但不独断专行,有一定的合作意识;讲究策略,有独特的人格魅力。也就是说,正因为我们身处的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这个时代呼唤创新思维,呼唤创新型人才,所以可以说创新和创造是时代的要求和社会的需求。

二、环境的变化与学习方式的变革

时代的变化带来对人才要求的变化。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都已发生巨大变化,甚至已经影响到人们的思维方式。格雷格·林登(Greg Linden),曾是亚马逊的一名员工,正是因为意识到图书推荐系统实际上没有必要把顾客与其他顾客进行对比,它需要做的是找到产品之间的关联性。于是,林登及其同事申请了著名的“item-to-item”协同过滤技术的专利。这一方法上的变革最终创造出销售上的奇迹:通过数据推荐产品所增加的销售,远远超过书评家的贡献。同样,学习方式的变革也会带来思维上的

创新。

乔布斯去世前曾提出一个深刻的质疑:“为什么信息技术改变了几乎所有的领域,却唯独对教育的影响小得令人吃惊?”[1] 信息技术渗透于各个行业,但对教育这一最后的堡垒,却没有攻破,而面对信息技术的到来,教育是否必然会被渗透?答案是肯定的。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社会需要和适应未来生活的人。如果未来社会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会随着信息技术的逐步发展发生根本的变化,那么教育必然要回应这一变化。如果唯独教育领域不受信息技术的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不发生改变,那么这种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怎能适应未来生活和工作的需要?信息技术几乎改变了所有领域,必然也会进入教育领域,要想解决乔布斯提出的问题,关键在于找到信息技术和教育领域的结合点。

有人可能会说,教育与其他领域不同,有其独特性。其他领域运用信息技术没有问题,但在教育中引入信息技术可能会给学生带来不可挽回的甚至是灾难性的影响。比如,学生习惯用电脑打字,就会出现提笔忘字的情况;习惯用计算器计算,心算、笔算的技能则越来越差;等等。这些思考应该说是非常有益的,是对新生事物带来的利弊的辩证认识,是未雨绸缪的战略思考。现在,我们应该更加清楚地认识,社会进步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新的问题,而人类正是在不断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变化的。任何事物都有其发展规律,只有我们善于发现和总结规律,才能更好地适应这种变化,让它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

发展。

将信息技术渗透到教育领域,这是一个系统过程,要想信息技术真正对教育产生影响,必须找到它们的结合点。一旦找到这一结合点,信息技术就会渗透到教育中,对教育领域产生影响并带来变革。

那么,如何寻找这一结合点呢?关键在于遵循教育规律。教育面对的是“人”,不能单纯地从技术出发思考问题,应让技术以“教育为中心”,让“为教育教学服务”成为技术应用于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

三、技术应用于教育的先决条件

当出现一项新技术或产品时,人们往往急切地想把它应用到自己的行业中。教育工作者也不例外,教师开始在教学中尝试着使用信息技术,并希望通过它来改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于是,我们可以发现,在很多时候,教师很少考虑教学是否真的需要这一技术和产品,这一技术和产品与传统的做法有什么优势或不足,是否真正适用于我们当前的教学环境。盲目跟风的结果往往是,教学效果并不显著,学生变得过分依赖和迷恋信息技术,失去选择、记忆、联想和思考的能力。这时我们才认识到,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是为教学服务的,在应用技术时不能忽略信息技术应该“为教育服务,为学科教学服务”这个前提。事实上,信息技术要想真正应用于教育教学中,必须遵循科学的规律和教育原则。

1.信息技术不可能完全取代面对面的交流

有人预言:人类的教育教学模式将在10年内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甚至以后不再需要教师,学校也会消失。他们认为技能的获得通过互联网皆可实现,信息技术能够帮助人们获得很多知识,这些知识和在学校所学的知识没有任何不同。人们在学校所学到的东西可以通过远程教育获得,但事实上,学校确实有它存在的意义,而且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学校毋庸置疑地会继续存在。

信息技术不可能完全取代面对面的交流,互联网确实能够帮助我们学习一些技能,但学校能够教会我们在互联网中无法学到的事情,人际交往、师生互动、小组合作以及个体的社会化,这些很难在互联网上获得,而通过学校学习,我们却可以得到这些方面的发展,我们称之为社会情感学习(social emotional learning)[2]。信息技术不可能完全取代面对面的交流,学校的教育教学依旧存在,教师仍是教学的主力军。学校的教育教学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发生变化或许是根本性的,但面对面的交流作为一个重要的学习环节,不可能被完全取代。

2.信息技术不能代替学生的思维和想象

许多基于教育信息技术的有效教学模式已表明,正确地使用信息技术确实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促进师生、生生更便捷地交流,帮助学生有效地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方法,但这些成功案例的基础仍然离不开传统教学中学生的动手、动口和动脑[3]。这是信息化所无法替代的。比如,学生可以利用图形计算器方便快捷地绘制各种函数图像,但在拥有直观的图形后,还是需要动脑筋的,需要积极思考,利用直观图形获取所需信息,从而成功解决问题。

3. 加强相关研究和配套设施

信息技术的使用作为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加强相关研究与配套设施。一方面,信息技术的使用比传统的教学手段更具优势;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使用会带来一些伤害或副作用。比如,儿童的视力问题、网络安全问题、上网成瘾问题等,应该说这些都是在使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会出现的新问题。先进技术的使用总是有利有弊,我们应加强研究,尽量充分地发挥其优势,通过相关政策、措施和手段提供支撑,减少伤害。美国曾做过一项针对使用电脑后儿童视力下降问题的研究,研究表明,当儿童每天在户外活动的时间达到1.5小时,视力几乎不受使用电脑产生的任何影响。因此,教育部对学校户外活动的政策可能就需要根据时代的需要做出新的调整和要求。又如,在使用信息技术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即“提笔忘字”,显然没有电脑或手机等就不会写字是一种文明的倒退,这就要求我们在设置课程时要能够做到现代与传统的平衡,既鼓励学生接受和使用新事物,体会新事物带来的好处,但不能丢掉传统的东西,不能丢掉人类文化

的根。

四、学习方式的变革与创新

信息技术进入教学后会引发学习方式的变革,那么将会在哪些方面带来创新?

1.开放学习方式

创新需要独特性和新颖性,但如果我们不知道过去发生什么,现在是什么样子,那么,我们如何去创新呢?利用信息技术搜索信息,能够获取大量及时的信息,而谁拥有本行业最全面的知识,他就会占据本行业的市场。慕课的发展为我们提供更加广阔的平台,Ted(技术、娱乐、设计)帮助很多人分享他们关于技术、社会、人的思考和探索,给大家带来更多的想象

空间。

2.开放交流方式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我们提供更加开放的交流平台,无论是论坛、QQ群,还是其他互动平台,我们都可以从中共享信息。在开放的平台上,学生容易形成头脑风暴,而且他人的想法也会在某个不经意间对我们自身产生启发。

3.开放活动方式

在信息技术有这么多优势的条件下,学生活动越来越方便,他们能够通过信息技术检验自己是否已达到想要的标准。18岁的威尔森成功地在没有政府资助的情况下独立建造核反应堆,并发明新型核辐射探测器,以高出数百倍的灵敏度取代现有设备;12岁的英国小学生当上欧洲最年轻的软件工程师,一边在学校足球队踢球,一边掌管着自己的软件公司;15岁的美国中学生安德拉卡发明出又便宜又可靠的癌症试纸,准确率近乎100%……[4]他们并非科学世家出身,却在互联网时代依靠自学,成为和成年人比肩的发明家。

当然,信息技术的发展在为大家提供开放的学习方式、交流方式和活动方式的同时,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很多时候,我们在面对互联网中的海量知识时,无法筛选和抉择,甚至会迷失自己,所接触的信息多,但掌握的知识却很少。面对一个个的超链接,我们需要不断地将其链接到新界面。在大量的信息面前,我们也要学会甄别与整合知识,进行多元思考;否则,信息永远是信息,不能变成知识。

人类不同于机器人,就在于人类有自己的思考,富有想象,充满感情。要记住:最难的永远不是技术,而是我们的思想。

本文系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研究中心与北京师范大学“学生学习方式变革与创新思维培养研究”项目合作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方明英. 移动学习: 高校教学无法回避的选择与责任[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8).

[2] 肖凯. 数字化成长中的自我完善及其教育[D]. 华中师范大学, 2014.

[3] 陈卫东. 教育技术学视野下的未来课堂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 2012.

[4] 李斐然. 那些改变世界的科学少年[N]. 中国青年报, 2013-04-03.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责任编辑:孙建辉)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教育教学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