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生萍
摘 要:工民建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结构方式,但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因为各种原因钢筋混凝土结构容易出现裂缝,进而影响建筑的质量与性能,所以施工单位需要分析钢筋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的原因,采用相对应的技术措施预防结构裂缝的出现。文章中笔者结合实际情况详细分析了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最终给出了相应的完善措施。
关键词:工民建施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原因;完善措施
钢筋混凝土是工民建项目中的主要结构形式,这是因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可以提高工民建项目的质量以及使用性能。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材料质量以及施工技术都会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质量,造成其在施工或使用阶段出现程度不一的裂缝。当钢筋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后,不仅会对建筑性能产生影响,更会造成一些安全隐患的出现。所以施工单位要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避免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施工或使用过程中出现裂缝问题。
1 工民建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出现的原因分析
工民建中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在环境因素影响下会发生一定的变形,或者由于混凝土产品生产中原材料的混合不均匀,也会导致钢筋混凝土结构在使用阶段发生不均匀沉降,上述两种情况都会导致钢筋混凝土结构因自身结构变形而产生裂缝;部分建筑企业为了在工民建施工阶段获取更多的工程收益而采用一些劣质廉价材料,造成工民建中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施工阶段或使用阶段产生不同程度的裂缝;水泥作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最为关键的一种原材料,其在混凝土生产中会与结构自身含水量产生一定的水化热,如果工程技术人员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阶段没有对其水化热进行控制,则会导致整个钢筋混凝土结构因温度控制不当而产生裂缝;部分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在工程具体实施阶段没有对原材料质量进行控制,或没有对混凝土产品生产过程中的配比进行有效控制,最终导致混凝土质量不达标而使其产生不同程度裂缝问题。
2 钢结构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影响
裂缝会影响建筑使用性能并出现安全隐患,进而缩短建筑的使用寿命,最终造成建筑抗震性能大大降低。当墙体裂缝进一步扩大的饿时候,建筑装饰直接会受到影响,最常见的就是镶嵌在墙体中的门窗变形,严重的造成门窗不能正常使用。假设建筑处在地震比较活跃的地带,那么这些裂缝直接会造成一些不可想象的灾难。
墙体的裂缝会直接影响到建筑结构的稳定性,还会缩短建筑施工时所标定的使用年限,如果情况越来越严重不仅会破坏建筑内部的装饰,对墙体内部的电线和水管可能会裂开,造成漏水漏电等现象。墙体的裂缝伴随着墙体的变形,对门、窗等结构会产生强烈的拉力或是压力,对其结构的使用造成影响。
3 工民建中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预防措施
钢筋混凝土的裂缝问题是比较常见的工程质量问题。由于在混凝土的浇筑、硬化过程中,因温度作用、荷载作用等在混凝土结构表面出现细小的裂缝。同时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使用过程中,荷载作用、氯离子侵蚀、碳化作用、钢筋锈蚀等因素,均会导致现浇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降低结构的承载能力。
3.1 设计构造的控制措施。在结构设计阶段,设计方案应该充分考虑计算模型与实际工作的偏差程度,尽量采取与计算模型相适应的结构措施,以保障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裂缝宽度小于建筑预定标准的最大裂缝宽度,具体的控制措施如表1所示。
3.2 施工阶段的控制措施。工民建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阶段首先要对原材料质量进行有效控制,对于存在较厚垫层的楼板结构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阶段要铺设钢丝网,将其龟裂处的裂缝清理干净后采用环氧浆液对其进行修补处理,对于板底结构产生的裂缝施工人员可以采用增强纤维进行粘贴,对于宽度在0.3mm以上的裂缝则施工人员要采用结构胶粘刚对其进行补强处理,裂缝处补强处理后则要进行高压灌胶处理。
3.3 裂缝的处理措施。在采取各种措施之后,如果仍存在部分楼板产生裂缝情况,则应该在装修工程施工之前针对不同的类型的裂缝加以补救。对于板面裂缝,如果楼地面垫层较厚,可以在裂缝处设置短钢筋网或者钢丝网加以处理,首先将裂缝处理干净,然后再采用环氧浆液灌缝和表面涂刷封闭。对于板底裂缝,可采用复合增强纤维材料(粘贴宽度以350~900mm为宜)进行裂缝的处理。对于通长贯通裂缝,宽度大于0.3mm的可以采用结构胶粘钢加固补强。对于裂缝面积较大的楼板,应该做静载实验,检验其安全性能,必要时可在楼板增做一层钢筋网。
表1 设计构造的控制措施
控制措施 具体原因
建筑平面设计在满足使用条件下力求最简 平面布置比较复杂的建筑物往往较易出现扭曲等现象,导致墙体和板的裂缝
设计过程中对建筑长高比例进行有效控制 一般情况下,建筑长高比例越小整体的刚度就越大,从而不均匀调整能力就越强
保证计算结果的有效性并对其进行合理分配 注意在计算过程中应认真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各个部分承重结构受力情况加以调整,保证荷载的均匀分布,使受力得以分散开
基础设计中,可以根据情况相应地调整埋置深度 不同的地基计算强度采用不同的垫层厚度等措施来调整地基的不均匀变形,减少地基的不均匀沉降量,并适当加强基础的刚度
表2 混凝土裂缝的处理措施
混凝土裂缝的处理措施 具体做法
表面修补法 表面封闭修补法主要有表面涂抹、表面喷浆等。表面涂抹:若混凝土结构表面裂缝宽度较小时,可以沿裂缝发展方向涂抹保护膜;若混凝土结构表面裂缝条数较多、分布密集时,需大面积的涂抹保护膜
灌浆、嵌缝封堵法 灌浆修补法主要是水泥灌浆法、化学灌浆法。若混凝土结构中出现的裂缝宽度约为 0. 2mm 时,可以采用环氧化学灌浆材料进行处治,其具有粘度小、强度高、固化快的优点,并有较强的渗透性能,可以很好
的灌入到结构缝隙中,其经常用于结构裂缝的治理加固中。且其粘度可以进行调节,可以灌入 0. 2mm 的结构裂缝,较好的渗透在混凝土裂缝中。
结构加固法 若混凝土结构产生的裂缝较深而影响到结构的受力性能时,就要考虑对混凝土结构采取加固措施,以提高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
混凝土置换法 若混凝土结构出现严重损坏时,就需要将损坏的部位进行剔除,然后再换入新的混凝土材料
4 结语
通过上面的分析,工民建中钢筋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原因有很多,裂缝的出现会对建筑使用以及安全产生影响,在做好原因分析之后,应该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将裂缝处理掉,这样可以有效提高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
参考文献
[1] 郭浩勋.浅谈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J].城市建筑,2013(20).
[2] 雷全虎.工民建中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控制措施[J].科技与企业,2013(10).
[3] 王崇周,段宪社,耿明吉.浅淡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机理及防治措施[J].河南科技,2014(06).
[4] 张德才,于海滨.试论在工民建中如何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1).
建材发展导向2015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