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生
父亲常教育我们说:“铭记坚守诚信、敢于担当的家风,知错就改,才配做张家的子孙。”父亲言传身教,让我铭记在心。有一件事,我终身难忘。
那天,吃晚饭时,我忽然想起修鞋的事来。
“糟糕!说好4点钟去拿鞋,现在都6点了。”
“那我们现在就去拿!”父亲说。
“算了,这么晚了,明天再拿好了!”
“不行,现在就去拿。”父亲立即放下碗筷。
“天这么冷,人家可能已经走了。”我申辩着,一动也不想动。可是父亲硬是拉着我出了门。一股寒气渗透了全身。
街上的行人寥寥无几。老远就看见一个佝偻的身影,在微弱的灯光下走来走去,不时地跺脚,嘴不停地朝双手哈着热气。他,正是那个修鞋老人。
我愧疚地说:“大爷,对不起,害你久等了。”
他一看是我,嘴角露出一丝笑容,安慰我说:“丫头,不碍事,天还早着呢。”
老大爷把鞋递给我说:“你看看补好没有?”
“大爷,好着呢。”
老人听我这么说,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付钱后,我问老大爷:“这么冷的天,你为什么不先走呢?”
“做人啊,要讲诚信的。我走了,你找不到我,会着急的。”老人爽朗地笑了。
“可是我自己迟到了!”
“谁没迟到过呢?你不还是来了吗?”老大爷说着,收起鞋摊儿走了。
我和父亲目送着老人渐渐远去,老人的诚信深深感动了我。
父亲问我:“知道我为什么一定要拉着你来拿鞋吗?”
“老大爷在等我,我不来,就是我不讲诚信,是吗?”
“是的。如果你不来的话,老大爷还会继续等下去。那样,他会很难受的,你明白吗?”
我完全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从那以后,那位修鞋老人一直定格在我的心中,鞭策我铭记“坚守诚信、勇于担当”的家风,以此润泽我的美好人生。
点评:本文从生活小事入题,记述父亲陪同“我”取鞋的经历,表达了“坚守诚信、要有担当”的主题。文章通过人物言行、情态的描写,环境气氛的烘托,突显了父亲言传身教、身体力行和老人舍己为人、宽厚豁达的完美形象。父亲“立即放下碗筷……硬是拉着我出了门”的行动、老人“佝偻的身影……不时地跺脚”的情态从侧面烘托主题,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