阙太红
2013年1月,我园成功立项成都市规划课题“幼儿园挑战性体育活动的实践研究”。在此之前,我园已经分别完成了新都区区级课题和成都市农村专项课题的研究,有了一定的科研基础,但我们也发现教师主动参与科研的积极性不高,有的认为科研是少数人的事,有的觉得科研会额外增加很多工作量。作为一名业务管理者,如何实现教学管理与科研管理的同步与高质量呢?怎样让教师正确认识科研,积极参与科研呢?在此,我以课题“幼儿园挑战性体育活动的实践研究”为例,来谈谈我们的认识和做法。
一、让教师参与课题的选题,确保科研课题的选题与日常教学紧密相连
在确定课题之前,科研组核心成员对幼儿园的具体情况及科研现状做了充分的调查、分析,对选题有了基本方向,但并未像之前做课题那样,直接向教师宣布,而是请来每个班班长,以座谈的形式交流在前一个课题“农村幼儿园指导家长开展亲子活动的实践研究”过程中,有哪些感悟、收获和思考。在有意引导下,班长们逐渐谈到在开展亲子活动的过程中,明显感到家长参与认知性的亲子活动积极性较高,而对体育活动热情不高,且在参与过程中对幼儿的保护过度,并由此联想到教师们在组织体育活动时,同样因为安全压力,不敢大胆放手。通过交流,班长们形成共识:因幼儿园、家庭均对幼儿参与体育活动存在顾虑,导致幼儿整体身体素质及动作发展不尽如人意。怎样改变这种状况呢?我们巧妙将问题抛给教师,经过深入讨论形成一致的观点:应更多关注幼儿园、家庭怎样有效地开展体育活动……就这样,借助讨论交流,我们确立了新的课题方向:幼儿园挑战性体育活动的实践研究。
以解决教师们日常教学中的问题、困惑作为研究方向,让教师共同参与课题的选择,使教师们不再觉得科研高深莫测,对科研有了亲近感。
二、让科研成为日常教育教学的一部分,将科研任务消化在常规教学管理中
在之前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教师们之所以感到压力大、任务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日常教学管理与科研管理由不同的人负责,在工作安排上缺乏统筹。因此,在学期初制订全园工作计划时,我们通盘考虑,将课题研究与常规教学合二为一管理,使教师们做一件事能完成两方面的工作要求。
措施一:让教师利用日常体育活动完成课题研究。
体育活动开展不尽如人意的客观原因之一是:原有的作息时间表是全园统一使用的。幼儿园户外场地有限,活动时间过于集中,各班都难以有效地组织体育活动。我们就分年龄段重新制订了全园的作息时间表。作为对日常教学的常规管理,我们对教师开展体育活动提出要求:每天至少开展一次集体体育活动,每周开展一次挑战性体育活动,每月完成一节基于孩子生成的、教师自主开发的挑战性体育活动典型案例。另外,早操环节在器械和动作的编排方面尽可能地体现对挑战性体育活动的理解和思考。通过完成这些常态化的任务,教师们对挑战性体育活动的思考和实践也进入常态化,每个教师都成了课题研究的实施者。
措施二:将园内常规考核课、公开课与课题研究合并进行。
按照我园《教师年度考核细则》规定:每名教师每学期至少上一节公开考核课,名优教师每学期至少上一次示范课。为此,在教学工作计划中,我们要求每名教师每学年度至少有一节考核课(示范课)是挑战性体育活动。同时,对常规考核课与示范课进行不同的定位。常规考核课作为课题的研讨课,会组织听课教师研讨、评价、思考:预设目标是否实现?挑战程度是否适宜?幼儿运动量是否恰当?还有什么样的建议?名优教师的示范课作为课题研究的典型案例,对活动提出更高的要求:必须是自主开发的,具有原创性和示范价值。典型案例的实施分为几个步骤:(1)在活动方案出台后,由主研人员进行集体探讨:活动的设计是否具有创新性?是否能为教师们组织挑战性体育活动提供新的示范和借鉴?(2)由实施教师进行试讲,主研人员共同参与活动过程的打磨、完善。(3)组织全体教师观摩活动,并研讨活动的思路、效果,以及所体现的科研价值,让所有的教师借助看得见、摸得着的活动,消化、吸收相关的课题理论背景、实践方法等,并将活动设计思路引入自己的日常实践。“示范+练兵”,成为我园开展常态化科研的重要途径。
措施三:在日常工作中完成对科研资料的收集。
在之前的课题研究中,我们对收集科研资料缺少经验,觉得做了很多工作,待到要考核或结题时,发现这也缺那也缺,只好凭着记忆补充,这样不仅材料的质量大打折扣,而且教师们觉得工作量格外大,苦不堪言。在实施本课题的过程中,我们对各班的科研资料进行前瞻性收集,也就是学期初就将本学期需完成的资料内容公布,教师可以借助日常需上交的常规材料完成对科研资料的收集。比如,每月需上交两篇个案、随笔,教师可将内容确定为课题方向,这样就轻松完成了课题需上交的个案记录及科研心得;每一次研讨课及典型案例的开展情况及时记录,形成相应的课题讨论记录及课题实践成果集。这样到期中课题阶段性总结时,只需将收集的资料进行归类整理,形成阶段报告就行了,再也不用打乱常规教学,忙得人仰马翻准备各种材料了。
三、适时对教师的科研工作给予帮助,让教师体验到科研的成就感
我园年轻教师比例大,我们分梯队对教师开展科研工作给予恰当的支持、帮助。由园长、分管业务的副园长和其他主研人员组成核心层,以团体的智慧对课题的研究方向、关键措施、面临的重大问题以及典型案例进行探讨、思考,形成共识。主研人员又分班对应,对各班教师在开展课题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一对一、手把手的指导,尤其是对体育活动器械的选择、晨间锻炼活动的编排、日常挑战性体育活动的组织策略、亲子挑战性体育活动的开展等进行具体的指导帮助。一学期结束,教师们会发现,原来自己在主研人员指导下,已不知不觉完成了多项科研任务,成就感不言而喻。
我们鼓励教师多阅读、多思考,每个月完成字数不多的教育随笔,期末对随笔中的一篇或多篇进行扩展、升华,形成1500字以上的经验总结或小论文,主研人员再从中选择有一定价值的文章提出修改建议,让教师去思考、打磨。这样,避免了每一次要求上交文章時教师们手忙脚乱抄、拼、凑的现象。
“痛并快乐着”,这是我园在“挑战性体育活动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中的一些做法。在这个过程中,我越来越懂得:作为幼儿园业务管理人员,只有真正静下心来去解读孩子,理解教师,思考教育,才能实现成就教师,最终促进孩子发展的根本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