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瑛
2012年初,时任中国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在洛杉矶观看了湖人队对太阳队的比赛。并接受前湖人队著名球星约翰逊(右一)赠送的印有习近平姓名拼音的洛杉矶湖人队纪念球衣
“细水长流”,“播一颗种子”——谈到中美人文交流,很多参与者都会使用这样的比喻。
中美关系已近不惑之年,但焦虑、怀疑、隔阂仍难一时扫清,“修昔底德陷阱”如同一个弥漫猜忌的黑洞。流水之势、种子之力,是否足够?是否来得及?
用外交专家傅莹的比喻,美国正“像一只冲进瓷器店的鹰”,强力介入南海问题。而此时,第六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与第七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同步启幕,中国将有两位副总理、一位国务委员出现在华盛顿。
在中美人文交流机制的创立者、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看来,人文交流使两国关系“更具韧性、更富活力,得以经受住种种考验”。
尽管高层磋商机制仅建立6载,但两国“人与人、面对面”的人文交流已持续有年——从乒乓外交到姚明、马布里,从飞虎队空战到埃博拉防疫,从“鼓岭故事”到邓小平头上的牛仔草帽……很多参与者都说,中美民间交流没有隔阂,甚至可以说一拍即合。
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中方机制协调人、中国教育部副部长郝平说,几年来美方协调人、副国务卿换了三任,但都同样积极努力。
人文交流已经与战略合作、经贸互利一起,被视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支柱。很多大企业都主动参与其中,人员交流的增速超乎想象。
中美相加,经济总量占世界三分之一、人口占世界四分之一、贸易总量占世界五分之一,每天都有1.7万人在两国城市之间飞行。利益如此深度交融,双方关系正处在“前无古人、后启来者”的关键时刻。
正如国家主席习近平所说,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体现了中美双方决心打破大国冲突对抗的传统规律、开创大国关系发展新模式的政治担当。
越是关键时刻,“民相亲”产生的韧性和定力就越发深厚持久,如同滴水终将穿石,如同种子必须发芽。
在刘延东看来,在中美关系中,人文交流既是“探路者”,也是“铺路者”。
中美人文交流机制的美方创立者、前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也曾说,要寻找一个古老问题的新答案,书写一个守成大国和新兴大国相遇时,与过去截然不同的未来。
再过三个月,发现了“鼓岭故事”、与马斯卡廷小镇居民友情深厚的习近平,将展开就任国家主席以来对美国的首次国事访问。人文暖场,故事还将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