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竹慧
摘 要:作为N型半导体材料,三氧化钼是最受瞩目的过渡金属氧化钼之一,并在电子产品中得到广泛应用。该文通过离子交换和超声波辅助制备出热力学亚稳态h-MoO3纳米棒,并通过对产物煅烧,使其转变为热力学稳态微米带。同时对样品进行XRD和SEM分析,发现在500℃下对样品煅烧2h,样品的晶体结构发生变化,由热力学亚稳态的h-MoO3转变为热力学稳态的α-MoO3,同时产物形貌随之改变,六棱柱分割为层状结构用于装配,最终形成表面光滑的微米带。在煅烧过程中,温度对物相的转变及产物的结构的变化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关键词:三氧化钼 六方相 超声 煅烧
中图分类号:TF1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4(b)-0104-01
一维纳米金属氧化物,如纳米带、纳米线、纳米棒及纳米管等的制备,及其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1]。作为N型半导体材料,三氧化钼是最受瞩目的过渡金属氧化钼之一[2],并广泛应用于电池电极材料[3]、催化剂、平板显示器、阻烟剂、传感器、光致发光显色材料。三氧化钼的晶体结构已知的有三种,其中正交相(Orthorhombic)为热力学稳定相,单斜相(Monoclinic)和六方相(Hexagonal)为热力学介稳相。其中,正交相研究较多,制备方法种类繁多,而热力学介稳态的六方相三氧化钼则较难制备。
在该文中,该研究者采用了一种简单的方法,辅以超声波在室温下合成了高纯度、高结晶度的六方相三氧化钼。此外,通过煅烧使其转化为正交相三氧化钼微米带,讨论了六方相向正交相转化的这一过程。
1 实验部分
1.1 试剂与仪器
试剂:仲钼酸铵(NH4)6Mo7O24·4H2O,金堆城钼业公司;盐酸,HCl,分析纯,荣阳长城化工厂;无水乙醇C2H5OH,分析纯,西安化学试剂厂;732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上海化学试剂厂。
仪器:磁力加热搅拌器,79-1 型,中大仪器厂;超声波清洗器,KH-500DE,昆山禾创超声波有限公司;加热鼓风干燥箱,101-1,北京科伟永兴仪器有限公司;离心分离机,TD5A-WS,长沙维尔康湘鹰离心机有限公司;离子交换柱,西安玻璃仪器厂。
1.2 制备过程
称取一定量的仲钼酸铵倒入烧杯中,再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用玻璃棒充分搅拌,配制一定浓度的仲钼酸铵溶液,然后将仲钼酸铵溶液倒入离子交换柱中,通过离子交换得到蓝色钼酸溶胶,将装有钼酸溶胶的烧杯放入超声波清洗器中,随后进行超声处理,随着超声时间的推移,烧杯中逐渐有蓝色沉淀生成。将沉淀分别用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反复洗涤3次,并用离心机收集沉淀,把沉淀在60℃恒温干燥12h,得到蓝色粉末。
2 结果与讨论
2.1 物相分析
图1是钼酸溶胶经过超声波处理后,在60℃干燥以及煅烧温度为300℃、400℃和500℃ 反应得到产物的XRD衍射图。在60℃干燥未煅烧的产物,其XRD图中的主要衍射峰对应于六方晶系的MoO3(JSPDS卡号:21-0569),无其他杂峰出现,表明产物为純相的h-MoO3;当煅烧温度300℃时,样品的XRD图中h-MoO3衍射峰增强;当继续提高煅烧温度到400℃时,h-MoO3的衍射峰消失,α-MoO3特征峰出现,此时h-MoO3已转变为α- MoO3;随着煅烧温度的继续升高,衍射峰强度进一步增强,各衍射峰的相对强度略有变化。这表明煅烧过程中,温度的升高影响了晶型的变化,同时结晶程度也随之增强。
2.2 形貌表征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未煅烧、300℃、400℃以及500℃煅烧2h的样品,产物的形貌的为六棱柱状,属于六方相三氧化钼,这与之前XRD分析结果一致;当产物300℃煅烧后,形貌仍为六棱柱;当煅烧温度提高到400℃后,原本六棱柱光滑的表面变得粗糙并出现许多沟壑,而原本规则的纳米棒分裂成许多层状碎片,并将用于微米带的装配。煅烧温度提高到500℃时,六方相三氧化钼已完全转化为正交相三氧化钼。而六棱柱也转化为表面光滑顶部呈弧形的微米带,而此时仍有部分层状结构组成的未完成的微米带,这表明微米带是由这种层状结构装配而成。
根据不同煅烧温度下产物的形貌和XRD衍射图,可以分析出煅烧过程中晶体的形成及生长过程。首先,亚稳态h-MoO3转化成稳态的α-MoO3,原本的六棱柱分裂成若干碎片;随后这些碎片在高温下,组装形成更大尺寸的层状结构;然后这些层状结构再一次组装结合形成规则的微米带;最后这些微米带开始生长逐渐形成结构完整的产物。这一过程中,煅烧温度扮演着关键的角色,较低的温度无法给这一转变过程提供足够的能量,整个晶粒的组装和生长过程就无法完成。
3 结语
在室温下,采用简单的超声波作用,能够制备出六方相h-MoO3纳米棒。此外,在500℃下对样品煅烧2h,样品的晶体结构发生变化,由热力学亚稳态的h-MoO3转变为热力学稳态的α-MoO3,同时产物形貌随之改变,六棱柱分割为层状结构用于装配,最终形成表面光滑的微米带。在煅烧过程中,温度对物相的转变及产物的结构的变化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傅小明.纳米三氧化钼制备技术的研究现状[J].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2010,38(4):65-58.
[2] 王戈,王碧侠,屈学化.不同形貌纳米氧化钼制备研究进展[J].稀有金属,2012,36(6):995-1001.
[3] 祁琰媛,陈文,麦立强,等.过氧钼酸溶胶制备的MoO3纳米带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J].稀有金属,2007,31(1):6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