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昕
摘要: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对西高校信息化建设发带来契机同时,给予更多的挑战。本文旨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分析了西部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结合实际,提出进一步完善西部高校信息化平台的措施。
关键词:大数据;西部高校;信息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4-0228-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西部高校更应积极构建校园信息化平台,提高校园信息化管理质量,以更好提高自身在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的水平。
一、西部高校信息化建设现状
1.信息化建设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滞后,方向不明确,保障工作不健全
目前,大多数的西部高校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工作是学校各个相关部门统一成立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小组负责,管理体系建立起来了,但相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跟不上,尤其是对整个校园信息化平台建设缺乏宏观的规划和明确的方向,突出表现为对平台建设的规模和进度缺乏良好的把控。大部分高校还存在严重的重建设轻维护、重建设轻应用、重建设轻培训、重建设轻人才、重建设轻服务等现象。[1]这些问题造成西部高校的不能很好顺应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要求,学校信息化建设处于落后阶段。
2.信息化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和标准,缺乏有效的数据资源共享
目前,西部高校的信息化平台建设没有统一的标准和全局的规划,导致学校各部门各自使用独立的信息系统。加之技术、人员和资金的限制,各部门信息系统采用不同的软件系统和标准,导致各部门信息系统的数据不统一,无法共享资源,在学校内人为地形成了一个个的信息孤岛[2]。由于数据和系统的不兼容,还无形为学校正常的教学、科研、学生管理添加了繁琐程序,导致学校在共有信息挖掘、决策支持等方面无法达到共享。最重要的是学校还需不停投入的资金用于信息化的重复建设,整体建设现状就是既浪费资金,还影响学校各个职能部门的工作效率。最突出的例子就是许多高校为了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而推行“一卡通”。“一卡通”就是学生进入校门时起,使用一卡畅通无阻,不需要任何现金交易。推行后的现实情况就为了保证“一卡通”业务的信息共享和流动,所涉及教学、财务、后勤等职能部门开始新一轮信息化大建设,造成严重的资金和人力浪费。有些学校由于资金限制不愿意继续下去,“一卡通”名存实亡。
3.信息化建设资源整合不到位,安全意识薄弱,专业人才匮乏
目前,西部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情况是大量资金用于购置设备,购置的设备又因为种种原因得不到合理利用。剩余资金根本不能保证所需软件服务需求,很多学校使用软件基本过时,设备不能很好被利用,服务不上档次,满足不了老师和学术的需求。以上因素造成设备和网络利用率低下、资源配置不合理、信息服务粒度过大的现状,严重影响了学校信息化平台的发展。还有学校校园网存在病毒感染、黑客入侵、系统失控、账号密码被盗、主页替换、通讯中断、信息泄漏、数据篡改、身份攻击、非法操作等不安全因素,对学校的网络设备和数据的构成极大的威胁,因此完整的网络安全防御系统也是西部高校信息化建设急需解决的问题。[3]
随着大数据时代到来,西部高校的信息化建设水平要跟上形势,必须建立一支专业信息化人才队伍。现实情况是大多数高校现有的信息化管理人员专业知识严重滞后,大部分人员少有接受继续教育和培训的机会,学校层面又缺少有效的信息人才绩效考核制度和激励机制,专业人才的匮乏和技术人员知识储备陈旧等问题也是制约西部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瓶颈。
二、大数据时代下的西部高校的信息化平台建设的策略
1.信息化平台建设定位要准确
西部高校要完善自己信息化建设平台,首先必须有明确的定位,要了解大数据时代下的高校信息化平台建设的重点:一是高度重视校园网络及软件基础设施建设,以实现高性能网络服务平台;二是高校信息化管理要与网络“数字化”并轨;三是资金要用于能够提高信息化管理效率的集成应用系统。另外信息化平台建设还应遵循以下原则:(1)信息要实现数字化原则;(2)数字信息要符合标准化原则,实现校内所有有效数据的流通与共享。(3)应用系统要统一化原则,以实现不同系统的合理分布与架构。(4)数字资源要集成化原则,以实现全校高校管理者和系统应用者能够便利实现数字资源的存储和数据挖掘;(5)坚持网络基础服务的为第一的原则。只有在正确的定位指导下,学校的信息化平台建设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的脚步。
2.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为信息化建设提供保障
西部高校要完善信息化建设领导体系和管理机制,领导者要有全局和超前意识,进行整体规划和布局,学校的信息化建设的最高领导应有副校长以上级别领导担任。要建立严密的管理体系和规范的管理措施,保证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规范有序的开展,建设过程要引导职能部门和信息部门积极配合的工作模式,因为信息系统建设就是管理和技术相互配合和相互支持的过程,建立职能部门和技术部门有序、规范和协作的运行机制是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关键点。在信息系统建设的各个阶段,学校信息化建设领导者要引导学校各部门理顺关系,确定目标才能更好推进学校信息化平台的建设。
3.建设统一数据平台,合理配置资源
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前期规划,建设实施,推广运用和维护运行是一个一脉相承系统。[4]信息化建设前期规划就要考虑学校人财物等方方面面的数据信息共享和挖掘,更要解决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等业务部门应用系统的兼容问题。因此要解决以上问题唯一途径就是建设的统一数据平台,统一的数据平台也是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基础,更是保证学校整体信息化建设顺利实施运用关键因素。特别要指出的是,学校在统一的数据平台建设中,要在重视设备投入的前提,保证软件建设的投入,切实保证软件升級和更新,这是数据平台后期正常运行和维护的基础。在在数据平台建设好后更要重视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建设,只用这样才能建设成一个一脉相承的信息化建设系统。另外,统一数据平台的建设,保证设备等资源统一购置和安排,这样就保证学校资源能够得到有效利用和分配,避免了重复建设和资金浪费,使学校用于信息化建设的资金进入良性运行机制。
4.注重信息化专业管理人才培养,是高校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西部高校要注重信息化专业管理人才的培养。信息化专业管理人才是指具备一定的管理水平,同时又具备相关的专业技术知识的人。他们是高校信息化建设协调和实施者,是信息化建设的枢纽。他们不仅要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以保证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顺利开展,还有起到管理者的作用,处理和协调好职能部门和业务部门关系。因此,要特别提出是学校要重视他们的继续教育和培训问题,使他们随时把握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和新趋势,以保证他们能够提供优质的管理和技术支持。他们是确保学校信息化建设平台的正常运行的中坚力量,也是学校信息化平台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作者单位:西安邮电大学)
参考文献:
[1]蒋东兴,宓詠等.高校信息化发展现状与政策建议实践[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15).
[2]郭加书,崔然,李岩等.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7,(10).
[3]姚建斌,陈俊峰等.高校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2,28(5).
[4]郭玉龙.高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网络安全与技术应用,2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