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设计前期工作思路初探

2015-06-29 02:06田亚光宁方舟
科技资讯 2015年13期
关键词:泥石流勘查灾害

田亚光 宁方舟

摘 要:因地质、气候、人为对环境的破坏等作用,引发的地质灾害现象层出不穷,其中以泥石流灾害对人类威胁较为严重,泥石流有频发、影响因素多、造成危害大等特点,对其治理的方法多种多样,且较为成熟,而对其防治设计前期的工作思路上仍缺少各环节的衔接。该文以云南地区一处危害较大泥石流灾害区为例,从前期准备、判别、现场实地踏勘、设计方案比选等步骤一一阐述各步骤之间的协调,从而捋顺防治工程设计的基本思路,为泥石流灾害防治设计提供科学合理的经验。

关键词:泥石流 地质灾害 3S 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P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5(a)-0060-01

因气候、地质、人为破坏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多年来,我国各地尤其是山区地质灾害频繁发生,主要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等。其中泥石流灾害对人类生产生活危害最为严重,且其具有复杂、频发、影响因素多、规模较大等特点,使得对其防治设计的难度增大。一般对其防治设计的步骤是先测绘、地质勘查、工程勘察、现场调查、后进行计算、方案比选等而实际工作中,测绘、勘察、设计是各专业独立完成,相互之间衔接并不紧密。实践证明,缺少衔接的工作思路无助于设计的完整性,后期出现的问题会导致整个设计的失败,甚至避重就轻,该治理的没治理,重点治理的投入措施不够可靠等。该文以设计工作的思路为主线进行初步探索。

1 工程概况

该文以云南一特大泥石流治理项目为例,大理州宾川县力角镇杨巡箐泥石流发生地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力角镇,隶属于力角镇米汤村。该泥石流规模较大,威胁严重,沟口咫尺村屯,威胁居民987人,受灾害影响,威胁资产2 000万元。从20世纪末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此泥石流周边区域地质灾害渐趋严重,是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较为严重的区域之一,严重威胁当地居民生命财产安全,严重制约当地社会经济发展。

2 前期判别

所谓前期判别,即在测绘、勘查之前,对项目区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整体环境、周边环境等基础数据进行收集、分析,最终对泥石流区域进行初步判别,为后期的测绘、勘查,乃至设计提供基础数据。

适合前期判别工作的方法建议采用3S技术,即GPS(全球定位系统)、RS(遥感)、GIS(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方便、快捷、成本较低且有效的判定和初步调查方式。具体步骤如下:

(1)根据待治理泥石流区域的简要说明,并到现场采用GPS定位,初步了解灾害的表现形式;

(2)根据GPS定位成果,通过调用该区域遥感卫星图片,并对其初步处理;

(3)通过GIS系统,对卫片进行解译分析,形成直观、形象的数据成果;

(4)通过数据成果,可得到3D地形图,从中可初步量测流域范围、汇水面积、沟道高差、山体坡比等基础数据。

根据得到的数据成果,还可对后期测绘进行指导,根据直观3D影像,可较全面的制定测绘方案,尤其是测绘范围,以保证满足设计计算的要求。

根据得到的数据成果,可对后期勘查提供数据支撑,对于主要沟道的走向、急弯有初步认识,也对形成区、流通区和堆积区有初步的了解,而指导勘查布置工程量,做到有的放矢,省掉了很多后期补勘等麻烦。

3 现场踏勘

现场踏勘是贯彻设计工作的始终,也是整个设计工作的关键节点,由于上述前期判别提供的基础数据,也为现场踏勘的高效率进行提供了很好的数据支持。

现场踏勘的关键有以下几方面:

(1)形成区现状,形成区是泥石流发育、发展的源头,通过踏勘,可初步了解地表植被状况,为后期防治提供基本思路;

(2)流通区现状,流通区主要由沟道组成,对流通区走势、两侧山体坡度等有一个初步认知;

(3)堆积区现状,堆积区一般以扇形堆积于沟道尾部,现场调查其规模、堆积物等情况;

(4)水体流向,泥石流治理主要一项就是排水,而将水体排除需要了解其排导方向和位置。

根据现场踏勘成果,也对测绘、勘查工作提出较具体要求,比如堆积区勘探孔位置的确定、预设拦挡设施的详勘和局部地形详测等。

4 防治方案比选

通过前期判别、现场踏勘、测绘、勘查等工作,设计需要的主要数据基本完整,而有效的使用这些数据是设计准备工作的重中之重,尤其准备工作中的方案比选。该工程,可采用多道钢筋混凝土拦挡坝进行拦截泥石流,或者采用谷坊分段堵截;可采用种植植被的方式稳定形成区坡面,或者采用挡土墙、浆砌石护坡的方式。对于上述方式的取舍,其中要考虑到工程投资、单体结构造价、适应性植被、施工方法、材料选取、占用土地等一系列的数据。

而这些数据的收集都是经过前期几项工作所得的成果,前后工作相互制约、也相互衔接,只有全面考虑才能使设计工作达到预定的要求,使其更加完善。

方案比选确定后,应进行二次补测、补勘,并到现场再次核实。

5 结语

该文根据云南地区较大型泥石流治理项目的设计实践,结合各项前期工作的具体任务,整体考虑其间相关性,得出以下结论:

(1)3S技术应用到前期判定具有直观性、可测量等功能性。

(2)前期判别、踏勘、测绘和勘查之间相互提供数据,并相互衔接和提供数据指导,防治方案的比选也反应前期工作的全面性,只有在工作开展前对整体工作思路进行合理安排,才能减少工作过程中不必要的反工,节省成本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保证设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 陈洪江.土木工程地质[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5.

[2] 江峰.泥石流防治工程设计的若干问题初探[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9,20(4):36-40.

[3] 莫继鸿.泥石流防治浅析[J].甘肃科技纵横,2004,33(1):49-50.

猜你喜欢
泥石流勘查灾害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警示及应对
《林业勘查设计》简介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我省汛期常见气象灾害及防御
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在地热资源勘查中的应用
推动灾害防治工作实现新跨越
泥石流
“民谣泥石流”花粥:唱出自己
泥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