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线性语汇在建筑中的应用

2015-06-27 18:34韩平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年18期
关键词:雕塑

摘 要:文章从F·盖里的建筑设计手法、建筑与环境的关系等方面阐述了F.盖里的建筑特征,分析了F.盖里的惯用非线性建筑语汇,并与当代非线性建筑语汇进行比较,总结出非线性语汇在建筑中运用的方法和前景。

关键词:非线性语汇;F·盖里;雕塑;破碎

前言

从古典复兴到现代主义,建筑一直在寻找一种更加契合时代特点的风格。在数字时代的今天,建筑逐步脱离了传统方盒子的单一形式,转而呈现出一种复杂的、混沌的、不安定的非线性建筑的形态。同时,建筑师也在不断探索着自己的“非线性语汇”,以彰显个人风格,但目的都是为了寻找未来建筑的发展模式。

1 F·盖里的建筑特征

1.1 建筑设计手法

F·盖里将现代社会的大众文化、精英文化以及雕塑等艺术美学与建筑形态创作结合,运用普通材料,引入自然光线,通过拆解、整合、扭曲空间形成不确定、动态、模糊、未完成之感。

1.2 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从盖里的作品来看,比如尼德兰大厦,建筑在形式上融入到周边建筑中,但在色彩、材料上与周边建筑有所区别。可见他对环境的态度是:既反对完全统一,但也不愿意切断历史文脉,脱离传统文化,破坏城市景观。他强调建筑对环境应该是一种谦逊的姿态,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体现时代特征、寄托大众情感。

1.3 室内空间组织

盖里的空间组织方式可以概括为中庭式、峡谷式、漂浮式、隧道式。数层空间的叠加、错位、扭曲、局部重合,造成了盖里特有室内空间形式。当这些空间错位重叠,使得中心像是被掏空了一般,反而体现了空间的容器之感。光线一旦引入,经过墙面漫反射,又给人抽象画及雕塑感的体验,形成了室内场景“室外化”的转变。

2 F·盖里的非线性语汇

2.1 扭曲的盒子

盖里从现代主义的方盒子入手,将其扭曲、破碎、重叠,打破原有空间的单一规整、封闭束缚,从而营造出流动的曲线形外部形态和复杂的内部空间。

2.2 雕塑式的塑造

对盖里而言,“建筑即艺术”,他把每一建筑都当做雕塑来创作,强调造型上的形式感。所以不难想象他建筑造型上的凹凸起伏变化,都是为了引导光线突出雕塑感。此外,为了增强光影变化,盖里还使用金属板材将建筑进行包裹,突出视觉效果。

2.3 化整为零,簇群式组合

在空间的组织上,盖里总是将整体化为许多部分,再以向心聚落式的手法围绕中心布置。这些破碎式的个体表面上不够完整,但这种手法,更能融入到周围建筑中,不至破坏历史文化风貌,同时建筑体现的破碎感也是对城市机制的一种隐射。

2.4 技术巴洛克的运用

非线性让人很容易联想到巴洛克建筑的曲线型流畅感。盖里的巴洛克更是由之前二维平面转向三维立体,此类建筑的建造得益于现代计算机技术。盖里喜欢将犹太教“鱼形”或是织物的褶皱应用到建筑设计中,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通过实体模型或是计算机建模,作者可以直观把握建筑形态和空间感受,细细推敲,从而达到预期效果。

3 当代非线性语汇

随着数字计算机技术与建筑设计的应用,非线性建筑大量涌现,从这些建筑中,可以将他们的非线性语汇总结为动态曲线、折叠、泡状物、仿生。

3.1 动态曲线

“动态曲线”是最典型的非线性语汇,建筑师可以自由的运用曲线,打破原有方盒子的束缚,赋予建筑新颖的形态、隐喻的内涵、复杂的功能组织。

3.2 折叠

“折叠”消解原有建筑楼板与墙面的分隔,使之成为流动的整体,模糊了两者之间的界限,从而是空间呈现出连续、弯曲、流动的特征,同时也模糊了室内室外的界限。

3.3 泡状物

“泡状物”是一种类似泡泡的团状物。这种建筑外形为平滑团状,这样也就模糊了垂直外表皮与水平屋顶的界限,从而创造浑然一体之感。

3.4 仿生形态

“仿生”顾名思义就是模仿生物的结构,这早在高迪的建筑中就有体现,因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选择使得生物有了可以接近完美的结构。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建筑师运用由蜗牛或海螺壳产生的螺旋形结构等。

4 与当代非线性建筑比较

由于从小受到犹太教的熏陶以及在南加州和哈佛大学进行学习,盖里的非线性表现出与当代主流非线性建筑的有所不同。首先在建筑形态上,主流非线性建筑师多使流动曲线形式,而盖里多使用多角平面、倾斜的结构;其次在空间功能组织上,主流非线性建筑师讲究空间的秩序感,结构的完善性,而盖里强调多构建的拼贴,怀疑建筑功能与秩序,建筑呈现出破碎混杂之感;再之,在材料运用上,主流非线性建筑师通常使用单一材料,主要以混凝土为主,盖里喜欢使用不同的材料从木材到金属铁丝网都能被他恰当的运用到建筑中;最后,在与环境关系上,主流非线性建筑要么一味的融入建筑周边环境,要么完全不考虑环境,自成一体,盖里在这方面处理的很好,他探索传统的本质与之协调,但又在材料和色彩上有所区分,表达他对新的社会秩序,城市机构的探索。

5 结束语

随着计算机技术与建筑设计的结合,建筑动态、曲线等非线性发展成为大趋势。非线性化有利于解除原有静态方盒子建筑形态对建筑师的束缚,同时曲线、流动的、模糊的空间更好的体现了建筑师对空间或是社会的包容性,启发建筑师将建筑与艺术相结合,创造出引发使用者对建筑、城市乃至社会思考的空间。

然而,建筑师也应该理智的运用非线性语汇。建筑师不能一味迎合市场的需求,只追求建筑外部形态的视觉效果,忽略了建筑的功能需求,应当从社会的本质入手,透彻了解传统文脉,提出对社会或是建筑的个人见解,并适当的运用一些非线性语汇来表现自己的观点。

参考文献

[1]刘顺为.圣莫尼卡学派的建筑革新[M].中国工业出版社,2013.

[2]吴焕加.中外现代建筑解读[M].中国工业出版社,2010.

[3]李昕.非线性语汇下的建筑形态生产研究[D].湖南大学建筑学院,2009.

作者简介:韩平(1992-),女,汉,江苏扬州人,长安大学本科四年级,研究方向:建筑学。

猜你喜欢
雕塑
巨型雕塑
创意纸雕塑
闻一多像(雕塑)
我的破烂雕塑
写实雕塑
活的雕塑
雕塑类
雕塑的说教与雕塑的煽情
雕塑动态
室外雕塑的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