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胜益 (瓮福(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贵州 贵阳 550002)
质量是企业的生存之本,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系统,其目的是降低产品的成本,增加客户的满意。瓮福集团具有年产食品级、工业级磷酸35万吨/年的生产规模。采用湿法磷酸为原料,利用有机溶剂对酸进行提纯、分离等过程,获得磷酸浓度为85%的产品酸。装置工艺流程长且复杂,生产控制要求精细。通过在生产装置负责质量管理的经历,总结分析净化磷酸生产在质量管理中存在因制造过剩、过分精确加工、搬运等“烧钱”现象。这些“烧钱”现象违背了全面质量管理中降低产品成本的目的。
参照热法生产的工业磷酸和食品添加剂磷酸的国家标准(湿法生产净化磷酸现无国家标准,只有工业磷酸的化工行业标准),将产品分为75酸和85酸,我厂销售基本为磷酸浓度85%的产品,按标准要求磷酸浓度≥85%,小于85%就为不合格,这样在生产中必须要求按高于85%来控制,此控制过程中就存在因过分精确加工和制造过剩。下表为湿法磷酸净化装置某年的工业级、食品级磷酸的月平均浓度。
从上表可看出,工业级磷酸月平均浓度有4个月是超过或等于86%的,根据其产量计算,损失100%的P2O5量为41.39吨;若按国标要求的85%计算,损失的量将更多。
导致质量过剩的“烧钱”原因主要有:考核方案不完善,操作人员业务技能不高,生产安排不合理。
工艺指标按重要性分A、B类进行考核,A类指标不合格一个扣10元,B类指标不合格一个扣5元,按月扣款,分季度和年,将扣款全部奖励给季度和年的指标控制最好的两个班组。其中产品酸浓度按A类指标考核,产品酸浓度小于85%,高于86%都扣10元/个。这样考核存在两个缺点:一扣款按月进行,而奖励分季度和年进行,虽然到年底全部扣款都奖励完,但不能及时体现指标控制好的班组。二对产品酸浓度不合格都按10元/个扣款,对出现指标超范围过多的,班组人员认为已被扣款,就不会及时进行调整。针对以上问题,完善考核方案内容,调整考核指标数;将季度和年进行奖励调整为,每月扣款的50%进行月奖励,剩余进行季度和年奖励;对产品酸浓度考核,在原内容不减的情况,将磷酸考核级数增加,在磷酸浓度>86.9%按20元/个考核。
岗位人员变动较大,导致人员业务技能不高。磷酸浓度的监控,是根据每两小时一次的分析结果加上操作人的经验完成的,若人员岗位技能不高,必然导致产品酸的浓度过剩。
为此厂里加强了岗位人员的现场培训,并落实每个班组的培训质量由一个厂级管理人员负责,并对班组操作人员进行考核,并对考核优差人员进行奖罚;编写作业指导书,并粘贴在该操作的第一个步骤处,便于岗位人员在操作时就会先看到此作业指导书。
湿法磷酸净化装置的后处理工序分两个系列,因凝冻等天气原因导致产品外运能力不足、净化工序供酸不足和磷酸低温下易结晶等原因,造成后处理工序生产负荷不足,统计1-2月,后处理工序两个系列分别有413小时、474小时运行负荷低于设计负荷20%,其中有195小时是两系列同时运行时生产负荷之和在设计负荷以下,这样双系列低负荷运行不仅造成电、汽消耗增加的“烧钱”现象,还引起低负荷运行下磷酸浓度波动。
后处理工序因工艺要求有蒸汽直接与酸接触,接触同时蒸汽会冷凝成水而进入酸中,降低酸的浓度,若生产负荷较低,酸的浓度就会不合格,就需要以后生产高浓度产品来调配,而产品酸缓冲槽及贮槽是无搅拌器的,在配浓度中为保证产品指标合格,不可避免的会造成产品质量过剩而“烧钱”。1-2月,在产品胀库及凝冻天气下,生产负荷偏低,产品酸缓冲槽分析产品酸浓度122次,其中不合格19次,占分析次数的15.57%。导致后面需提浓来配后才能达到85%指标要求以上。
双系列低负荷运行的原因除胀库和原料酸不足的情况下,怕管道中磷酸结晶堵塞管道及设备是另一主要因素。浓度85%的工业(食品)级磷酸凝固点为21.1℃,磷酸浓度越高和温度越低越容易结晶。在21.1℃以下,只要酸中存在晶种,浓度85%的工业(食品)级磷酸就会结晶。所以从后处理反萃酸浓缩开始至最终产品酸出来,任一工序停车都需要排空设备及管道内积酸,并用水冲洗置换设备及管道。此过程操作点多,且要产生一定量的废水。这需要管理人员在排空设备冲洗置换与低负荷生产中做出平衡,并计划好相应的生产,根据计划来决策,避免“烧钱”而增加生产成本。
净化磷酸外销包装分为35kg小桶、330kg桶、吨桶和槽车散装,按一年35kg小桶发净化磷酸数量46000吨计算,用35kg小桶数量超1300000只,因灌装要求每桶必须达到35kg,这必然造成灌装过剩,根据抽查99.99%的桶灌装数量在35kg或35kg以上,平均每桶过量0.06kg,则因包装过量损失磷酸量为78吨,按每吨3800元计算,年损失29.6万元。为尽量降低损失,现着手修改产品抽检制度,增加抽查次数,实现班组班班抽检,质检员天抽检,管理员周抽检。实现问题的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根据销售,每天35kg小桶灌装量在3500只以上,35kg小桶无计划的供应,使小桶经常堆放在灌装库房外,存在包装桶的二次搬运,而搬运是不会创造附加价值的劳动,反会增加劳务费用。同时包装桶露天存放,也增加了产品受污染的因素和包装桶的破损概率。为避免因搬运“烧钱”,加强了与供应商的勾通,按生产计划供应小桶。不按计划送桶,对提前到桶实行库房有区域才卸。并按计划进行每天灌装,确保供应商的连续稳定供货,实现35kg小桶不库外堆放。
[1]赵志军主编.化工企业管理与技术经济,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01.
[2]张展宏.化工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化工管理,2014年第2期.
[3]王晓峰.化工工程项目总承包管理中的进度控制与质量控制,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