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红叶 郑敏芳
(西藏民族大学外语学院,咸阳 712082)
汉语助词“了1”的英译
崔红叶 郑敏芳
(西藏民族大学外语学院,咸阳 712082)
汉语助词“了”使用频率很高且用法多样,英译时有多种表达方式。以自建的张培基汉英散文翻译语料库的部分语料为基础,从时体意义的视角对动词后的汉语助词“了1”翻译时对应的英文时体进行考察,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汉语助词“了1”既有表时的功能,又有表体的功能。2)汉语助词“了1”英译时,可以表示四种含义:动作完成、动作持续、动作尚未发生和动作反复发生。3)汉语助词“了1”表示上述四种含义时,结合不同的条件,英译时对应七种时态。
语料库;时体意义;“了1”的英译
李铁根[1]提出汉语和印欧语不同,现代汉语不通过狭义的形态变化体现时制,而是通过词汇成分、语法成分或两者结合来表达时态。他同时提出汉语表达时制的语法成分往往附带有表态或表语气的意义。常见的表达时制的语法成分有“着”、“了”、“过”,其中,以“了”的使用频率最高且争议最大。吕叔湘[2]258认为汉语助词“了”有两个,并根据“了”的功能和位置,将其区分为表示完成的助词“了1”和表示变化的助词“了2”。从这个角度来看,表示完成的助词“了1”是汉译英时态判定的一个关键因素。
潘文国[3]曾将翻译分为教育翻译和实用翻译,指出实用翻译不拘泥于字句的对应,是更为地道的译文,并强调对比研究必须借助于实用翻译而不能是教学翻译。张培基[4]2谈到其从事散文翻译的目的是消遣、爱好和向国外介绍一些优秀的中国现代散文作品,并非出于教学的目的,译文语言自然流畅,是较为理想的实用翻译材料。
笔者选取自建的张培基汉英散文翻译语料库中《为奴隶的母亲》一文的中英文语料,汉语12 388字,英文7 903词。利用语料库检索工具Paraconc,常用文档处理工具Microsoft-word及Microsoft-excel进行统计分析。具体做法如下:首先,利用Microsoft-word查找替换功能,筛除位于句尾及中顿部分的助词“了2”,人工去除“定了么”、“了解”之类不符合条件的检索结果,得到含有助词“了1”的90条结果;其次,借助语料库检索工具Paraconc对中文语料中助词“了1”进行检索,利用Microsoft-excel表统计包含助词“了1”的汉语句子对应的英文语句的时态;再次,借助语料库检索工具Paraconc对中文语料中的“被”、“把”、“将”进行检索,人工筛选出应为“了1”的含有“了2”的语句,得到10条结果,并重复上述步骤完成时态统计。因此,最终确定的研究对象为符合条件的《为奴隶的母亲》中英文语料各100条。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时体特征只能在语句中呈现,而了1前的动词或形容词并非总是充当谓语,其对应的英文表达可能为空,也可能充当非谓语成分,因此,有必要对译文语句中省略部分进行扩充或对译文短语进行语句替换。例如:
例1原文:在她将离别底前一晚,她拣了1房子底最黑暗处坐着。
译文:On the eve of her departure, she was sitting in the darkest corner of the house.
译文省略了“了1”前的动词“拣”,需要对其进行扩充。“拣”这一动作发生在过去,发生在“坐着”这一状态之前,不强调动作对现在造成的影响,可以使用动词“choose”的过去式“chose”对原译文进行扩充,扩充后的译文为:On the eve of her departure, she chose the darkest corner of the house and was sitting there.
例2原文:停了1一息说:“也答应轿子来接。”
译文:After a short pause, he added, “They’ve promised to take you there in a sedan-chair.”
译文对“了1”前的动词“停”进行了名词化处理,需要对其进行语句替换。“停”这个动作发生在过去,发生在“说”这一动作之前,不强调动作对现在造成的影响,可以使用动词“pause”的过去式“paused”对译文短语进行语句替换,替换后的译文为:He paused for a while, and added, “They’ve promised to take you there in a sedan-chair.”对于经过处理的语句,可以很方便地利用相关工具软件统计分析其对应的时体。
据统计,汉语助词“了1”英译对应的时体表现出明显的集聚倾向:82%对应过去时,14%对应现在时;83%对应一般体,15%对应完成体,如表1。
表1 汉语助词“了1”英译对应时体百分比
从表1可以看到,《为奴隶的母亲》译文中出现的100个汉语助词“了1”,一共对应七种时态。主要对应一般过去时态,可以对应现在完成时态和过去完成时态。这与以往许多学者(吕叔湘[2],房玉清[5]等)提出的“了1”表示动作“完成”的观点一致。然而,我们从表1也可以发现满足一定条件时,“了1”还可能对应另外四种时态:一般现在时态、一般将来时态、现在进行时态和现在完成进行时态。这四种时态的存在对“了1”表示仅表示“完成”的观点提出了挑战。例如:
例3原文:那老头子——实在并不老,脸是很白白的,也没有留胡子,因为读了1书,背有些偻偻的,斯文的模样。
译文:And the scholar is not really old. He has a white face and no beard. He stoops a little as well-educated men generally do, and he is quiet gentlemanly.
例4 原文:我会养的,我会管理他的,你怕我谋害了1他么?
译文:I can take care of him, I can manage him. Are you afraid I’m going to murder him?
例5原文:我领他便了2,本来是断了1奶的孩子。
译文:I’ll take care of him. You’re not nursing him any longer, you know.”
以上三则对应以真实的语料数据驳斥了汉语助词“了1”仅表示“完成”的观点。例3中,“了1”表示动作反复发生。例4中,“了1”表示动作尚未发生;例5中,“了1”表示动作持续;因此,汉语助词“了1”可以表示四种含义:动作完成,动作持续,动作尚未发生和动作反复发生。
汉语助词“了1”表示上述四种含义时,根据语句中所含动词数量、动作完成与否、动作发生时间以及动作发生频率的差异,英译时对应七种时态。
(一)汉语助词“了1”表示动作完成
汉语助词“了1”主要表示动作发生在过去,截止到说话时动作已经完成。表达这一含义时,对应三种时态:一般过去时态,现在完成时态和过去完成时态。如表2所示。
含有汉语助词“了1”的中文语句只包含一个动词,说话时这个动作已经完成,不强调动作完成对说话当时造成了影响,则对应一般过去时态;含有汉语助词“了1”的中文语句只包含一个动词,说话时这个动作已经完成,强调动作完成对说话当时造成了影响时,则对应现在完成时态;含有汉语助词“了1”的中文语句包含两个动词,说话时两个动作均已完成,“了1”位于第一个动词后且第二个动作使用一般过去时,则对应过去完成时态。
(二)汉语助词“了1”表示动作持续
汉语助词“了1”可以表示动作持续,对应两种时态:现在进行时态和现在完成进行时态。如表3所示。
含有汉语助词“了1”的中文语句只包含一个动词,说话时这个动作正在持续。不强调动作发生的时间时,对应现在进行时态;强调动作发生的时间为过去时,对应现在完成进行时态。
(三)汉语助词“了1”表示动作尚未发生
汉语助词“了1”可以表示动作尚未发生,对应一种时态:一般将来时态。如表4所示。
含有汉语助词“了1”的中文语句包含两个动词,“了1”位于第二个动词后,说话时第二个动作尚未发生且第一个动作使用一般现在时态,则对应一般将来时态。
(四)汉语助词“了1”表示动作反复发生
汉语助词“了1”还可以表示动作反复发生,对应一种时态:一般现在时态。如表5所示。
含有汉语助词“了1”的中文语句只包含一个动词,说话时动作已经发生多次,强调这一动作反复发生,则对应一般现在时态。
汉语助词“了1”是汉语时体的标志,可以表示四种含义。厘清中文语义后进行英译时,分析语句中所含动词数量、动作完成与否、动作发生时间以及动作发生频率,可以帮助译者选定英文表达的时态。
表2 汉语助词“了1”表示动作完成
表3 汉语助词“了1”表示动作持续
语从句中仍然只包含一个动词“寻找”;说话时“寻找”这一动作正在持续;强调动作发生的时间为过去。
表4 汉语助词“了1”表示动作尚未发生
表5 汉语助词“了1”表示动作反复发生
[1]李铁根.“了”“着”“过”与汉语时制的表达[J].语言研究,2002(3).
[2]吕叔湘.吕叔湘全集第五卷:现代汉语八百词[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
[3]潘文国.换一种眼光何如?——关于汉英对比研究的宏观思考[J].外语研究,1997(1).
[4]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一)[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5]陆相如.论汉英旅游翻译的特点及翻译技巧[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4(1).
[6]房玉清.动态助词“了”“着”“过”的语义特征及其用法比较[J].汉语学习,1992(1).
[7]肖娴.论文学翻译的符号美学[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
[8]潘文国.从“了”的英译看汉语的时体问题[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
(责任编辑:张新玲)
On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inese Auxiliary “Le1”
CUI Hongye ZHENG Minfa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Xizang Minzu University, Xianyang 712082)
There are many ways of translating Chinese auxiliary “Le” due to its high frequency and various usages in Chinese sentences. This paper investigated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inese auxiliary “Le1”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ense and aspect based on a self-constructed corpus. And several conclusions can be drawn. First, Chinese auxiliary “Le1” has both tense and aspect meaning. Second, Chinese auxiliary “Le1” has four meanings: accomplished action, duration, future action and reiterative action. Third,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Chinese auxiliary “Le1” corresponds to seven English tenses.
corpus; tense and aspect;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inese auxiliary “Le1”
H315.9
A
1009-8135(2015)05-0130-04
2015-05-26
崔红叶(1986-),女,西藏民族大学外语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翻译理论与实践。郑敏芳(1978-),女,西藏民族大学外语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翻译理论与实践。
西藏民族大学校级科研项目“张培基现代散文汉英翻译语料库的设计、建立和初探”(2013myQ14)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