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心怀好奇的“问题”小孩

2015-06-27 05:55刘艳萍
军事文摘 2015年24期
关键词:艳萍心怀问号

◎文/刘艳萍

做一个心怀好奇的“问题”小孩

◎文/刘艳萍

100多年前的1903年,莱特兄弟的“飞行者1号”宣告了人类飞行时代的来临;50多年前的1960年,“的里雅斯特”号成功下潜到10916米的马里亚纳海沟,令痴迷于《海底两万里》的每一位读者热血沸腾,更多的尼摩船长开启深海历险,不断揭开大洋深处的神秘面纱;30多年前的1977年,“旅行者1号”探测器成功发射,成为飞得最远的飞行器,将为我们揭晓更多的太空奥秘……

人类的每一次探索,每一项发现,无不源于对这个世界无休无止的好奇心,只要脑中盘旋着一个个问号,探索就不会停止。

像很多小朋友一样,从小我也是个“问题”小孩,总喜欢问“为什么”。为什么白天有时也会看到月亮?为什么鸟儿会飞而家禽不行?为什么梨树先开花后长叶?为什么小鸡不能直接生出鸡宝宝?

爸爸妈妈有时候也不能告诉我,于是我就开始拼命找书看,希望能够通过读书解决这些困惑。

尽管我长大后没有成为科学家,但喜欢追问的习惯,让我成为一个爱读书、爱观察、爱思考的老师,我眼中的世界总是以生机勃勃的面貌呈现。

因此,我希望我的学生也能看见这样的世界,鼓励他们做“移动问号”,对习以为常的事情多追问几个“为什么”,这不是故意给大人找麻烦,而是释放身体里那只小怪兽—一颗怦怦跳动的“好奇心”。

你是一个心怀好奇的“问题”小孩吗?如果是,请永远保持这份童真,好奇心不会让我们每个人都成为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一样的科学家,但好奇心是一把打开大千世界的钥匙,让我们每天满怀喜悦去编织富有意义的生活。

当然,当你追问“为什么”的时候,要知道老师不是知识的权威,不可能知道所有问题的答案,即使知道答案,也未必是正确的,广袤的宇宙中蕴藏着太多的奥秘,所谓的答案也许下一秒就会被重新书写。所以,心怀好奇的“问题”小孩要学会靠自己的智慧去回答“为什么”。有三条途径不妨试一试:一是读书,二是思考,三是实践。

读书,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看世界,通过链接这些智者的思想,点燃自己的思考。不人云亦云的独立思考最有价值,它指导我们通过实践对这个世界做出新的发现、新的解读。宋代著名诗人陆游的诗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强调的就是“实践出真知”。

所以,除了课堂和校园,外面的大自然和社会,都是我们学习与实践的地方。可爱的“问题”小孩,让脚步跟随你的思考,走到更广阔的天地里去吧!

刘艳萍,北京市十一学校一分校执行校长。先后在《人民教育》《中小学管理》《中国德育》《班主任》《教师月刊》《现代教育报》等刊物发表教育教学文章40余篇,《高中人生规划教育课程实践研究》等多项教育实践成果荣获教育课题北京市一等奖。)

猜你喜欢
艳萍心怀问号
心怀飞天梦的钱学森
脚踏实地,心怀高远
藏在毛衣里的爱
青春1919:心怀忧患、担当奋斗的湖南青年
立场坚定办企业 心怀担当为社会
我的发现
填空格
天上掉下个大问号
问号处是什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