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刚
乡村的冬日很冷,尤其是在清晨。
风呼呼地刮着,空旷的田野一片白茫茫,没有下雪,那是一层薄薄的霜雾。
二娃子起得很早,他推开院门,突然发现院中的稻草堆里有一条瑟瑟发抖的小动物。二娃子拨开稻草一看,这是一条大约2个月龄的小狗,它双目紧闭,浑身脏兮兮的,满是尘土的毛发被油垢腻住,一绺绺一块块,星星点点的草屑掺杂在里面,从它瘪瘦的肚皮来看,它已经有好几天没有吃东西了。
二娃子赶紧把这条被人遗弃的小狗抱进屋内,不然,这条纤弱的幼狗不是被饿死就是被冻死。二娃子没有嫌弃这条奄奄一息的小狗,小心翼翼地把它放在火炉旁取暖,然后给它喂食……
不到半个月,这条小狗在二娃子的精心喂养下长得活蹦乱跳,一身灰黄色的毛发光泽亮丽,二娃子很疼它,亲昵地叫它狗儿。
狗儿肥嘟嘟的,长得非常可爱,也很调皮,经常和一群小孩子在村口的樟树下嬉戏,狗儿和他们跑着、跳着、追逐着,憨态可鞠的样子经常引得小孩们咯咯地笑个不停,清脆的笑声穿透茂密的树叶,回荡在村庄的上空。
冬去春来,门前的李子花开得格外欢——又到二娃子进城打工的时候了。
二娃子父母早逝,三十几岁的人了还是庙里的旗杆——光棍一个。这两年他一直在沿海的一家化工厂打工,化工厂旺季和淡季很明显,入冬后厂里基本上没什么事,二娃子就回到乡下的老家干点农活,开春后,春节也过完了,他又回到工厂打工。二娃子是一个很容易满足的人,他觉得这种生活挺好的,钱也挣了,家里也兼顾了,不像有的人一年难得回家一次。
二娃子这次有些犯难:狗儿如何去城里?把狗儿留在乡下肯定会饿坏;带到城里去?又不允许带狗上车,怎么办?左思右忖之后,二娃子还是舍不得狗儿,他似乎铁了心要把狗儿带上,平时花钱恨不得一块掰成两块用,这时却一咬牙花了几十块钱特意买了一个铁笼子,上面盖上报纸,偷偷地放在长途汽车的行李箱里。二娃子知道,乡下的汽车站不像城里的汽车站管的那么严,即使被发现,最多只是掏个行李费而已。
一路上二娃子非常顺利地把狗儿带到了城里。所谓的城里,其实离市区还很远,这里到外都是工厂,到处都是堆积如山的垃圾。二娃子带着狗儿在工厂的宿舍住了几天,工友们都很喜欢狗儿,但是狗儿住在这么多人的一间屋子还是有诸多的不便,于是,二娃子就在到工厂附近租了间房子。这是一处“城中村”,环境比乡下好不了多少。整个“城中村”有50多户人家,都是清一色的同姓,因为偏远,来这里租房的人也很少,二娃子之所以在这里租房,是看中这里的房租便宜而且离化工厂也不是很远。
环境的改变最不适应的就是狗儿,这里没有空旷的草坪,也没有长得茂盛的老樟树,更没有和它嬉戏的孩童。狗儿闷得慌,偶尔也到“城中村”转转,然而城里人不是撵它就是追打它,狗儿发现周围到处都是敌意的目光。
二娃子做梦也没有想到,狗儿的到来,“城里人”会有如此过激的反应,犹如一块巨石给平静的湖面荡起了层层的涟漪。“城里人”看到一条陌生的狗,都大凉小怪地叫到:这是哪来的狗?每当这时,二娃子总是堆满笑容地说:这是我养的狗。“城里人”显得非常不满:租房还养狗,狗咬人了怎么办?二娃子心想:“城中村”这么多的狗,难道就狗儿会咬人。二娃子没有明说,但还得陪着笑脸:狗儿很温顺,从不咬人。
一个无风的午后,太阳炙烤着大地,狗儿浑身燥热,于是它想出去透个气。狗儿经过“城中村”那个杂货店时看见许多的人坐在小店的门口,有的在打麻将,有的在吸烟,他们也看到了狗儿,人群中不知谁叫了一句:呀!狗!大家纷纷把目光移到了狗儿身上。狗儿是一只乡下的土狗,自然没有城市宠物狗那样漂亮和惹人喜爱,由于毛发没有得到很好的保养,看上去有些干枯与零乱。
“这狗真脏,不会是疯狗吧?”
一听说是疯狗,整个人群出现一阵燥动,有人甚至站了起来,准备往里屋挤。
“打死它,打死它,别让它伤人了!”有人叫嚣起来,很快,有几个人手里操起了家伙,也有人随手把屁股下面的凳子举过了头顶。狗儿一看情势不妙掉头就想溜,可来不及了,前后已被人夹击。
情急之下,二娃子出现了,他去上中班刚好路过。
二娃子惶恐不已,是他的狗触犯众怒,惹的城里人兴师动众。他一个箭步冲上去用身体挡住狗儿,大声分辩:“它不是疯狗,它是我从乡下带过来的土狗……”二娃子大声喊着,想找个能声援自己的人,目光搜遍了整个人群也没有,全是仇恨和冷漠的眼睛。
狗儿被这个阵势早已吓坏了,它紧缩着身体,一双惊恐不安的眼睛望着一张张愤怒的脸。人群还是步步进逼,二娃子的话他们根本听不进去。突然,二娃子做出了一个出乎人意料的动作,他将手伸进了狗儿的嘴里,用手背在狗儿的门牙上来回摩擦,来回只两三下,二娃子的手背就被狗儿的门牙磨出了鲜血,殷红的鲜血从手背上流了下来,滴进了狗儿的嘴里,滴在了异乡脚下那块发烫的水泥地面上……二娃子伸出滴血的手掌,兴奋地说:你们看,你们看,不是疯狗吧!不是疯狗吧!!
人群一阵燥动,手里举起的凳子或木棍都不约而同地放了下去,很快大家又恢复如初,打牌的打牌聊天的聊天,就像刚才没有发生什么事情。
自从发生这件事后,狗儿变了,变得似乎老成了,它知道自己生活在别人的城市里,它从不和谁争什么,就连走路,只要有人过来,它就贴着墙根走。
二娃子经常告诉狗儿,尽量少出门。狗儿也很听话,二娃子上班去了,它就守在屋子不出去,偶尔,狗儿也会出去走走,二娃子知道,它喜欢在一个偏僻巷口的榕树下晒太阳。即使是这样,有好几次,狗儿的腿不知被谁用棍子打了,走起路来脚一瘸一瘸的。
日子像河水一样悠悠地流淌着,转眼间,春去冬来,狗儿已长得高大威猛。面对强壮的狗儿,“城里人”的态度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他们不敢像以前一样轻易地追打狗儿,虽然表面装得若无其事的样子,但是,在“城里人”的眼里,狗儿永远是一条外来的狗。endprint
那年冬天,冷空气来的特别早,工厂还没有到往年放假的时候,人们都纷纷穿上了厚厚的茄克衫。
傍晚时分,刮起了大风,二娃子下班刚回到家,突然,有个“城里人”跑来告诉他:有人看到你家的狗儿和一条疯狗打架,狗儿被疯狗咬了好几口,出了好多血。来人说得绘声绘色,好像是他亲眼所见。
二娃子大吃一惊,赶紧出门去。
此时风停了,将沉未沉的夕阳将二娃子单薄的身影拉得很长很长,在那个偏僻巷口,二娃子看见狗儿躺在榕树下的那块石头上,眯着眼睛在睡觉,一道剪影寥落地撒在它的身上。二娃子唤了一声狗儿,狗儿一跃而起,摇着尾巴欢快地跑到了二娃子的跟前。二娃子一个劲地盯着狗儿不放,许久也没有发现狗儿身上有丝毫撕咬的痕迹,二娃子还是不放心,蹲下来抱住狗儿,仔仔细细地抚摸狗儿身上的每一根毛发,结果也没有发现任何的异常。二娃子长长地舒了口气,心想:我家狗儿没有打架。当初他就不相信狗儿会打架,看到狗儿后,就更印证了自己的想法。二娃子坚信狗儿没有被咬伤,他满怀喜悦地和狗儿回家去。
可是,还没等到二娃子回到那间出租屋,狗儿被疯狗咬伤的消息一传十,十传百,顿时传遍了整个“城中村”。“城里人”都用一种异样的眼光看着二娃子,二娃子耐心地向每个人解释,但是,城里人听不进去,一见到狗儿还是像躲避瘟神一样。
当晚,不时地有“城里人”上门来光顾那间出租屋,他们都非常直接地要二娃子把狗儿赶紧处理掉,以免狂犬病发作后咬人。有人甚至说,如果不忍心,他们愿意帮忙把狗儿棒杀。二娃子试图还想为狗儿辩解,但是,面对着城里人那种蛮横以及那“非常正当”的理由,他无言以答。
不知谁说过这样的一句话:谎言说的人多了,也就成了真理。尽管二娃子如何为狗儿辩解,但就是没有一个人相信他。
二娃子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长时间的相处,他和狗儿建立了很深厚的情感。他不甘心狗儿离去,在他的眼里,狗儿也是一条通人性的精灵。可是,面对“城里人”施加的重重压力,他又该如何是好?他后悔当初不该把狗儿带到城里来。
当晚,二娃子辗转难眠,狗儿似乎也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它乖乖地坐在二娃子的床前,眼里满是乞求的目光。
第二天,“城里人”见二娃子还没有对狗儿采取措施,异常不满,他们愤愤地说,狗病一旦发作,你一定要负全部的责任。临走时,他们狠狠地丢下了一句话:明天还没有把狗处理掉,我们自己动手!
毕竟是住在别人的屋檐下,二娃子动摇了,答应明天一定把狗杀掉,二娃子只能默默垂泪,为狗儿的不幸,也为自己的无能。
第二天,二娃子叫来了一个要好的工友帮忙,他自己无论如何都没有勇气对狗儿下狠手。工友把狗儿关进了房间,他手持木棒,趁狗儿不注意,突然当头一棒,狗儿应声倒地,殷红的鲜血流了一地,工友把狗儿丢在门前的空地上进屋去了。约莫10来分钟,当工友手里拿着绳子走出屋门的瞬间,狗儿突然从地上爬了起来,起初还有些踉踉跄跄,随后一跃而出,很快消失在路的尽头。
见此情景,二娃子心如刀绞,眼泪“哗”的一下奔涌而出。狗儿虽然跑了,受这么重的伤它还能活下去吗?二娃子随着狗儿出逃的方向追了出去,希望能把狗儿找回来,可是,他在“城中村”转了几回都没有看到狗儿的影子。
狗儿哪里去了呢?它到底是死还是活?
二娃子每天都期盼着狗儿能够回来,哪怕是能够见到狗儿的尸体,对他的心灵来说也是一种补偿。就在这节骨眼上,工厂偏偏提前放假了,很多工友都迫不及待地回老家去。要是往年,二娃子肯定也归心似箭,可现在他不愿意走,他相信狗儿会回来的。
三天过去了,一个星期过去了,狗儿都没有回来,二娃子每天都要到附近的地方看看,特别是一些偏僻的角落,一直都没有发现狗儿的踪迹。无奈之下,二娃子带着愧疚和伤疼回到了老家。
在老家呆了三天,二娃子夜夜梦见狗儿。有一次,他梦见狗儿回到了那个出租屋里,向他摇头摆尾。二娃子再也按捺不住,第二天,一大早又坐车匆匆地赶到了三百公里外的城里。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车程,二娃子又回到那间出租屋里,他多么希望狗儿此时能够出现,像往常一样欢快地摇着尾巴在门口迎接他,可是,狗儿最终没有出现。二娃子又到“城中村”找了几回,连角落都没有放过,然而,还是一无所获。
正当二娃子无望的时候,对面的房东阿婆告诉了二娃子一些事儿。原来,就在二娃子回老家的第二天,受伤的狗儿回来了。房东阿婆还给它一些米饭,但狗儿始终都不敢靠近。狗儿望着出租屋紧闭的大门,围着屋子转了一圈后,悄无声息地走了,有两次走后又折了回来,真是一步三回头啊。二娃子听了,眼泪又一次“哗哗”地涌了出来……
那个冬天二娃子没有再回老家,他一直呆在出租屋等待着狗儿的归来……
这件事发生在2006年,这一年是中国的狗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