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着苏州河 护着这一方

2015-06-26 11:04:00煜/文
东方剑·消防救援 2015年2期
关键词:石松消防队员消防队

董 煜/文

守着苏州河 护着这一方

董 煜/文

位于宜昌路与西苏州路交会处的宜昌中队犹如一头卧狮,时刻准备着应对险情。

沿着苏州河畔往前,见一老者,问,宜昌消防中队怎么走?他似乎有点迟疑,但随即便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情,说,宜昌路救火会啊?就在前面。

再走,果然就看到了那高高的火警瞭望塔。上海现存11座瞭望塔,宜昌路的这座亦是其中之一。瞭望塔共有13层,塔高40余米,方形,向上逐渐收拢,四周设竖向窄长窗,顶部为八角形敞亭。塔梯不足1米宽,每层塔梯有15个台阶,铁质结构,梯度十分陡峭,每到达一层楼面,还需走5米楼道,才能再次向上攀登,可以想见,当初每天要在这窄窄的铁梯上上上下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瞭望塔下有一幢四层,局部六层的红灰相间的大楼,在周围鳞次栉比的高楼俯瞰下,安静得像一头卧狮,不动声色,可一旦警铃响起,这卧狮便会在一分钟内被激活,呼啸而出。楼外的墙上除了一块上海公安消防总队普陀支队宜昌中队的牌子外,还有另一块牌子,这幢楼厚重的历史,就都被浓缩在简简单单的“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的几个字中了。

档案引以为傲的英雄和曾经有过的耻辱

宜昌中队位于宜昌路216号,宜昌路与西苏州路的交会处。早年这里是公共租界,沿苏州河一带多为日商开办的纱厂,时有火灾发生,但当时负责这一片火警的静安寺救火会离得有点远,远水救不了近火,所以该处的日商自行集资,向工部局申请新建救火会。1932年,工部局最后选址于宜昌路西苏州路口兴建救火会大楼,并以路名命名为宜昌路救火会,又称宜昌路消防队。该消防队成立后,主要负责康定路以北,西至武宁路,东至西苏州路等地区的消防安全。除了负责本辖区的消防外,有时还要承担工部局火政处下辖的消防士官、技术员和一般消防员的训练。

随着岁月流逝、改朝换代,宜昌路消防队也数易其名,先是“上海市公安局消防处宜昌路区队”、“四区队宜昌路分队”、“第三大队宜昌路消防中队”,1988年又改为“武警上海市消防总队第三支队宜昌中队”,2005年,才成为“上海市消防总队普陀支队宜昌中队”。或许,以后它还会有各种各样的名称,但万变不离其宗,不管什么朝代,守望一方平安,仍然是消防队的职责。

宜昌路中队所在的大楼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竖向线条构图,内廊式,开窄窗,窗间墙上下通贯,原高四层,后局部加盖为六层,占地18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3130平方米。尽管看上去面积不小,但40名官兵吃喝拉撒加上训练统统都在这里,就显得有点挤。消防队跟别的单位不一样,别的企业或学校想要发展,可以搬出去,置一块地,好好规划一番,但消防队不行,它得守着辖区内的13.5平方公里的土地,得守着东起苏州河,西至武宁路,北起新村路,南到康定路的58条道路、200余个小区、7个地铁站点和600多栋高层建筑,只要它在,周边的城区和老百姓就能获得一份平安。

当年的宜昌路消防队出过英雄。

1923年出生的卞剑云是江苏武进人,他长得浓眉大眼,是个英俊的小伙子。1943年,他进入当时的上海特别市警察局火政处宜昌路消防队当消防员,1946年8月,又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上海解放前夕,他身份暴露被逮捕,但他在狱中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最后因证据不足被当局判了一年的刑。上海解放后,他出狱在市公安局消防处任消防员、文化教员,以后,又在河南路消防分队担任过队长,1956年调至市局消防处消火科任科员。 1960年2月16日,英国商船“友玛利亚”号发生火灾,卞剑云和他的队友龚竟成,不惧凶猛火势,主动请战,要求深入船舱探查火源,虽然戴上了氧气面具,但终因火势猛、气温高,又有有毒气体,最后不幸牺牲。 1960年3月31日,卞剑云被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为革命烈士。五十多年过去了,但说起卞剑云烈士,宜昌路消防队的老人仍会自豪地说,他当年是我们宜昌路消防队的人。

但是,解放前的宜昌路消防队也曾有人出现在耻辱榜上。1947年1月22日,农历大年初一。尽管当时的上海物价暴涨、社会混乱、百姓生活困难,但震耳欲聋的爆竹声依然响彻在大街小巷,昭示着新年的来临。

当晚9点,尖锐的警报声忽然响起,武定路西摩路口火光冲天,火势迅速蔓延。100多名消防员和10多辆消防车赶赴火灾现场,然而大火还是燃烧了整整一夜,西摩路660弄内从1号到29号的12幢连体洋房被烧得一干二净,损失高达20亿元(旧币)。

火灾之后,从坊间传出各种说法。1月27日的《新闻报》写道:“武定路大火,里巷之言,救而不救,不救而救,水龙无水,汽车无油。”火灾现场附近有一个美军宪兵的军营,他们指证了消防员救火不力的事实:12名消防员袖手旁观,倚墙而立,29号楼王云甫家火烧之际,无人采取救火措施,任凭大火肆意嚣张,消防队员还拦住了要去救火的两名美军,不让他们通过。有灾民出面指证,1月22日晚上,当火烧光了660弄29号,又烧边上的27号时,已经时近午夜,消防队员迅速进到27号屋内,并不是救火,而是翻箱倒柜,把口袋塞得满满的出来。据说当时离火源不远处的永勤橡胶厂之所以能完好无损,全因30根金条入了消防员的口袋。

火灾后公众舆论一片哗然,众说纷纭,矛头直指消防员,消防队就此背负上救火不力、趁火打劫的骂名。在百姓与消防队激烈的对峙下,当时的上海市政府成立了“火灾调查委员会”,由市政府、警察局、参议会、江宁区和受灾户的代表组成。1月28日,火灾发生后的第六天,上海市市长吴国桢亲自召开了“火灾调查委员会”的第一次会议。吴国桢说,对于发生此次不幸事件,市政府及警察局极为惭愧。对于外界传言的消防员有失职之处,他认为事关全体市民利益,调查及处理必须公开,必须严予彻查,如果有勒索打劫之事,一定严办不贷。

几经调查,“火灾调查委员会”于2月初出具了一份“武定路大火案刑事部分报告书”, 得出的结论是:这场火灾中,消防员小偷小摸的行为的确是有的,但火灾未能及时扑灭,不是由于消防员不救火,主要是火势不可挡及房屋建构的原因。永勤橡胶厂得以保全,乃因发现及时,工人同时参加灭火所致,难以认定消防员收受贿赂。

2月13日,市长吴国桢批准了“火灾调查委员会”提交的调查报告。宜昌路消防队区队长卓厚道,因下属有劫取财产的行为,按“管训无方”给予了撤职处分,其他有关领导也都以“督导不力”或“疏于监察”领受了处分。涉嫌的消防警察23人,经地方法院审理后,也分别被判处了不同的刑期。

时过境迁,昔日的大火案卷宗已进了档案馆,旧消防警察这一页也永远翻过去了,骁勇善战的当代武警消防战士,在宜昌路消防队的旧址,谱写着新的篇章。

训练练习场上的从严和实战时的从容

宜昌消防中队现有执勤战斗车辆4台,编制官兵40人,但遇到老兵退伍转业,新兵还未到位时,实际上就只有三十几个人。世间万物,各有各的独特,各有各的精彩,企业和单位同样如此,那么,宜昌消防中队的精彩是什么呢?要是问一下刚入伍的新兵,他们会说,宜昌消防队的人“很厉害的”,这个厉害,就是训练成绩。

让我们看一下他们这些年的业绩:

1995、1996、1997、1998,他们连续4年获消防总队夏季练兵竞赛训练优秀中队称号;

2000年和2001年,分别获消防总队夏季大练兵业务竞赛训练标兵中队称号;

2007、2008、2009年,又连续3年获消防总队岗位大练兵优胜中队。

除了整体业务精湛,很多单项成绩也名列前茅:

1994年,获消防总队春季体育运动会携带氧气呼吸器1500米项目第一名;

1997年,获消防总队综合救人操第一名;

1998年,获消防总队春季消防运动会300米五人十带施放连接操第一名;

2007年,获支队全员岗位大练兵团体总分第一名;

2009和2012年,分别获支队春季消防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一名。

2010年,又获消防总队执勤岗位练兵先进中队。

有人觉得,这成绩没什么了不起,不就是消防运动会和岗位大练兵第一名吗?比起奥运金牌,那可差远了。可是要知道,武警消防战士个个都是精英,全总队有120多个中队,要在这强手如林的消防队伍中拿这么多个第一,是极其不容易的。

说起训练,队长助理石松最有发言权。石松是江苏如皋人,1998年入伍,在宜昌消防队已经16年,是个老兵了。

石松刚到宜昌消防队时,训练项目还有摇梯车的训练。摇梯车,光从字面上就可以理解,那车上折叠着的梯子是要靠手柄摇动才能一点点升上去的。训练的目的,就是要在1分钟内把梯子摇到顶并攀爬上去。石松入伍前是农民,吃得起苦,但尽管如此,这么持续快速地摇动手柄仍是桩枯燥乏味且非常之累的事,石松的手臂肿了,又消了,而成绩就是在这日复一日的训练中一点点上去的。现在,机械化的云梯车早已代替了古老的木制摇梯车,宜昌消防中队的那架摇梯车也成了上海消防博物馆的展品,但是,只要看到那熟悉的摇梯车,老战士们仍会想起当年苦练“摇梯功”的场景。

摇梯毕竟还只是局部的“累”,最锻炼体能的是100米登楼。一个消防战士身上背负的装备很多,氧气呼吸器、水枪等,轻一点的四十来斤,重一点的足有六十斤,还要穿着靴子和沉重的防火服。100米的距离似乎不远,但要是把这100米竖起来,就足足有33层楼那么高了,背着这么重的装备攀爬33楼,常人光想想腿就会打战,而消防战士却必须在6分钟以内完成,强度可想而知。

此外,还有爬绳、水带施放连接、射水打靶、徒手背负救人等。

石松负责抓训练,问他最怵什么项目,他迟疑了一下说,跳绳。没错,就是那些孩子们玩的跳绳。要是悠悠地唱着“你拍一,我拍一,马兰开花二十一”这么跳,那么这跳绳就是游戏,是惬意的,可石松说自己宁愿负重跑5公里都不愿跳绳,因为要是在3分钟内要跳上600个,那小腿一定会累到抽筋。中队长姓黄,叫黄舒俊,初听,会以为是那个著名音乐人,可这个小个子的上海人,却在消防总队拿下了跳绳第一名,让石松这样的老兵都佩服得不得了。

部队有句老话,叫“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训练成绩的优劣,其实就是战斗力的体现。在火灾现场,烟雾弥漫,根本看不清台阶,要快速登楼施救,就需要平时的刻苦磨练。周边的居民楼、学校、医院,宜昌路消防队员都去一一登过,老式居民楼的楼道窄一点,学校的楼道宽一点,医院的楼道相对平缓一点,哪些地方有障碍物,消防栓又在哪里,平时熟记心中,遇到火情才能从容不迫、游刃有余。

拉梯加挂钩梯的联用也是平时的训练科目之一,2002年,世纪之门小区发生了火情,5楼有个居民趴在窗口拼命呼救,可9米的拉梯够不着,石松就加用了挂钩梯,把那个居民救了出来。

有的兵种,老战士到了一定年龄就要退伍转业或退居二线,但消防兵则不同,因为火场救援有时候经验比体力更重要。譬如楼房起火了,新兵就这么仰着头往上看,老兵则肯定是侧着身抬头看的,因为万一有东西掉下来,不容易砸到自己。还有,高空往下放水带,新兵往往会在窗口探出大半个身子去,老兵看见了就会嚷一句,你这样要出人命的!会安排一个人在后面抱住前面那人的腰,以防万一。

平时训练苦是苦,但有保险绳,安全能得到保障,可到了火场,能为自己保险的,就只有娴熟的技能了,所以宜昌中队的领导班子意见非常统一,训练科目全员达标只是个基础,他们追求的,是向着“打造消防铁军”的目标而努力。

出警得到表彰的功绩和默默无闻的付出

宜昌消防中队的辖区内有长寿、石泉、甘泉、宜川、江宁五个街道,还有古刹玉佛寺、上海造币厂等重点消防安全保卫单位,灭火救援、抢险救灾任务十分繁重。

只有亲临火场的人,才知道跟烈火搏斗的危险,火烧起来的时候起码有600到700度的高温,即使戴着头盔,皮肤还是容易被灼伤,有一次铜川路水产市场大火,墙体都坍塌了,消防战士就站在高高的钢结构上端着水枪往下射水,毫不畏惧。中队组建以来,先后成功参与扑救了马陆露天仓库、上海棉纺织二厂、上海无线电三厂、大场化工仓库、金山石化等重特大火灾,参加了1988年火车相撞、1989年光新路火车燃烧、1989年空难、1998年虹桥飞机迫降等抢险救援任务,还派出7员骨干参与了汶川地震的救援任务。在他们的身上,很好地体现了“赴汤蹈火、追求卓越”的上海消防精神。

宜昌中队前任中队长朱建雄常说,“将有必死之心,士无贪生之恋,只有我自己带头冲锋陷阵,弟兄们才会以百倍斗志投入到每一次的出警任务中去”。在他的任期内,每一次出警他几乎都在第一线。

宜昌中队的4辆消防车里,甲车上的特勤班是队里的精锐,遇到火情,他们就要发挥尖刀班的作用,冲在最前面,解决最棘手的问题。有位浙江籍战士小金各方面素质优秀,下队后很快成为甲车战斗员,但在一次多层居民楼的火灾扑救中,第一次身处高热和烟雾环境的小金还是被吓得止步不前,被朱队长看见了,他亲自拉着小金的手进入火场,指导他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细心进行作业,以后,小金很快成了中队战斗的中坚力量。

宜昌消防中队队员奋力灭火。

像这样的情况石松也遇到过。有一次遇到火灾,石松分配一个新战士去接水源,但很快那战士便回来说,班长,还是你去接吧。石松前去一看,原来消防栓在火区里,那个新战士走近后感到火的炙热,不敢上前。当时为了争取时间,石松没说什么就自己上去接了,但回来后还是对新战士进行了教育,告诉他,如果火势大可以叫水枪掩护,但绝不能退缩,因为如果延误战机,国家或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就有可能多受损失。以后,石松又多次在火势不大的时候让那个新战士锻炼胆量,适应各种火场的情况。他说,新战士都有这个过程,只能鼓励,不能嘲笑,只要引导得当,他们个个都会成为救灾救援的生力军。

施丹是中队的副指导员,他是崇明人,长得白白净净,还是名华东理工大学的毕业生,学的虽然是工程管理,但当一名消防战士却是他多年的愿望。那时他家住在崇明东风农场,农场有支消防队,施丹经常去看消防队员训练,看那些消防队员迅捷灵活地攀爬奔跑,佩服得不得了,所以大学毕业后他毅然决然地走进了消防战士的队伍。入伍不到一年,闸北汽配城的大火,就让施丹遇到了一次亲临火场的机会,本来他的任务只是负责供水,可因为火势凶猛,临时把他派去正面打击火势,燃烧中的汽配城不断地传出爆炸声,非常危险,但施丹还是很英勇地完成了任务。后来,他成了副中队长,再以后,他又被总队送去完成了心理咨询师的培训,当上了副指导员。工作重心转了,可他仍然一如既往地参加队里的训练和出警,保持最好的状态。

宜昌消防中队曾因参与扑救“4.19”火灾、“3.27”火灾荣获集体嘉奖,但大多时候他们做的都是默默无闻的工作。

每年春节,全国人民都在欢天喜地过大年,但宜昌路的消防战士却是最紧张的时候。从大年三十的下午一直到大年初一,他们都要派出一辆车在古刹玉佛寺蹲守,预防火烛引起的火灾。有的香客为了省几十块钱的香火费,常常把燃烧着的香烛放在寺门前,消防战士会立即上前把明火灭了,为此常遭到香客阻止和责备。到了全国人民“接财神”的日子,则又是消防工作的一个“关口”,在通宵达旦的鞭炮声中,消防战士脑子里的那根弦绷得紧紧的,时刻准备面对随时可能发生的火警。老式居民区东合德里和西合德里,都是砖木结构的老房子,乱搭乱建的现象非常严重,最厉害的,能在二层楼上私自加盖到五层,乱接电源乱拉电线的现象比比皆是,水源又非常少,所以这个小区一直是宜昌消防中队的心头大患。除了节日的蹲守,他们专门为合德里铺设了一条消防通道,配了灭火器,定期进行消防宣传,防患于未然。

都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但对消防战士却是不适用的,在他们身上,只能用“养兵千日,用兵千日”来形容。他们常常饭吃到一半,理发理到一半,甚至洗澡时洗头膏还没有冲洗干净,就要奔赴火场了,最多的一次,一个年三十就出警了32次,而这些常年累月的付出,是没有额外奖金的。

消防队的2号车是专门负责社会救助的,救助的内容五花八门,最常见的是摘马蜂窝和帮人开门。都以为消防战士身手敏捷,摘个把马蜂窝应该是手到擒来,其实,穿上厚厚的防护服,会影响四肢的灵敏度,要爬高上树,还是有一定危险的,况且有的马蜂窝还长得不是地方。有一次,管弄路有一个马蜂窝筑在电线杆顶上,周围是密密麻麻的电线,还有一个大变压器,宜昌消防队在沪北供电所的配合下拉掉了电闸,两名消防员全副武装地爬上电线杆,费了不少劲,最后还是用火烧的办法除掉了马蜂窝,为周边居民消除了隐患。

消防队员出生入死,保的是一方平安,但有时候也会遇到不体谅的人。

就拿为居民开锁来说。其实,消防员也是人,爬楼翻窗户也会有一定危险,居民明明可以请锁匠,但他们第一个念头就是找消防队,还觉得应当应份。消防队员在攀爬途中,他们叮嘱的不是让消防队员注意安全,而是“翻阳台的时候不要碰到我的花盆”,或者是“进房间的时候不要弄脏我的地板”。还有一次,消防队员灭完火,已筋疲力尽,想借道隔壁邻居的房间从楼梯下去,可那个居民却赶紧把窗户关上,说,“你们从哪儿上来还从哪儿下去,别从我家走”。但暖人心的事还是更多些。一次,合德里着火,因为弄堂小,消防车进不去,消防队员只能背着器材往里奔,一个平日里收废品的老人看见了,赶紧让消防队员把器材放在他的三轮车上,骑着过去,可以省点力气。还有一次,康定路昌平路一幢楼房着火,架9米梯有点困难,有个路人看见了立刻上来帮忙,还说自己当年也干过消防。就是那次,消防队员从火场中救出了一个小女孩。每每想起这些事,消防队员心里就会暖暖的,再苦再累都不抱怨。

守着苏州河,宜昌消防中队还额外地救了不少人。有个老人想死,绑上石块从江宁路桥上跳下了河,被路人看见了,呼救。正是冬天,一名消防队员听见了,大衣一脱毫不犹豫便跳下了河,把老人救了上来。还有个江西男孩,在上海把钱用光了仍然找不到工作,走投无路,也打算在苏州河里结束自己的生命,也是宜昌路的消防队员把他救了。在这里投河或溺水被救的,哪年都会有几个,都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要是加上那些想跳楼轻生被劝或被解救的生命,宜昌消防队造的“浮屠”,怕是要高到天上去了吧。

宜昌消防中队的墙上挂着很多锦旗,这是上级部门对他们的褒奖,但更珍贵的,还是老百姓对他们的肯定,那才是弥足珍贵、永不褪色的。

(本文图片由宜昌消防中队提供。)

猜你喜欢
石松消防队员消防队
村级义务消防队值得一试
今日农业(2022年15期)2022-09-20 06:54:16
福建石松类植物分类探索
厦门的“奶奶”消防队
今日农业(2018年5期)2018-03-24 05:53:12
老牛阿龙
消防员救火
石松属植物化学成分抗炎活性的筛选
玉柏石松化学成分的研究
吴学华编著《中国消防百年图录》选登上海迎解放消防展新貌
微型消防队
万余香客泰山烧香 消防队员严阵以待
齐鲁周刊(2014年15期)2014-05-05 10:5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