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莉莉
俄罗斯独立民调机构列瓦达中心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俄罗斯总统普京获得了大多数民众的支持,有86%的受访者表示对普京的工作满意。这意味着,一些西方媒体对于“2015年普京将下台”的预测颇有些一厢情愿。在危机面前,俄罗斯人表现得理智而优雅,这源于最深层次的价值取向和文化积淀。
一个擅长“共苦”的国家
如今来自西方的制裁,给俄罗斯经济造成重创,而油价的暴跌,更使这个国家的经济雪上加霜。然而,面对近期新出现的打击和挫折,俄罗斯人没有叫嚷着要现政府下台,也没有跑到大街上制造混乱,而是默默地承担这一切。与其怨天尤人,不如改变自己的消费习惯,不少俄罗斯人开始节约花钱,购买国货或更加便宜的物品,并放弃购买大件物品的计划。
最近一项调查显示,当地人对经济前景普遍悲观,2/3的莫斯科市民认为,西方制裁会使金融环境更加恶化。历史多次证明,俄罗斯是一个特别能够“共苦”的国家,越是不利的环境,越能激励起民众的团结和斗志。前苏联正是在被孤立的情况下实现了工业和科技的飞跃,1999年的第二次车臣战争使俄罗斯上下齐心打击恐怖主义,更树立了普京的威信。
从伊凡雷帝开拓疆土,到彼得大帝建功,从斯大林挫败法西斯入侵,到普京领导民众重树大国自信……俄罗斯人有着强烈的优越感,他们享受过历史的荣光,经历了胜利的狂喜,不会轻易低头,外界压力越大,反弹越大。
期待硬汉
普京曾说,自己就像是帆船上划桨的奴隶,从早到晚,殚精竭虑。
1999年12月,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一句“请珍惜俄罗斯”,将千斤重担放在了普京的肩头。如今,16年过去了,他打击恐怖主义、加强中央对地方的领导权,重树俄罗斯在世界舞台上的威望。在俄罗斯,普京是万众敬仰的英雄,是那个能够扭转乾坤的人。
实际上,在俄罗斯的历史文化中,对领袖和硬汉的崇拜由来已久。普京的公众形象和执政风格,正好迎合了民众的这种心理。俄羅斯街头小店出售印有普京头像的T恤衫,姑娘的电脑里存放着歌曲《嫁人要嫁普京这样的人》,当地甚至还出现了各种各样支持普京的民间组织……
而对普京来说,正是这种文化形态,为他获得牢固的执政基础提供了养料,增强了他应对各种挑战和压力的决心。也正如此,在今年1月举行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俄罗斯第一副总理舒瓦洛夫才有底气说:“西方国家不要幻想推翻现任总统普京”,“俄罗斯宁可吃得少些,用电省些,也决不会屈服于外部的压力,放弃自己的领袖,决不!”
辉煌与孤独
俄罗斯人不怕制裁,是有底气的,毕竟其综合国力不可小觑——世界上领土最为辽阔的国家,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丰富,雄厚的军事实力等,由此看来,西方的制裁手段也许可以轻而易举地扼住小国咽喉,却难损俄罗斯的元气。毋庸置疑,在国与国高度依赖的现时代,大国之间的制裁很容易导致“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后果。
长期以来,俄罗斯人已习惯在东西方世界均找不到归属感。在东方人看来,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欧洲,理应是西方国家;在欧洲人眼中,其大部分领土在亚洲,且缺席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资产阶级革命等欧洲历史进程大事,自属异类。
基于此,俄罗斯的民族性是复杂而分裂的,热切希望“回归欧洲”的同时又洗刷不掉东方文化的烙印,既向往自由,又崇拜领袖,既尝试特立独行,又忽视不了骨子里的爱国情怀……
对于西方来说,面对俄罗斯,只能以战略上的遏制为主。俄罗斯人享受着绝世的辉煌,也承受着绝世的孤独,这便不难理解在对抗强敌时,他们会更加坚定地维护和捍卫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