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健英
[摘 要]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不仅包括了现代文教学,还涉及了文言文教学。不管从文化传承还是从文学熏陶上来讲,文言文教学都不可偏废。因而教师要积极研究文言文导入的方法,让学生爱上学习,从课内和课外两个方向来进行阅读指导,形成一个立体的教学网络,优化文言文教学。
[关键词]
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文化传承;优化
一、有效导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
兴趣是引导学生学习最有力的情感因素。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学生学习受情感左右的成分比较大,所以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首先应注意其趣味性。只有让学生认为即使是看上去枯燥难学的文言文学起来也是轻松有趣的,他们才会乐意翻开书本学习。由于新课的导入阶段是引发学生兴趣的关键时期,所以本人认为在教学文言文时要在导入环节多花心思,设计足够新颖、有趣的开头,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对教材文本的研读上来,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如在教学《杨氏之子》这篇课文之前,教师可以先给学生介绍一下《世说新语》,将其比喻为小说、杂志、“知情人爆料”等形式,降低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心理压力。同时,再为他们播放央视制作的《世说新语》动画连续剧中的几个小故事,充分吸引他们的阅读兴趣。接着,再以此为楔子进入到《杨氏之子》的学习当中。而在教学《伯牙绝弦》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播放乐曲《高山流水》,请学生们说一说自己听了这首曲子的感受。这时学生们各抒己见,有的说很悲伤抑郁,有的说是清雅婉转,见仁见智,好不热闹。在充分抒发了听后感之后,教师揭秘:“据曲作者自己说,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人真正听懂了这首曲子,同学们想知道这个人是谁吗?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来看一看吧。”从而得以让学生抱着一股好奇心去阅读这篇课文,大大提高了阅读的兴趣,自我探究的意识也就更浓。同时,适当地在教学过程中加入一些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仅能够更多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让他们认识到祖国文化的价值,起到文化传承与发扬的作用。如在教《扁鹊治病》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趁机向学生们介绍一些中医和中药知识,以及适当地提一提神农氏、《本草纲目》等,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其对文言文和中华文化的热爱之情,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二、强化诵读理解,提升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
课堂的四十分钟始终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最主要阵地。在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完成了新课的导入之后,接下来就是该怎么教的问题了。在《新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中也明确指出:“学生应具备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由此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应注意对学生的朗读指导,让他们在反复的诵读之中形成对文言文的语感,在语调和节奏的抑扬顿挫之中感受中华文化的语言之美。而又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反复的诵读对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都有很大帮助,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又正值记忆力的高峰段,很多文章多读几遍就能够背诵下来了。虽然有可能在现阶段对其深刻含义尚不能理解透彻,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加,其中的真意也就渐渐清晰了。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应以诵读为主。首先让学生掌握文章的字、词、发音、停顿,向学生们示范标准的读法,让他们进行模仿练习。而在背熟之后,还可以将文言文章改编成现代文剧本,进行脱稿表演,这对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也是十分有效的途径。
如在教学《学弈》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们播放网上的示范朗诵视频,让学生在听第一遍的过程中将句子的停顿、重音等用笔标示出来(如:“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思/援弓缴/而射,为是/其智/弗若与,非/然也。”)。接着再播放第二遍,让学生轻声跟读,逐渐形成语感,同时也基本掌握了文章大意,锻炼了他们的独立阅读能力。剩下的时间即可用来做精读练习,教师将文中比较重要而学生又容易忽视的知识点拎出来,如“弈秋”的“秋”才是他的名,而“弈”则是因为他擅长下棋,所以才被称为“弈秋”,并不是他的本名。同理还有“庖丁”,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文言文知识,并以此类推到课外文言文的阅读当中去,提高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整篇教学结束之后,教师布置小组任务将这篇课文改编成一个情景剧,要求表演过程中将两个学生的不同性格特点表现出来,台词尽量使用直译,以此来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不足并纠正,并在今后的教学中对类似的部分进行强化,提高教学效率。同时舞台剧的模式也更能调动起学生参加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让他们爱上文言文学习,进行自主学习。
三、课外扩展阅读,丰富学生文言文积累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语文学习尤其注重积累,而新课标也规定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需“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所以教师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辅导,让他们养成阅读积累的好习惯,将文言文学习变成一种常态。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独立学习的能力,并且也有了一定的阅读积累意识,因而教师可以依据教材所学的内容向学生们推荐一些适合他们阅读的文言文文本,来巩固他们的课内学习,并开拓课外学习天地。
比如在讲到《春夜喜雨》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去搜集杜甫的其他作品,向他们推荐“三吏”“三别”这样的名篇。当然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喜好来自主选择阅读的篇目,主要是培养阅读兴趣,提高对文言文写作技法的熟悉度,增加知识积累。不仅如此,我们的教材中还特意安排了“日积月累”这一个板块,其中包含了很多的诗词、对联、歇后语、名言警句等,教师应将其利用起来,作为拓展学生文言文阅读量的一个据点。如在人教版语文新课标第九册中有一个“日积月累”的主题就是“名人名言——读书”,其中列举了“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等诗句,那么,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课后把这些诗句的出处查到,阅读全篇。并以“读书”为主题查找更多的相关文言文句子,选取其中自己最喜欢的几句拿到班上来与同学分享。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票选所有这些句子中最有深意、最能启发人的几句,做成壁画的形式贴在教室的墙上,不仅做装饰之用,也时刻提醒着学生们要读书,起到一个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的作用。而为了达到文化传承的目的,教师还可让学生在《论语》《三字经》《诗经》《千字文》等启蒙文言文读物中选择一本进行阅读背诵,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水平高一点的学生可以让他们阅读四大名著的原著,更深入地去接触文言文,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传统思想。
[参 考 文 献]
[1]黄拥军.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文言文教学[J].新课程学习(上),2012(06).
[2]潘亚聪.提高文言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思考[J]. 小学教学研究,2011(16).
(责任编辑:张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