铿铿榨声悠远长

2015-06-25 23:50余书林
福建文学 2015年7期
关键词:榨油棉籽蒸笼

余书林

1972年,我这个出生不好的小青年因患腰疼病,在生产队里不能做重活,队长为了甩掉我这个“包袱”,把我安排到了当时的大队综合厂。那个时候,是没有“土壤”让个体工商户生长的。有手艺的师傅们,由大队集中在一起。“综合厂”这个特有的名词是再恰当不过的。综合厂里所有的收入归大队所有,年底分给各生产队。综合厂里的人员参加自己所在生产队里的劳动分红。

我到了综合厂之后,“厂”里没法安排我“腰里疼”的人才能做的事。其实,综合厂里除了那些裁缝、剃头佬、铁匠……之类的手艺人,再就是一个榨坊,一个砖瓦“厂”。我来之前,榨坊里的一位师傅原来读过初中,大队初办小学,他的父亲又是土改“根子”,被抽走当民办老师去了。综合厂领导还算有心,安排我到榨坊里当学徒。我有幸接触了榨油技术和木榨。

大队榨坊里那时已有两种榨机,一种是当时比较先进的液压榨油机(卧式,后一代改进为立式),一种则是古老而传统的木榨。

木榨俗称“撞榨”。顾名思义,撞,撞击的意思。榨者,榨出、榨取。撞榨就是采用撞击的方式将油脂榨出油来。榨油的油脂多以当地土生土长的芝麻、菜籽、棉籽等为原料。虽然我的家乡也产大豆和花生,但是,原先这里的人们不大爱吃这两种油,因此,榨坊里一般不榨这两种油。

从油脂到榨出油来的过程,要经过:炒籽、碾(磨)籽、蒸气,踩饼、撞榨等这一道道工序。这些工序都是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和难度。不管是哪一道工序做得不认真、不严谨,出现纰漏,都会影响出油率和油的质量。

炒籽用的是一口大铁锅,但是锅的置放,与烧火做饭的锅大相径庭。炒籽的锅不用装水,它的灶面是斜着的,俗称炒籽锅为“歪锅”。炒籽锅斜放,便于锅内油脂的翻动,炒籽的师傅只管把锅内的油脂往上掀,被掀上去的油脂会自动地往下滑落。炒菜籽和芝麻用得是竹笤帚,通常在籽炒好后,直接用笤帚像扫地一样把它们从锅里扫出来,方便、快捷。炒棉珠籽则用锨。因一锅棉籽有好几十斤,加之还附在棉籽上的短绒,它们相互缠绕,用锨掀效果最佳。锨把用一根绳子吊在房梁上,这样,能减少炒籽师傅在锅内翻动棉籽的体力。棉籽炒好后,还要经过砻籽、退壳、筛籽等工序。菜籽和芝麻在焙炒出锅前,要碾破籽粒看里面的成色。通常要炒得色焦而不糊,味香而不醺。不要太嫩,也不能太老。籽炒嫩了,榨出来的油不香;籽炒老了,必然降低出油率。

碾(磨)籽有歌诀:芝麻破皮,菜籽如泥,棉籽碾得像锅巴皮。碾磨芝麻只要“一破两开”就行。菜籽则要碾得“细如粉末”,磨好后的菜籽,用食指头和拇指头碾拭时,手感要特别细腻,没有颗粒状为上成。抓在手里,一捏成团。棉籽碾出来后,要像“榆钱(榆树的种子)”一样,呈一片一片的薄片,黏而不散,才是恰到好处。

蒸气,是榨油中最为关键的一环,这种技术一般都由掌门师傅拿在手里做。蒸气的蒸笼,就是用一些铁条,锻成的一个像锅的形状的半边球体,把它反扣在锅沿上。油料蒸气,先把锅里装满水,烧至沸点后,在蒸笼上铺上纱布包袱,然后把碾好的油脂倒在纱布包袱表面,不用盖。倒在蒸笼上面的油脂量,恰好是一块饼所需要的数量。油脂既要蒸透,又不能丧水(蒸气量过大为丧水)。丧了水的油脂,就会成稀糊状,踩饼时,不容易踩实,即使做成饼后,在撞榨时,油脂也会从饼箍的缝隙里飙出来(挤压得射出来),一块饼能妨碍整个榨筒的出油效果。有时,甚至一榨饼滴油不出。油脂蒸气俗称“站锅”,意味着站在蒸气锅边。站锅的师傅要一刻不离地守在蒸气锅边,随时掌握蒸气的程度。师傅一般都是用右手夹着三根竹签,不住地来回地操动蒸笼上的油脂,给蒸笼上的油脂以充分的出气孔,要是蒸笼上的油脂稍有板结,表面的油脂蒸不透,底下的又易丧水。一旦油料蒸得恰到好处时,“站锅”的师傅就会迅即地取下蒸笼上的纱布包袱,放进徒弟事先准备好的饼“窝”里。

踩饼是学榨油手艺的“跨门活路(即进门学的第一件事)”。那年我进榨坊时,首先学的就是踩饼。学踩饼还要先学抻草。要把一捆杂乱无章的稻草抻得整整齐齐,刚开始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把稻草拿在手上后,要像抻拉面一样,两只手反复抻,待一把稻草抻顺后,再用钉在柱子上的钯子钯掉稻草秸秆上的苞叶,然后还要将那些除掉了苞叶的稻草,横在钉在柱子上的镰刀口上,把它那参差不齐的两头割齐,让稻草长短一致。开始,我并没注意这抻稻草的过程中,还暗藏着“杀机”,我在钯子上钯那稻草上的苞叶时,却把小指靠手掌的边上钯出了一条口子。当时一滴滴的鲜血“汩汩”溢出,染红了稻草我才发现。至今,我的手上还留着一条一寸来长的疤痕。踩饼之前,要在饼箍里做好饼窝。做饼窝,即把那一把抻齐的稻草在一端的二十公分处扭上一转,再将那扭成绞的地方折成弯,用手把那长约五十公分的一端呈放射性分散开来,接着反过来铺在饼箍上,以这放射性的稻草作为包饼的“经”草,然后用那些钯下来的稻草苞叶铺在那“经”上面,作为包饼的“纬”草。踩饼全凭两只脚。第一脚下去,就要把饼窝内的油脂铺平。踩饼人的脚,要不怕烫。可想而知,刚在锅上蒸得热气腾腾的油脂,温度该是多高?饼要趁热踩,油脂冷了,就踩不紧。特别是靠近饼箍处要踩结实。不然在上榨时,饼就会散掉。踩饼踩饼,就是要把油脂踩成饼。撞榨里的饼直径有七十多公分,厚不过三厘米,要踩好拿在手里不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开始学踩饼的时候,一连三次新踩的饼都是刚侧面立起来,就像现在有些地方新建的桥梁一样,没等汽车上去,桥就垮了。要是解放前,我学这门榨油手艺,肯定要吃师傅的“家伙”的。那时,是集体所有制,损失多少都与师傅无关。师傅只是用鼻孔“哼”了两声。“哼”下之意,不外乎说我很笨吧。我现在写这篇文字,当时情景又历历在目。

撞榨,算是榨油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使力的活路。技术要领也很强。撞杆是一根一丈多长的檀木,只有檀木韧性最强,不易折断。撞杆的前端占整个撞杆的五分之三,较粗,头上镶嵌着一个重约五十来斤的铁砣帽。在五分之二和五分之三处凿有一长槽,长槽的中间拴着一根一尺五寸来长的吊杆(连杆),吊杆的上头系着一根从屋梁上垂下来的缆绳。后端手握的那一头,稍细一些,粗不过虎口,撞榨师傅握着既受用,又好使力气。撞杆用来撞击榨上一个叫“撞钎”的楔子。“撞钎”呈扁锥形,分上下两根。每根的头上也镶嵌着与撞杆上相同的一个铁砣帽,铁帽与撞杆上铁帽呈正、反相对着。撞榨师傅在撞榨时,不是像人们打靶那样,先瞄准目标,然后再撞上去。撞榨师傅而是勾着腰,两只手握紧撞杆,呈前弓后箭架势,先把撞杆的前端压得高高地翘起,慢慢地向前运动到最前的止点,撞杆几乎到了直立的程度。这时,撞榨师傅迅急地向后退跑,一直退跑到最后的终点时,借助惯性,人直立,高高地举起撞杆,再手腕运力让那撞杆的前端落下来。就在那撞杆落下来之际,撞榨师傅倾其身体和所有的力量,猛地撞向木榨上的撞钎。金属撞击金属时,发出“铿”的一声巨响,好似从沉寂中爆炸出的一声“惊雷”。要是饼刚上榨,就这一下,木榨上的楔子能向前推进一寸多远。要不了三五下,榨筒内的油饼,就会被挤压得疼痛难忍,牵动它那大脑的哭泣神经,“恸哭”得“声泪”俱下。这就是撞榨出油的情景,十分壮观。撞榨的师傅这时会像一个勇士追击敌人一样“乘胜追击”,前后不停地迂回,一杆紧接一杆地撞击……

撞榨师傅撞榨时要费很大的力气,即使是数九严冬,哪怕只穿一件油腻的单衣服,身上也是暖气融融。

木榨榨出来的原油,味道纯真,气味浓香,油体清亮,是机械榨榨出来的油不可比拟的。当然现在科技提炼出来的精品油,则另当别论了。

古老的木榨是一个十分笨拙的物体,长有一丈五六尺,高也有五六尺。榨身由四根粗大的枣树挖凿组合而成。枣树质地坚硬,不会变形,它有液体难以浸入,不容易腐朽、受得住挤压等特点。这四根方形枣木,由四个井字架分为两头固定着。四根枣木的中心由“榨木匠”挖凿出一个长约丈许、直径与饼箍稍大一点的内圆空,名叫“榨筒”。凿这么大一个“洞”,榨木匠全凭一张锛,一把大圆凿。做成一个榨,要的时间一般都是讲多少月,而不是多少天。榨木匠一天“挝” (方言:zhua的第二声) 出来的木渣不到两捧。按民间对榨木匠做出来的事情的形容是:“那些木渣要是能吃,供一个榨木匠吃一天都不够。”这说明过去的“木榨”不是做出来的,而是磨出来的。榨筒的两边对开着一道尺来宽的工作槽。供榨师傅装榨、卸榨、分饼箍等工序用。更重要的是供“打榨”( 挤压油饼)时的诸如:木饼(分别置于油饼的两头)、撞钎、方子等楔子运行。

榨木匠是一种特殊的行业艺人。据说,只传儿子,不传女婿。榨木匠名曰木匠,其实算不得木匠。榨木匠只会做榨和维修榨,连那木匠师傅做得最简单的“拖灰筢”都做不好。榨木匠使用的是“锛”而不是斧头。修整木料,不是 “砍”而是“挝”。榨木匠不使用刨子,要把那些坚硬的木材收拾得光滑如玉,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就说那榨筒的内径,正好是饼箍的外径那么大,要是不光滑、不精确,打榨时,那些饼块就会出现畸形而影响出油。

我1976年从榨坊里出来的时候,我那亲手触摸了三四年的木榨,已经寿终正寝。这时的机械榨越来越先进,出油率越来越高,技术含量越来越低,一般懂机械的人都能操作。炒籽也是机械,甚至不用蒸气、不用踩饼了。只要把炒好的油脂倒进榨里,油就会汩汩流出。

木榨这种古老的传统榨油工具和工艺消失了。我书写它,是它曾经存在过。是想让后人见到这篇文字时,知道历史的长河中,人们的生活中,社会的发展中曾经有过一种“木榨”和榨油这门手艺。是想让它那“铿、铿——”的榨声在历史的长河中源远流长。

责任编辑 林东涵

猜你喜欢
榨油棉籽蒸笼
奶牛高能高蛋白精料资源
——全棉籽的加工与利用
半自动升降蒸笼
半自动升降蒸笼
棉株上不同着生部位棉籽发芽特性
棉籽俏销
土榨油并非越“土”越健康
土榨油是否越“土”越健康
被关在“骄阳蒸笼”里
“原生态”土榨油存安全隐患
广西龙胜:手工榨油坊茶油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