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浩
2015年的全国两会已经结束,互联网+、工业4.0的概念已然成为各个行业的热点话题。两个概念的具体形态在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理解,但深入分析,互联网+、工业4.0并非炒作,而是在新技术发展的推动下,传统行业转型升级的一种路径。
在印刷行业,互联网改变了客户与印刷服务商的接触方式,客户和印刷服务商的连接没有了地域、时间的限制,更加方便和快捷。互联网发展形态更适合标准化的产品服务推广,对于本质上是个性化定制服务的印刷来说,互联网只改变业务形态是不够的,无法引起行业创新的质变。互联网创新必须继续渗透到印刷工业领域,改变印刷的生产方式,才能够真正激活行业的转型升级,而工业4.0是互联网所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印刷生产融合的一个途径。
印刷业界对于印刷生产和互联网的结合也有一个名字,就是云印刷,其为大规模定制化生产提供了可能。印刷服务商、设计师通过云直接为最终消费者提供高品质和专业的服务。云印刷一般来说包含两个部分,一个是入口的互联网化,另一个是生产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入口的互联网化强调的是印刷服务商和最终用户的服务提供方式,看重的是形式的专业化和普适化(非专业化人员很容易理解和使用)。生产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强调的是印刷服务的品质,看重的是服务或产品的质量、时效和成本。当前业界对入口的互联网化已经有了相对较多的尝试,但对于生产的信息化和智能化,由于其实现的专业化和复杂程度很高,所以探讨得相对较少。在此,本文将着重探讨后者。
通俗地讲,生产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就是印刷服务商内部生产系统的高度IT化。印刷发展到现在,“碎片化”和“个性化”是两个突出的业务形态,而且随着人们对印刷品质要求的进一步提高,这两个特征将更加明显。在这样的情形下,原有的生产管理系统如ERP,已经无法满足生产高品质服务或产品的要求,需要有能够实现生产信息化和专业化相结合的新的云印刷生产管理系统。这样的云印刷生产管理系统应该具备这样的特征:系统化、标准化、数字化和高度智能化。
系统化
新的云印刷生产管理系统以生产订单为起始点,涉及到生产调度、生产计划管理、自动化生产控制,以及实时的企业资源跟踪和最终的印刷成品物流,贯穿订单、印前、印刷、印后、物流环节,能够管理监控印刷生产全过程。其中,排程、动态物料计划和生产系统三者形成一个循环优化的过程,不断提高计划的精确度和整体执行效率。整个系统在企业内部形成一个完整的、具有自我优化能力的集成化系统,从而提升整个生产过程的运行效率。图1为云印刷生产管理系统构架。
智能化
在新的云印刷生产管理系统中,智能化和自动化是核心主体,在汇集订单、人力、设备、物流的整体完备信息的基础上,统筹管理、合理安排和调度生产资源,从而达到整个生产过程中资源的合理分配,实现最优的产出。原始订单自动转换到工作单,相同或类似印刷工艺产品的合并生产,不同生产工艺间的自动转换(如传统单转为数码单),产品不同部件间的自动匹配,以及智能联线设备的调度等,都需要系统具有高程度的智能和自动化能力。
标准化
云印刷涉及到印刷资源管理、印刷工艺要求、印刷质量控制、生产设备管理等多个物理或信息系统,信息需要在这些系统间无缝地流转,这就需要提供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规范系统间的信息传递方式。
数字化
印刷过程中,工作单、生产调度、生产设备、色彩控制要实现全部或部分数字化,不仅要求生产设备自动化,像色彩控制也要使用标准的印刷校色和油墨控制系统,摆脱人为因素的干扰,减少人在生产过程中参与的环节,提升印刷的准确性和系统运转效率。
例如,方正电子基于自身对印刷未来发展路径的把握和理解,最新研发了一套云印刷智能生产中枢系统。该系统是一个高度智能化和自动化的软件系统,包含订单管理系统、内容管理系统、生产控制系统、生产调度系统、物流配送管理单元,如图2所示。该系统将产品的印刷生产过程划分为多个简单的独立生产步骤,包括原料供应、半成品生产、半成品存放、成品组装等,智能生产中枢调度中心统一调度这些生产步骤,无缝链接内容管理、印刷、印品物流过程,达到灵活快速生产的效果,并可以生成动态物料计划,与ERP系统集成在一起,提供整个印刷过程资源的优化配置。
互联网在印刷行业的渗透,拉近了最终消费者与印刷服务商的距离,推动了印刷业务模式的改变,而印刷生产系统与互联网融合在一起,将改变整个印刷产业。互联网+和工业4.0在印刷业落地生根,将促使印刷业产生革命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