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35kV变电站自动化的继电保护措施探讨

2015-06-25 01:04张亮李磊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5年24期
关键词:微机继电保护变电站

张亮 李磊

摘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随着微机继电保护技术的不断普及,在铁路变电站自动化中微机继电保护的作用变得日益突出。基于此,文章主要对铁路35kV变电站自动化的继电保护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铁路;35kV变电站;变电站自动化;继电保护措施;自动化技术;冗余技术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M411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23-0151-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5.23.076

当前,随着自动化技术的不断普及,铁路35kV变电站也逐步实现自动化的转变。在铁路35kV变电站中,继电保护装置占据着核心地位。随着铁路35kV变电站自动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为使其更好地服务于铁路变电站系统,继电保护装置也要不断改革与创新。要使铁路35kV变电站自动化的运行效果更加便捷与安全,相关人员选择微机监控系统用以代替先前的继电保护装置。对此,本文就铁路35kV变电站自动化的微机继电保护的创新工作做一分析与描述,并对变电站自动化微机继电保护中所遇到的技术难题与应对策略进行深入探究。

1 某铁路35kV变电站自动化继电保护改造

概况

某铁路公司主要选择的是山东积成电子IES-200系列微机监控系统对35kV变电站自动化继电保护进行改造。在改造中,一定要确保变电站可以正常供电,继而对主变压器以及10kV高压控制部分进行分阶段的改造,从而实现一套科学高效的微机保护监控装置,全方位、多角度地增强铁路供电系数的安全性能。

提高电气设备安全性与保持供电稳定性行之有效的方式是进行继电保护,继电保护指的是当变电站电力系统出现异常运作时,对变电站电气设备进行保护的一种自动装置。当电力系统出现一定的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可发出报警信号,并自动将故障加以处理。继电保护还可作为设备监测与管理电力系统运行的主要装置,当相关电气设备出现一定故障时,继电保护进行自动切断电源,提高电路的安全性能。继电保护装置主要是根据电气设备物理量的相关变化为依据设计的,它的设计思路要具有一定的可靠性与灵敏性,继电保护的主要职责是可以直观地将变电站电器元件的故障明显地表露出来,并自动地将有故障的电路及时进行

切断。

2 铁路继电保护装置的主要改造内容

2.1 对主变压器进行实时保护

我们在对该铁路35kV变电站进行继电保护的过程中,首先要对该铁路变电站的实际运行状况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然后选择两种型号不同的继电保护装置对主变压器进行主保护与后备保护,从而有效地提高该铁路35kV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的安全性与稳定性。近几年来,随着科技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设计师们在继电保护装置中也增加了相关自动化技术,改造的优点在于人们在对主变压器进行继电保护时,可对两边的断路器进行自动控制与管理。

2.2 加大进线及联络开关的保护力度

在该铁路35kV两路的进线中使用CAL-212线路保护装置,可提高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速度,避免电路中不安全事故的发生,全方位提升电力系统整体的安全

性能。

2.3 对10kV馈线开关的保护

在对该铁路35kV变电站进行继电保护的过程中,对其10kV的馈线开关进行相应的控制管理工作也是不容忽视的。这样做一方面可优化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速率;另一方面也与我国铁路变电站自动化建设的相关要求相吻合。

2.4 重视电力电容器的保护工作

在10kV电力电容器系统中使用CAC-211测控装置的优点在于它既能实现馈线保护的功能,还能防止电容器被烧坏现象的发生。

3 铁路35kV变电站自动化的继电保护措施

3.1 应用科学有效的冗余技术,增强安全性能

冗余技术也被称作储备技术,它主要是运用系统的并联模型增强系统可靠性的一种技术方法。相关研究人员要注意,在进行继电保护工作中,要最大限度地将硬件、软件等信息合理利用,以实现双系统保障技术。尤其是一些电力系统较为欠缺的区域,更要做好冗余技术的组建工作。为提高软件系统的安全性能与稳定性,可选择防火墙技术、信息保护技术等加以防护,将保护工作做到位。所谓信息冗余,指的是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方法像增加信息位数、检错与编码等工作实现自动纠正错误的能力。时间冗余技术则是运用装置的可预测性,及时找出故障的地点,采取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加以维修,最大限度地降低故障发生率。我们只有将冗余技术的四方面有机结合,促进其共同发展,才能高效地实现该铁路35kV变电站自动化的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3.2 重视继电保护装置的维修与检查工作

(1)微机继电保护在使用过程中有时会出现短暂的停电现象,施工人员可有效利用该段时间,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检查,而且要每年对超过80%以上的变电器设备做一次全套的检测与维修,确保设备的完整性;(2)当继电保护装置使用的时间超过3年以上时,要及时更换旧的继电保护装置,原因在于继电保护装置若使用时间过长的话,相关数据的准确性会降低,自动化程度也会相应减弱;(3)如果是使用了6年以上的微机继电保护装置,在检查中我们要高度重视,要对各个部件进行系统、全面的检测,不能疏漏任一环节;(4)当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维修与检测时,我们可以选择模拟实验的方法进行检测,对装置中较易发生故障的部位进行模拟实验,避免变电站在正常工作时继电保护装置发生故障现象。

3.3 各专业部门间的管理缺陷与应对策略

该铁路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管理部门较为宽泛,有远动、通信以及保护等专业部门,远动与通信专业部门之间的联系较为紧密,尽管在开展实际保护工作中,远动、通信专业与保护专业部门的联系很多,但是它们之间却存在显而易见的区别与差异。而且在21世纪新的时代背景下,该铁路变电站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即从先前的人员值班转变成无人值班的自动化模式,各个专业之间也出现了一定的改变,比如远动、通信与保护等专业部门也从先前的分工明确转变成相互结合、密切配合的发展状态。这种变化带来一定好处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弊端,如果出现遥控误动、遥信状态出现错误信息或是频繁出现误报等故障时,由于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比较紧密,造成调度人员不能及时、准确地预估出故障发生在哪个专业部门,严重影响故障检修的时间。因此铁路35kV变电站需要有专业人员对故障现场进行维修与处理。随着铁路企业应用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相关工作人员也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要求工作人员熟练掌握新技术、新理念,在实践应用中不断寻求更为有效的解决方案。

3.4 增强安装人员的职业素养,做好安全检查工作

为了使相关技术人员更好地服务于工作中,我们要不断增强技术工人的职业素养,不断强化专业技能的培养力度,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与使命感,强化他们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地培训中严格遵守相关程序,合理安装。尤其是一些技术含量要求较为严格的继电保护装置,技术理念更新速度快,我们更要注重专业人员的培训工作,定期派员工去参加学习与考察,不断强化专业员工的职业素养与专业能力。

4 结语

随着我国科技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前景也变得更加宽泛,我国铁路变电站自动化的继电保护受到了更多电力工作者的重视。自动化技术备受重视的原因在于:(1)该技术较易掌握与理解,可操作性强;(2)该技术经济可靠,实用性强。近几年来,微机继电保护在铁路中的应用变得愈发广泛,而且在我国变电站的自动化技术也是值得推广与应用的。尽管我国在铁路35kV变电站自动化的继电保护中还有一些弊端尚待解决,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普及,我们坚信这些弊端也会在短时间内得以解决,而且会使变电站自动化的继电保护装置更加可靠与安全。

参考文献

[1] 陈士军,李峰,郭望霞.浅谈煤矿35kV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自动化改造经验[J].矿山机械,2012,7(35).

[2] 张献.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出口逻辑矩阵研究[J].电力与能源,2012,30(3).

[3] 孙鸣,赵月灵,王磊,等.DG容量及接入方式对变电站继电保护定值的影响[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9,29(9).

作者简介:张亮(1980-),男,河南许昌人,成都交大许继电气有限责任公司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企业管理;李磊(1979-),男,四川广汉人,成都交大许继电气有限责任公司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电气工程设计。

(责任编辑:蒋建华)endprint

猜你喜欢
微机继电保护变电站
Fuzzy Search for Multiple Chinese Keywords in Cloud Environment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运行维护措施
关于变电站五防闭锁装置的探讨
超高压变电站运行管理模式探讨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二次回路的维护与检修
电力系统微机保护装置的抗干扰措施
220kV户外变电站接地网的实用设计
关于配电网自动化继电保护的几点探讨
变电站,城市中“无害”的邻居
新型微机可控顶控制系统原理及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