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翠英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重建工程也被逐渐重视起来,其中植树造林工程任务量与日俱增。但是植树造林很大程度上受季节影响,且可造林持续时间短,造林难度因此增加。因此逐渐发展出一套适用于秋季的植树造林技术,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了树苗成活率、有利于树苗生长、降低工程成本。
关键词:植树造林;秋季造林;栽植技术
生活在一个科技发达但生态破坏严重的社会,人类逐渐意识到所存在的世界错综复杂、彼此紧密相联,是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其中森林作为自然界能量物质交换的最主要连接点,和其他所有生命体共同存在于这个星球。而人类如果生活在氧气浓度低于10%,二氧化碳高于20%的环境中,会出现呼吸困难、头晕等症状,到最后逐渐死亡。树木是大自然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直接与地球生态平衡相关。随着文明的出现和发展,人类逐渐形成种树用木的生产生活方式,发展到今天就是通常所说的植树造林。
在保证更新造林成活率的前提下加快更新造林速度,是当今中国总发展布局中保证“生态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更新造林可以保证生态平衡、防止水土流失、起到蓄水、净化空气、保护野生动物等作用,可谓百利而无一害。并且现代社会对木材资源的需求已经超过自然森林资源的供给能力,更新造林就体现了良好的生产经济价值,力求在生态和发展中寻求一个平衡点,在最有利于人类发展的前提下保护自然。结合中国幅员辽阔的地理环境,我国有很多地区都适合秋季造林,因此文章简要介绍秋季造林的特点以及相关的技术。
1 秋季造林优点
(1)可以避开夏季干旱高温,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树苗的存活率。传统春季造林一般在三月到四月,在树苗发芽时正值酷暑,而幼苗发芽时对水分和养分需求量大,如果树苗根部对土壤适应不好,将导致树苗不能通过树根吸收营养,反而消耗自身养分,使得新栽苗木存活率低下。这时便可以利用“季节差”,在气温适中,水分保有量好,树苗与土壤适应时间长的秋季栽植苗木。充分发挥季节因素,更多栽培抗寒能力强的苗木。在来年树苗已经充分适应新环境,更能应对夏季高温干旱天气。
(2)可以避开病虫害高发季节,在一定程度上使新栽树苗远离病虫害。病虫害高发时间一般在春末夏初,传统春季造林时的幼苗正在发芽长嫩叶,如果疏于管理防范,会造成严重的损失。如果在秋季造林植树,此时害虫处于更替阶段,大部分都在结茧,客观上使得发病率降低。在此期间树苗可以茁壮成长,来年会具备一定的对病虫害抵御能力。
(3)秋季造林可以错开春季绿化高峰期,可以充分选拔优秀苗木,而且能降低用工成本。传统春季造林中,各个单位都在争先恐后抢购幼苗,导致供不应求,且价格高涨。更有甚者提前把不能存活的幼苗提前栽植,使得这些幼苗早早便夭折。各种人为因素导致了如使用劣质树苗、工程质量难于保障、工程价格提高等弊端。而秋季造林就是合理通过人为调控,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生产周期,利用秋季土壤的自降温性,提高幼苗存活率,且在幼苗生长季节充分对其进行观察和筛选,淘汰一些问题苗木,缓解用苗紧张,调节资金合理运用,避开春季农忙用工慌,人为的对造林更新过程进行优化。
2 秋季更新造林技术要求
因地制宜考察待造林地的水利土壤、气候环境等情况。根据综合环境和树种的生物特征,确定秋季造林栽培技术、造林时间、整地方式、管理方法等。对待造林地进行费用计算,确定造林面积、用苗量、用工量等款项费用,上报有关部门,在审批后交由造林单位和施工单位,并按照设计施工方案进行施工,验收和付款均按照承包合同规定执行。树种主要选择优质速生、耐寒耐低温树种;造林地选择土壤温度、湿度、酸碱度适中的地段;时间一般在立冬前半个月左右,根据具体地理条件和温度条件调整造林计划。
3 秋季造林更新主要技术
3.1 准备阶段
(1)充分做好前期调查准备工作,根据造林地具体条件合理选择树种。
(2)处理好采伐剩余物。可以通过集中燃烧方式处理采伐剩余物,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土地温度和土地有效利用面积,也通过无化学办法阻挡病虫害,是一种绿色环保的方式。
(3)在落叶前半个月充分浇水灌溉苗木,确保其保存足够的水分。
(4)对出圃苗木进行修枝定干,并及时对修剪口涂抹油漆,以防止水分流失。
(5)出圃苗木的根系要达到一定规格,根长30-40厘米,侧根长于5公分的需多余10条。
3.2 栽植技术
(1)树坑:树坑看似简单,但其形状和深度、直径等对树苗生长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位置准确符合整体工程设计的前提下,根据具体土壤条件和根系情况确定树坑规格。一般情况下坑径稍大于根径;树种的根系分布情况决定了树坑的深浅形状,挖坑时现标定圆心,按照等半径在土表作圆,确定树坑范围,然后垂直向下挖,需要保证树坑上下口直径一致。挖出的上层土与下层土分开堆放,并清理其中杂物如碎石和砖头等,回填时上层土因为富含有机物质先回填,下层土用作开沟。
(2)区别裸根苗和带土球苗:裸根苗栽植时需要一人将其放入坑内扶直,另一人往坑内填土。待填到一半时,向上轻抬树苗,使其根系自然舒展,然后再就回填。在填满后压实,用底层土做好浇水堰;带土球苗栽种前量好是否与树坑尺寸相符,然后对树坑尺寸进行修改以适合土球。先将土球固定在树坑底部,然后抽出包装,往回填土,填满后压实,做好浇水堰。
(3)浇水:浇水情况直接决定树苗的成活,栽种时如遇土壤干旱,应先对树坑浇灌,完成植树后再浇一遍,保证树根能充分吸收周围水分。
(4)培土:由于新栽树苗根系尚未固定,稳定性差,故应做好培土工作。培土前应该适量浇水,边培土边压实,增加树根对土的稳定性,但培土需在早春及时清除,以保证树苗正常代谢。
(5)支架:为了防止树苗被大风吹到吹歪,使根系暴露在外,降低了树苗的存活率。需要对树苗绑上支架固定。
3.3 栽植后管理
(1)栽植后应及时浇水灌溉,保证树苗在吸水困难的时候根系周围有充足水分。
(2)栽植后检查树苗稳定性,对于松动和歪斜的树苗要及时扶正,这是一项直接保证树苗存活的措施。
(3)及时除草并进行松土,杂草也会吸收水分和养分,对树苗造成威胁,需要及时清除。松土可以切断土壤毛细管道,保留水分,并可增加微生物活性,肥沃土壤,有利树苗存活。
(4)对树苗进行修枝、平茬、去芽等工作,适当修剪分支过多或者分布不均匀的树苗,最终只留下一个优质主干进行培育。
(5)预防冻害,在造林时采取培土等措施,减少对树苗的冻害,保证树苗安全过冬。
(6)通过预防措施防止鼠害,在植树后进行人为喷撒杀鼠药,或者安置鼠笼。在来年融雪后再用同样办法进行灭鼠,能有效防止鼠害发生。
4 结束语
秋季造林更新技术是人类发展史上重要的发明之一,是在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氣候条件对植树过程进行人为干预,做到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响应了当今生态社会号召,为我国生态保护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总的来说做好秋季造林工作应做好下列三点:第一,准确把握植树造林更新时间。第二,采用合理科学植树措施和技术。第三,在植树后进行科学管理。
参考文献
[1]郭瑞才.秋季造林更新技术的新思考[J].民营科技,2013(10).
[2]王培山.浅议秋季造林更新技术[J].民营科技,2014(8).
[3]马卫东.论秋季造林更新技术[J].民营科技,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