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生物多样性混栽技术在泸水县洛本卓乡的推广应用

2015-06-24 19:55李俊
南方农业·下旬 2015年4期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推广应用水稻

李俊

摘 要 水稻多样性混栽技术不仅能够对水稻进行抗病增产,而且能够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因此,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但由于该技术属于一项新兴的农业科学技术,群众科技意识淡薄,科技利用率偏低,导致水稻多样性混栽技术在推广与应用的过程中相对艰难。基于此,以云南省泸水县洛本卓乡为例,对水稻生物多样性混栽技术的推广与应用进行简要的阐述。

关键词 水稻;生物多样性;混栽技术;推广应用;云南省泸水县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12-022-02

水稻生物多样性混栽技术是利用水稻不同品种间高、矮差,充分协调光、温、肥资源。通过混合间栽,达到丰富水稻农田品种多样性,增强农田生态稳定性,使水稻生理素质增强,提高了抗稻瘟病的能力,有效减轻稻瘟病的危害,既减少农药用量,又降低农产品污染,既是目前调整品种种植结构,大力发展优质稻的最佳栽培措施之一,也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有效途径,更是农民增产、增收的一项实用技术,具有十分明显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及可持续性。

1 洛本卓乡的概况

洛本卓白族乡位于云南省怒江州泸水县北端,地处怒江峡谷腹地,北与福贡县匹河怒族乡接壤,东与兰坪县营盘镇相连,西与缅甸毗邻 ,南与泸水县古登乡相接。南北长14.5 km,东西宽27.8 km,国境线长11.4 km。全乡占地总面积为267 km2,总耕地面积为849.6 hm2,其中旱地面积为768.97 hm2,占总耕地面积的90.5%;水田面积为80.63 hm2,占总耕地面积的9.5%。洛本卓乡辖8个村民委员会、73个自然村、89个村民小组,总户数2 962户,总人口11 432人,其中农业人口为10 666人。境内有白族、傈僳族和怒族。主体民族为白族,占总人口的66.6%,傈僳族占32.97%,其它民族占0.36%。

2 洛本卓乡水稻生物多样性混栽技术的推广应用

洛本卓乡于2010引进了水稻生物多样性混栽技术,在俄嘎村卓旺组选择了4户农户进行试验、示范种植的面积为0.4 hm2,主栽品种为杂交稻冈优22,混栽品种为本地糯稻常规种。第二年水稻生物多样性的混栽技术从之前的4户农家增加到了16户,示范种植的面积由0.4 hm2扩大到了1.2 hm2。截至目前,水稻生物多样性混栽技术已经得到了全面的推广,种植面积高达21.87 hm2。水稻生物多样性混栽技术在洛本卓乡的大力推广与应用,使得洛本卓乡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得到了提高。经济效益:根据洛本卓乡实测的结果,水稻生物多样性混栽田平均667 m2产杂交稻522 kg,糯稻的为61.5 kg,667 m2产较以往常规种植增产达16%,提高了洛本卓乡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洛本卓乡通过水稻生物多样性混栽技术的应用,不仅对水稻的产量进行了增加,提高了抗灾的能力,减少了农药的使用,而且还促进了水稻生态的平衡、可持续发展。社会的效益:洛本卓乡水稻生物多样性混栽技术的使用,不仅提高了农民的科技意识以及种植水平,而且还对水稻的产量结构进行了有效地调整,满足了人们对水稻的较高需求量[1]。

3 洛本卓乡水稻生物多样性混栽技术操作规程

3.1 种子的选择与处理

在对水稻的种子进行选择时,首先,要选用适合本地种植的高产优质杂交水稻为主栽品种,如冈优22、吉优716等优良品种,混栽品种选用本地种植的优质常规糯稻,并在种子播种之前的一个星期对其进行1~2 d的暴晒;其次通过比重法,选择优秀的种子,扔掉劣质的种子;然后利用多菌灵对选出的种子进行消毒,并在高于10 ℃的水中对种子进行3~5 d的浸泡,平均每天换1~2次水,使种子吸入足够的水分,最后,通过捂种的方法对种子进行催芽,种子的芽长不得超过0.2 cm。

3.2 秧床的整理以及播种

第一,秧床的整理:在对秧床进行选址的时候,要选择透光、向阳性较好、背风以及靠近水源的地方,同时还必须是砂质壤土,在对秧床进行施肥时,通过对各种肥料的合理安排,进行均匀的施肥[1]。当对秧床起厢时,厢的长度为8~10 m,宽为1.2 m,如果秧床选址在雨水较多的地方,厢面就必须要高于地面10 cm。第二,水稻的播种:水稻播种的时间必须要根据实际的情况而定,将催芽后的种子均匀的洒在秧床内,并用筛选过后的细粪以及土,对种子进行覆盖,不能将种子裸露在空气中,从而对种子生长的气候进行协调,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3.3 秧床的管理

3.3.1 秧床温度的管理

首先要将秧床的温度控制在25~28 ℃,不得超过28 ℃,当秧苗成长到5~8.33 cm时,就必须要保持秧床通风的状态,将温度控制在20~25 ℃,在日落前的2 h,要将秧床进行封闭;其次秧苗成长到8.33 cm时,就要加大秧床的通风量,使秧苗所接受的温度接近秧床之外的温度;最后当秧苗变绿时,将秧床的薄膜去掉[2]。

3.3.2 秧床水分的管理

在种子播种之后,不要对秧床进行大量的浇水,当秧床出现干燥的现象以及秧苗的叶片上没有水珠或者是午时秧苗的叶子出现打卷的现象时,就必须要对秧床浇水,并且要浇透。当遇到强降雨时,就必须要对秧田中的水进行排除活动,使秧苗在水分恰当的环境下生长。

3.4 秧苗移栽的规格

秧苗长出35 d左右,就要将其移栽到大田中,在移栽的过程中,必须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秧苗进行拨出;同时,还要注意秧苗栽插的技术和规格。首先,在对秧苗进行拔出时,要在拔秧的前1 d将秧床浇透,在第二天使用铲子将秧苗铲出,铲出的深度不得高于8 cm,在铲出后的第二天,就必须要将秧苗插入田中。其次,在潜水区进行秧苗移栽时,秧苗根部入泥的深度不得超过2 cm,要将秧苗直立,不得歪斜和窝根。最后,移栽时,统一采用宽窄行种植,规格13.33 cm×13.33 cm×20 cm(株距、窄行各13.33 cm,宽行20 cm,结合卓旺组历年来水稻分蘖能力而定),按照主栽品种与混栽品种6∶1或8∶1的比例进行栽培。

3.5 大田的施肥以及害虫的防范

由于秧苗在移栽之后的1个月之内一般不进行施肥,因此,在秧苗移栽之前,就必须要对秧田进行适当的施肥,为秧苗的成长提供足够的养分[2]。当秧苗抽穗时,要对秧田进行合理的施肥,一直到稻穗的成熟。在对秧田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要按照预防为主的观念,对秧苗进行农药的喷施,防治秧苗出现病虫害,提高稻谷的产量。

3.6 稻子的收获

当水稻成长为九成黄时,是收割的最佳时机,如果收割的时间偏早,就会导致青米较多,米粒的不饱满以及水稻的产量低;收获时间过晚,就会导致米粒脱落、发芽,收成的产量低,因此,就必须要在最佳的时机进行收割,提高水稻的产量。

4 结语

通过洛本卓乡水稻生物多样性混栽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可以看出,水稻生物多样化混栽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对水稻的虫害进行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而且还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因此,在水稻种植的过程中,可以大力推广和应用水稻生物多样性混栽技术,培养大面积无公害的水稻,满足城乡居民对稻米的大量需求。

参考文献

[1]凌丽.金塘乡水稻生物多样性混栽技术[J].云南农业,2012(12).

[2]周礼兴,陈干昭.绥江水稻品种多样性混栽技术[J].中国农业信息,2014(2).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生物多样性推广应用水稻
水稻种植60天就能收获啦
基层烟站信息化防雷系统的应用与管护
新疆夏尔希里自然保护区资源的保护研究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