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军 陆鸣 鲁超 等
摘 要:随着蔬菜基地建设不断推进,无锡市蔬菜产业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当前蔬菜基地建设面临着新的挑战,主要存在规划冲突、设施配套生产技术难以推广、组织化程度较低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发展无锡市蔬菜产业,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蔬菜;基地建设;“菜篮子”工程;无锡市
中图分类号:F325.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3547(2015)12-0068-03
近年来,无锡市“菜篮子”工程蔬菜基地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成绩,蔬菜产销步入了生产稳定发展、质量安全可靠、市场波动可控、农民增收稳定、市民得到实惠的可持续发展轨道。2014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47 113.3 hm2,产量123.88万t,有效缓解了无锡城区蔬菜供给压力,提高了蔬菜生产能力、市场保障能力和产业竞争能力。但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蔬菜基地的建设面临着新的挑战,从提高产量转向增强均衡供应能力、提高蔬菜品质及提升蔬菜产销衔接水平是今后无锡蔬菜基地建设发展的必然要求。
1 无锡“菜篮子”工程蔬菜基地建设现状和主要做法
1.1 基地现状
2011年无锡正式启动了市属蔬菜基地建设,共建成蔬菜基地2 684.3 hm2。2012年,根据《省政府关于加强“菜篮子”工程蔬菜生产基地建设的意见》(苏政发[2012]177号)的要求,全市制定了“菜篮子”工程蔬菜生产基地建设规划(2013-2017),共规划连片蔬菜基地12个,其中市区6个基地共2 264 hm2,江阴市4个基地共1 733.3 hm2,宜兴市2个基地共1 400 hm2。截至2014年底,全市12个永久性蔬菜基地已建成面积3 466.7 hm2,达到规划面积的64%。
1.2 主要做法
①科学规划布局,保障基地建设 为进一步从立法层面对市属蔬菜基地进行有效保护,防止蔬菜基地用地的随意性和浪费现象,2011年7月16日,新制定的《无锡市蔬菜基地条例》通过江苏省人大批准,于2011年10月1日起施行。2012年,依据《无锡市蔬菜基地条例》及相关政府文件,在经过大量现状调查和系统论证的基础上,结合各区蔬菜生产现状和资源优势,《无锡市市属蔬菜基地空间布局和保护规划》经市政府审批同意后正式下发,同时报人大常委会备案。《无锡市“菜篮子”工程蔬菜生产基地建设规划(2013-2017)》也于2013年3月经市政府批准同意后报江苏省农业委员会备案。这2个《规划》对无锡市周边基本农田保护区内的菜地重新进行规划整合,使基地布局更为合理,为发挥城郊型市属蔬菜基地的保供稳价作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②标准化建设,多元化投入 无锡市2 684.3 hm2市属蔬菜基地建设过程中体现了标准化、规模化的要求,基地建设均严格按照锡政发[2011]75号文件和市农委、市财政局、市发改委联合制定的《关于无锡市市属蔬菜基地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重点突出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保护地设施,力争全部建成格田成方、土地平整、灌排配套、道路畅通、设施齐全的现代化、规模化蔬菜生产基地。建设过程中,市、区两级政府积极整合“菜篮子”工程、农业“三新”工程等相关项目资金,按照基础设施以政府投入为主,市、区承担各半的原则,市级财政先后下拨了7 000万元作为补贴资金,逐步构建了以政府投资为引导、企业和农民投资为主体的多元投入机制,有力地促进了无锡市属蔬菜基地建设保质保量完成。
③加强技术服务,提升科技含量 在蔬菜基地建设过程中,各区大力发展设施农业,采取“政府引导、企业(农户)为主”的方式,大力发展智能温室、连栋大棚、钢架大棚、“两网一灌”(遮阳网、防虫网、喷滴灌)和防雨栽培设施等,配套使用杀虫灯、粘虫色板、性诱剂等物理、生物防虫措施,示范推广水肥一体化设施。在市区已建成的蔬菜基地中,应用防虫网的有58 hm2、应用遮阳网的有1 187.7 hm2、应用喷滴灌的有1 200 hm2。同时,基地积极推进物联网应用与蔬菜产业结合,实现生产环节的自动化、智能化、精准化和远程调控,以及产品质量的全程可追溯,全面提升蔬菜生产的科技含量。
2 存在的问题
2.1 基地保护与城市发展建设等的冲突
蔬菜基地的保护涉及农业、国土、规划等多个部门,是一项需要统筹规划的长期工作。随着无锡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不断推进,经济发展和蔬菜基地保护不可避免存在冲突。一方面是蔬菜基地保护与城乡一体化建设相冲突,在规划城市扩展方向、规模,布局村、镇道路等基础设施时,不可能完全符合蔬菜基地保护的要求,在此过程中必然会与规划保护的市属蔬菜基地相冲突;另一方面是农业转型发展带来的新压力,农业自身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高效、高附加值农业产业,如休闲农业、生态农业等,要求对耕地进行多样化利用。另外,蔬菜生产以外来农户为主,由此而带来的社会管理等问题,使基层村组织对发展蔬菜基地也存有顾虑。
2.2 设施配套生产技术推广难题
近几年,无锡市不断加大对市属蔬菜基地配套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一批大型设施和作业设备落户各蔬菜基地。但是由于各蔬菜企业普遍出现了招不到大学生、留不住大学生的实际困难,而从事蔬菜生产的劳动力中90%以上是外来农户,他们的文化素质较低、科技意识不强,对大型设施、设备的配套生产技术接纳能力差,从而造成这些设施、设备无法正常投入生产作业,导致生产效率低,经济效益不高。
2.3 生产经营模式与销售市场脱节
当前,无锡市蔬菜生产企业化、经营集约化已初具规模,但是从事蔬菜种植的依然多为散户,其规模小、技术水平和组织化程度较低。这种无序、分散的生产经营现状增加了生产技术推广的难度,阻碍了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时由于蔬菜基地日益远郊化,自产自销渠道不畅,部分种植户无力顾及销售,缺乏市场预测的能力,没有长远种植、规模化生产的意识,导致生产、营销信息不能及时、准确、有效地应用于蔬菜品种结构调整和市场运作,产销脱节现象较为突出。
3 发展对策
3.1 稳定面积,提升配套设施水平
稳定的蔬菜基地才能保障蔬菜的稳定供给。在蔬菜基地的发展过程中必须进一步落实《无锡市蔬菜基地条例》,结合国土资源部、农业部正在开展的永久性基本农田的划定工作,从土地源头对蔬菜基地进行保护。要注重蔬菜基地保护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发展规划的相互衔接、配套,合理规划蔬菜基地。同时,综合运用蔬菜基地征用补偿机制和生态补偿等各项措施稳定面积。无锡市从2014年底开始,由市、区两级财政分担,对市属蔬菜基地给予每年200元/667 m2的生态补偿,这项措施必将提升基层村组织保护、稳定蔬菜基地的积极性。另外,对保护区范围内的蔬菜基地加大资金投入,用于基础设施的改造和配套设施的提升,从重视基础设施建设转向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并重,重点加快推进田头预冷设施、整理分级车间、冷藏库(柜)、清理、分级、包装、冷链运输等配套设施建设,减少蔬菜产品流通损耗,提高产品品质和附加值。
3.2 加强协作攻关,加快现代技术的应用集成
农业技术集成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农业生产科技进步的重要形式,也是推进无锡市蔬菜产业建设和发展的必然途径。现阶段,在蔬菜生产上,智能温室、连栋大棚、钢架大棚、“两网一灌”、小型蔬菜生产专用机械、蔬菜绿色防控体系和农业物联网技术等子系统都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但实现蔬菜生产的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仅仅依靠单一技术的突破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整合科技资源,选择对蔬菜产业发展关联度大和带动性强的多项农业技术进行联合攻关,尤其要针对生产中遇到的大型设施周年生产等问题进行攻关。为此,要进一步加强协作攻关,通过蔬菜产业的技术研发和应用集成,重点支持生物技术、优质栽培、绿色防控等领域的科技创新,同时加强培训推广力度,把这些技术集成组装应用于本市蔬菜产业建设之中。
3.3 培养新型经营主体,鼓励蔬菜产供销一体化模式发展
蔬菜产供销一体化模式是包括农业生产龙头企业、超市在内所采取的较为普遍的经营模式,涵盖农超对接、农批对接等多种形式。在这种模式下,蔬菜生产者直接参与蔬菜的生产、流通、销售全过程,使蔬菜产品以最少的环节直接进入批发、零售,在合理运作、市场经营风险有效控制的情况下,能真正减少蔬菜流通环节,使蔬菜流通达到便捷、高效的目标,同时保证蔬菜的质优价平。目前,无锡市主要设立有蔬菜直销店、企事业食堂配送、超市联销和网上配送等几种较为新颖的蔬菜流通模式。为加快蔬菜产供销体系建设,现阶段应落实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大力培养新型经营主体,重点培育家庭农场和以配供为主的蔬菜产供销一体化经营主体,依靠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蔬菜基地的转型发展;二是改革蔬菜扶持模式,调整财政补贴方向,从重生产改变为生产、流通并重,进一步完善“菜篮子”工程车通行证的管理办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切实解决蔬菜物流进城“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三是鼓励各类组织以配送中心建设为入口,积极发展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企对接等形式,建成从产地到销售终端的直接配送体系。
参考文献
[1] 余汉清,陆静亚.无锡城郊型现代蔬菜基地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建议[J].中国蔬菜,2013(23):11-13.
[2] 吴军.地方政府在蔬菜产销体系建设中的作用探析[D].上海:华东政法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