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晨阳
2015年5月29~31日,第14届香格里拉对话会在新加坡举行,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的军事和防务部门领导人出席了本次论坛。“香会”的东道主虽然是新加坡,但却是由英国国际战略研究所发起的,全称是“亚洲安全峰会”。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开幕式上的致辞有些新意,但本次峰会更受关注的是中美在南海问题上的斗法。那么,东盟和域外大国在东南亚地区安全中究竟扮演什么角色呢?
其实二战之后,东南亚国际关系的发展存在着两条主线,一是由大国在二战结束前后确定的国际格局或结构对东南亚各国以及东盟的制约,二是东南亚国家寻求自主和对国际格局的利用,甚至试图超越大国制定和主导的国际格局的努力。在安全领域也是如此。
二战结束后,西方列强虽然被迫允许东南亚各国独立,但在军事和安全问题上依然试图继续掌控,并且和部分国家签署了军事、安全合作协议。冷战爆发后,美苏两国在东南亚地区的争夺加剧,为了防止共产主义在东南亚的传播,美国在1954年9月组织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菲律宾、泰国、巴基斯坦等八国外长在菲律宾的马尼拉举行会议,签署了《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并于1955年2月主导成立了东南亚条约组织。这是美国在东南亚地区建立的第一个地区安全防务合作机构,但未能很好地发挥作用,于1977年6月起不复存在。除多边外,美国与菲律宾、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还有各种形式的双边安全合作。
与此同时,英国在同意马来亚独立的同时,也和马签署了《英马防务协定》。1971年11月协定期满后,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马来西亚、新加坡生效了当年4月签署的《五国联防协议》,以共同保障马来西亚、新加坡免受外敌入侵。尽管这个组织不温不火,但一直存在到了今天,并增加了反恐等内容。
在冷战期间,苏联同样卷入了对东南亚地区安全事务的干涉之中。苏联在1969年6月提出建构亚洲集体安全体系,试图取代美国成为亚洲的霸主。由于没有得到东南亚、南亚国家的积极响应,苏联加大了支持越南在中南半岛进行军事扩张的力度,并在越南的金兰湾建立了庞大的海军基地,直接威胁到了地区安全局势。
尽管冷战期间大国在此地区长袖善舞,但绝大多数东南亚国家也开始寻求在安全事务中的自主权。如1961年7月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成立了东南亚联盟,这是东南亚国家区域主义合作的第一次尝试,但因为内部矛盾而夭折;1963年5月成立的“马菲印(尼)联盟”同样不成功。1967年东盟的成立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尽管东盟成立时宣称其宗旨是共同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实际上在冷战期间,东盟最大的成就集中在政治和安全领域。为了避免大国的干涉,1971年11月东盟宣布把东南亚建设成“和平、自由和中立区”,并要求大国承认和尊重东盟的选择。1976年,东盟成员国签署了《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并逐渐对东南亚其他国家和域外国家开放。1987年,东盟做出了建立“东南亚无核区”的决定。在冷战期间的区域合作实践中,东盟创立了灵活机动的“东盟方式”。东盟在柬埔寨问题的解决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冷战结束后,东盟寻求对国际结构的超越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东盟提出了“综合安全观”,实现了囊括东南亚十国的“大东盟”,新构建了东盟地区论坛、东盟防长及防长扩大会议等安全合作机制,牵头举办亚欧首脑会议和东亚峰会、“10+3”等,继续举办东盟与对话伙伴国会议,提出构建东亚经济核心论坛(EAEC)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1995年12月完成了《东南亚无核区条约》的签署。2003年,东盟决定在2020年建成“安全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和“社会文化共同体”,2004年东盟颁布了《东盟安全共同体行动纲领》,并决定制订《东盟宪章》。2007年,东盟决定提前到2015年建成三个共同体。但从过去十多年东盟在美国的全球反恐、亚太再平衡战略中的表现来看,在安全事务上东盟仍没有摆脱对美国的依赖。从东盟地区论坛、香格里拉对话会等机制的话题设置和会议进程来看,中国、印度、日本等在东南亚安全事务中的分量也在提升。
因此,迄今为止东南亚安全区域主义仍没有走出以“霸权”、“均势”和“联盟”等为特点的“弱安全机制”,目前虽在努力构建以“大国协调”和“集体安全”为主要方式、以“综合安全”和“合作安全”为主要特征的“强安全机制”,但距离完全超越国际格局、完全自我主宰的“东盟安全共同体”目标,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