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食品安全事件冲击下的对策分析

2015-06-24 11:59孙泽才方凯周晓粧黄凤娇陈新华
南方农业·下旬 2015年4期
关键词:长效机制食品安全

孙泽才 方凯 周晓粧 黄凤娇 陈新华

摘 要 食品安全事件的出现,使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造成消费者的消费信心下降。快速、有效应对食品安全事件,有利于将人民的财产损失降到最低,快速恢复社会秩序和市场消费。建立长效机制成为应对食品安全事件的重要手段。基于此,通过对我国食品安全事件冲击下应对政策现状、存在问题分析,提出建立长效机制的应对政策。

关键词 食品安全;应对政策;长效机制

中图分类号:F203;F426.82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12-165-02

食品安全关系到国民生命财产安全、消费市场稳定、社会秩序安定,与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近些年来发生的各类食品安全事件,严重损害了广大消费者的生命健康,降低了消费者的消费信心,甚至引起社会恐慌[1-3]。

1 我国食品安全事件冲击下应对政策现状

我国对于食品安全事件的应对,主要是根据《食品安全法》和《国家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2009年6月1日起施行《食品安全法》中第十七条: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食品安全分析评估结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信息,对食品安全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对经综合分析表明可能具有较高程度安全风险的食品,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对及时提出食品安全风险警示,并予以公布。第二十三条:制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应根据食品安全分析评估结果并充分考虑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参照相关的国际标准和国际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并广泛听取食品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意见。第八十二条:国家建立食品安全信息统一公布制度。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公布消息,应当做到准确、及时、客观。《食品安全法》中第七章 食品安全事故处理,第七十二条(四):做好信息发布工作,依法对食品安全事故及其处理情况进行发布,并对可能产生的危害加以解释、说明。

2011年10月出台《国家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指出:该预案组织机构中设置新闻宣传组,由中央宣传部牵头,会同新闻办、卫生部等部门组织事故处置宣传报道和舆论引导,并配合相关部门做好信息发布。应急保障中宣教培训,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食品安全专业人员、食品生产经营者及广大消费者的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教育与培训,促进专业人员掌握食品安全相关工作技能,增强食品安全生产经营者的责任意识,提高消费者的风险意识和防范能力。

2 食品安全事件应对策略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处理的方式和手段不够成熟,我国在处理食品安全的过程中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其主要的问题如下。

2.1 食品安全风险交流不足

食品安全事件出现后,对于食品存在的各方面的问题,我国的处理方式主要是由技术专家以及公共官员研究决定后公布关于食品的一切消息,公众没有真正参与到食品安全事件的应急当中,也就是我国食品安全风险交流明显存在不足。风险交流是风险评估者、风险管理站、消费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就有关风险管理方法和活动的信息的沟通交流。而在我国在应对食品安全事件中,明显缺少了消费者的环节,消费者处于一个被动接受的位置中。这种应对的方法容易忽视消费者的心理,降低公众对政府及政府决策的信任度[4]。

2.2 媒体的关注点有待转变

媒体作为举足轻重的传播手段,其快速性和广泛性深深地影响了广大人民群众。在食品安全事件发生时,媒体传播的食品事件最新动态是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媒体在应对食品安全事件时,应将重点放在及时、正确传播消息,使广大人民群众了解最新动态,安定民心,稳定社会秩序。例如,在“苏丹红”事件中,一些媒体没有正确地报道传播关键信息,甚至对“苏丹红”事件进行炒作,使得消费者在认识上出现认识误区,一定程度上引起了消费者的不安和社会秩序混乱。

2.3 消费者利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一些消费者在食品安全事件中的利益受到严重的威胁甚至损害。在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后,人们注意力集中在如何控制事件的发展,防止事件扩大化。食品事件爆发后,相关企业的运行环节受损,若其经济能力和运作能力不能应付事件后果,使消费者的利益损失得不到相应的弥补,导致消费者对消费市场和企业的信任度降低,不利于食品安全事件后的市场经济和社会秩序恢复。

2.4 广大人民群众食品科普知识缺乏

由于广大人民群众食品科普知识缺乏,导致食品安全事件的受害消费者人数增加,增大了事件的不利影响范围和程度。另外,人们缺乏食品科普知识,会使他们在食品安全事件中缺少自我判断能力,产生盲目从众的心理。这不仅不能控制食品安全事件的发展,还会扩大发展范围,甚至会引起社会秩序的恐慌[5]。

3 国外经验借鉴

3.1 英国政府应对疯牛病事件

在应对疯牛病事件中,英国政府采取隐匿信息的手段最终导致了英国政府公信力大幅度下降。疯牛病事件后,英国政府吸取教训,在涉及公共健康的事件时,尽量由独立科学专家或独立调查委员会来说明“公共健康度”,以免公众陷入过度恐慌,维持公众的信任。因为在食品安全事件中,群体性恐慌的危害可能会超过食品安全事件本身的危害。在食品安全事件中,要尽量降低消费市场的负面影响,维持公众的信任度,避免消费者的恐慌。

3.2 美国政府应对疯牛病事件

处理疯牛病事件时,美国政府及时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和行动信号,成功避免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事件恐慌的蔓延。美国政府在决策时,广泛征求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建立了科学而透明的决策机制。他们采用权威专家的建议,增加了对公众的说服力,获得了公众对美国政府的公信力。

4 对策

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了我国的一大问题,广大人民群众为“我还能吃什么?”而忧心忡忡。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安为食之关键,食为民之根本,民为国之基石。食不安,则国不安。有效应对食品安全问题,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成为了我们整个国家民族亟需解决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应对我们食品安全事件,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提出了以下几点对策:

4.1 加强食品安全风险交流

在处理食品安全事件中,加强食品安全风险交流,有利于充分体现出消费者对事件的心理和要求,避免了消费者猜测的各种心理;加强食品安全风险交流,有利于将政府的管理、政策、食物链流程公开化和透明化,维护公众的知情权,提高了公众对政策的公信力。

4.2 发挥媒体传播的积极作用

媒体传播范围广、速度快,这些特点决定了媒体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在食品安全事件中,媒体成为了广大人民群众了解事件发展最新动态的关键方式,媒体如果发挥了积极的传播作用,必然会减轻人民群众的心理恐慌,避免社会出现混乱秩序。因此,一定要发挥好媒体传播的积极作用,及时传播事件动态,消除消费者疑虑,让人民群众了解到最新、最真实的消息而做出有效的预防行为。为了使媒体传播出的消息具有权威性,可以采纳一些权威专家的意见和建议。

4.3 坚决维护消费者利益

在食品安全事件中,消费者的心理和生命财产都受到了影响。如果他们的利益得不到维护,那么他们就会对消费产品失去信心,这对于市场消费和市场恢复都非常不利。只有坚决维护消费者的利益,才能让消费者对消费市场充满信心,才使食品产业在经济新常态下能够更好地发展。近日提出的“食强险”是维护消费者利益的一种很好的方式,既能让黑心企业受到法律制裁,也能使消费者的利益得到保护。

4.4 普及食品安全知识

很多的人民群众对一些食品不了解或是存在着认识误区,这也是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件的一个原因。在食品安全事件中,人民群众对食品的不了解或是错误认识,会导致受害人群范围扩大,加重灾害情形,造成人民群众心理的恐慌。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有利于提高民众的辨别和判断能力。

总之,食品安全事件对消费者、消费市场和社会秩序都有影响,只有建立长效机制才能有效、快速应对食品安全事件,才有利于市场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和国家强大。

参考文献

[1]吕学谦.权威专家解读我国食品安全事件及我国面临的食品安全问题[J].高科技与产业化,2007(26):44-47.

[2]王二朋.从英美对疯牛病事件成败经验看我国食品安全事件的应急管理[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2,18(9):8-11.

[3姜冰.我国食品安全监管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延边:延边大学,2009.

[4]刘中华.食品安全强制责任保险发展及制定构建[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2.

[5]王二朋.食品安全事件冲击下的消费者食品安全风险感知与应对行为分析[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2.

(责任编辑:刘昀)

猜你喜欢
长效机制食品安全
构建长效机制推进扫黑除恶治理常态化
关于构建审计整改长效机制的思考与探索
建立三大长效机制 保障矿井长治久安
市场经济下食品安全对经济发展的意义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分析
治理校园欺凌需要长效机制
为资源下沉建长效机制
以“三好一满意”为抓手 建立创先争优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