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凯铃
清明节扫墓是我国的传统习俗,但对于不少在外地工作而无法请假回家的人来说,则很难做到。近日,有网友反映,网上有清明代人扫墓的服务,服务价格在五百元至上千元不等。代人扫墓的服务包括烧香、摆祭品、念悼词、磕头、放声大哭、喊亲人或叫爸妈,整个过程三十至五十分钟。而且扫墓过程可以全程录像,发送到顾客手中。
清明节之际,通过一定的方式,寄托对故人的哀思和留恋,此乃人之常情。扫墓、哭丧就是其中的主要形式,对悲伤者的心理也是一种疏导和安慰。但是在我看来,扫墓与哭丧应该是发自内心的情感宣泄。如果专门请人提供职业化的扫墓与哭丧服务,这样的孝心就有做作的成分,失去了祭奠亡故亲人的应有之义。
其实,会哭不会哭,只是一个人的个性问题,只是寄托哀思的一种形式而已。哭声是否响亮,时间是否久远,并不是代表后人孝心深浅的指标。请人哭坟只是做给别人看的表演,只是人为烘托一点悲痛气氛罢了,与人的伤心没有什么直接关联,晚辈也不能指望依靠陌生人的扫墓、哭坟服务来抚平自己对亲人辞世的悲情。职业代扫墓、代哭坟给人的感觉就是出于市场的需要和赚钱的需要上演的作秀闹剧,并没有真诚可言。几十年的亲情孝道能请别人代替吗?这样的代理扫墓、哭坟,实际上是一种虚情假意,是对孝道的玷污。
现在,不少人在办理老人丧事时,喜欢大操大办。在清明节时,给逝者烧麻将牌、小洋楼、苹果手机……这实际上是形式主义、互相攀比的心理作怪,是借死人为活人脸上贴金。这种有悖社会风气的哭坟服务、排场之风不要也罢。
其实,对老人尽孝,并不在于在老人死后大办豪华葬礼、请人哭坟,而在于在逝者生前多关心、多照顾,尽到自己的孝心。我们应该摒弃“哭丧尽孝”、豪华葬礼之类的陈规陋习,倡导移风易俗、厚养薄葬的孝道观念,积极推动精神文明建设。
【名师点评】李超:请人扫墓、请人哭坟的行为让人难以理解,而代人扫墓、代人哭坟者更让人哭笑不得。前者借别人装装样子,后者实是逐利之举。两者都无真情实感可言。若泉下人有知,怎不痛骂儿孙之不孝?怎不怒斥装腔作势者之无耻?
清明时节寄哀思。如果连这份本该发乎真心的哀思都能成为作秀的闹剧,那么在其他方面就很难想象有什么真诚可言了。为什么这样的事情会发生?为什么这会成为一种市场需求?是人心不古,是风俗浇薄,还是道德沦丧?值得我们深思。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