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细部渗漏成因与对策

2015-06-23 20:03:35刘觅
现代商贸工业 2015年12期
关键词:细部穿墙防水材料

刘觅

摘要:城市高层建筑的日益增多,要求重视高层建筑地下室的防水工程。根据地下室细部出现渗漏的现象,立足于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寿命角度,对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的细部渗漏原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渗漏

中图分类号:TB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2019001

1 高层地下室防水工程的概述

随着城市功能的日益完善,城市高层建筑技术也在不断地增新,尤其是在城市用地日益紧张的环境背景下,高层建筑空间转向地下发展,高层建筑的地下室面积越来越大。高层建筑的超高要求地下室要具有稳定的基础作用,如何保证地下水具有稳定的基础作用的关键在于做好地下室的防水工程,因为地下室处于水平地面的下部,位于潮湿的环境中,并且还要受到地下水等因素的侵犯,所以地下室的防水工程被提高到重要的位置。高层地下室防水工程要占到整个高层建筑防水工程的45.2%左右。

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地下室的防水工程需要根据工程施工的具体要求进行,比如该工程的水文地质情况、区域地形以及地下水位高低等等因素,这些因素都会给地下室防水工程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地下室防水工程应该遵循“放、排、堵”相结合的设计原则。把好施工关,按照施工要求规范每一道工序。在实际的高层建筑中,对地下水的防水处理我们一般采取二至多道的防水设置,由于地下室多为刚性混凝土结构,因此在地下室的外部加制一道二道防水材料。

2 地下室防水工程细部渗漏的成因分析

2.1 墙板施工不当引起的细部渗透

墙板施工不当是很容易引起局部渗透的,因为在墙板的施工过程中不严格按照施工设计规范进行,就会导致墙板之间出现裂缝,进而导致防水措施无法对该部分进行作业:首先在模板的施工过程中,尤其是在地下室墙体模板的安装过程中,可能会因为操作人员的失误或者漫不经心,而将一些杂物掉在墙板施工缝中如果我们没有对这些污染物进行清除干净,那么就会导致污染物被滞留在凹槽内,结果就会影响到墙体的渗透能力,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墙体裂缝;其次在墙体进行混凝土浇筑时,由于混凝土结构设计不严密,进而会产生漏水通道,比如在混凝土浇筑时由于没有对混凝土进行充分的振捣,结果导致混凝土出现了蜂窝现象,形成了漏水通道。或者是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导致混凝土第二次浇筑与前次混凝土的结合不紧密,造成带状混凝土局部松散。

2.2 施工管理不科学

地下室防水工程的管理工程非常重要,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地下室防水工程的管理存在不少问题:首先在混凝土进行浇筑之后,因为没有按照养护要求进行养护,结果导致混凝土出现了收缩,而混凝土的收缩必然会产生干缩裂缝,而这些干缩裂缝的存在就会给地下室防水工程埋下隐患;其次如果建筑结构为大体积混凝土时,一旦混凝土出现裂缝就会造成渗漏出现,比如对大面积的混凝土养护要尤为重要,尤其是混凝土内部的结构要合理处理;最后对防水成品的管理也不科学。在进行防水作业时,一旦柔性防水层施工完成后,需要经过验收后才能进行砂浆保护层的施工,但是这段时间需要对成品进行保护,细微的破坏都会给防水工程带来安全隐患。

2.3 地下室防水工程的设计存在缺陷

地下室防水工程的设计方案直接关系到地下室防水工程的质量,结合实践,在地下室防水工程设计中主要存在以下缺陷:一是后浇带、伸缩缝的预留位置不合理。在地下室的伸缩缝设计上往往会超出相关规定的20m的限制,使得地下室的伸缩缝过大;二是对细部设计不当,没有考虑薄弱环节的加强措施。在地下室防水层作业过程中,由于地下室底板与墙身交接处的阳角线位置的防水层是最容易被破坏的,而且该部分受到结构沉降因素的限制,是防水层最薄弱的环节,因此需要重点对该部位的防水作业进行处理,避免出现破裂现象,进而影响到整体防水效果;三是墙体配筋的比例不合适。在高层建筑中为了提高地下室的稳定性,一般都会在墙体的配置钢筋,但是配置的钢筋过多的话,就可能形成渗水通道,因为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当混凝土中的石子碰到钢筋以后,它们就会因为钢筋的阻力而不向下流动,进而石子会呈现微隙状态。

大量实践表明:高层地下室防水工程的细微渗漏与每个施工环节是密切相关的,每个细节都关系到建筑工程的防水施工质量,因此作为施工人员一定要从高层地下室防水工程的全局角度出发,做好各项工程细节。

3 地下室防水工程细部渗漏问题的对策

3.1 做好地下室防水工程的设计方案

地下室防水设计方案应该贯穿于整个地下室防水工程,因此地下室防水工程的设计方案应该符合地下室长远使用因素的考虑,制定完善的设计方案,设计内容主要包括:明确设计依据。地下室防水设计方案一定要在国家相关政策、标准的基础之上进行设计;健全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设计方案中一定要明确施工人员的职责,使得设计工作科学化、规范化以及责任化;注重对设计质量的持续改进,在地下室防水作业过程中要做到动态监测,及时根据发现的问题进行修正,做到地下室防水工程的持续改进。

3.2 加强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过程的控制

施工过程是避免地下室防水细部出现渗漏的关键,也是整个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的核心。首先要做好施工现场的管理,针对墙体施工不当引起局部渗透的问题,我们应该在混凝土浇筑之前对施工缝内的杂物清理干净,并且在进行第二次混凝土浇筑之前要对接缝处松软的混凝土进行敲除,保证施工接缝的严密性;其次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好细微施工环节的防水处理工作。比如在墙体施工过程中我们会经常用到穿墙螺栓,而一旦应用穿墙螺栓就必然会给墙体的防水工程造成渗水点,影响整个混凝土结构的防水效果,因此我们可以采取加焊止水环片的螺栓,采取该螺栓只需要在气焊烧断螺栓端杆之后,用防水砂浆进行磨平就可以,即达到了模板固定,也很好的处理了防水渗漏的问题;最后针对后浇带施工不当所引起的的细部渗透,我们可以需要在确定后浇带两侧主体结构混凝土收缩变形完成再进行,一般防水作业的时间要在混凝土结构完工两个月以后进行,在对浇筑带进行浇筑前一定要先将接缝面用钢丝圈进行清理并凿毛后,经过24小时的湿润后才能进行浇筑。在浇筑完成以后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养护。

3.3 采取性能好的防水材料

选择质量好的防水材料是避免地下室防水工程出现瑕疵的关键,如果我们使用过期的防水材料对整个防水工程而言是具有重大影响的,首先我们要保证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根据施工规范,对混凝土的砂石一定要经过清水处理之后才能使用,并且还要对其进行含泥量的检验,保证细骨料的含泥量不能小于2%;其次在选择防水材料时一定要选择具有质量安全保证的材料,对防水材料要进行检验,检验合格的才能应用到施工中,施工时要派专人进行工序把关验收,跟踪进行工序质量监控,每道工序经过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3.4 做好对防水工程问题的管理

首先对穿墙管道处理。在浇筑混凝土结构前应在穿墙管道处预埋套管,并在套管上加焊止水环;穿墙管道与内墙角、凹凸部位的距离应大于250mm并且对预留的管道细缝进行防水材料的处理;其次对变形缝处理。应严格控制变形缝处的混凝土浇筑、止水带的安装防止固定,宽度的控制,填缝的处理,封缝的处理等施工工序,以确保工程不再渗水。其具体措施为:将缝内两侧基面打凿宽约80mm~100mm;选用特种水泥加氰凝材料搅拌细石混凝土,作基层封堵,在其上铺设注浆层,即干铺石子一层,后再于其上作与基层同样封堵;注浆顺序为先底扳后侧墙;最后按设计要求在变形琏上部槽内做柔性材料处理,完工后确认不再从管口渗水时,用气焊烧平注浆管。

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质量控制,重点应放在工程前期阶段,只有做好事前预控、重点应放在工程前期阶段,只有做好事先预控、事中监控,才能从根本上控制地下室防水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振宇,薛建华.浅谈地下室防水工程细部渗漏的主要原因与对策[J].价值工程,2014,(07).

[2]王华,张艳侠,王鹏.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质量的防治措施[J].陕西建筑,2011,(11).

[3]周纳新.浅谈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技术[J].工业建筑,2011,(07).

猜你喜欢
细部穿墙防水材料
高层住宅屋面工程细部创优策划
35kV穿墙套管绝缘击穿分析与探讨
风景园林工程细部处理及质量管理
浅析高层建筑立面风格与细部设计
屋顶花园防水材料选择与应用
上海建材(2018年4期)2018-11-13 01:08:50
基于LTCC 的高集成度微波穿墙传输电路设计
基于LTCC的高集成度微波穿墙传输电路设计
u 防水材料
防水材料
防水材料
建筑与预算(2014年8期)2014-11-18 13:0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