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市旅游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刍议

2015-06-21 12:50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英山黄冈市黄冈

尉 静

(黄冈师范学院商学院,湖北黄冈438000)

黄冈市旅游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刍议

尉 静

(黄冈师范学院商学院,湖北黄冈438000)

黄冈市的旅游产业具有资源丰富、特色鲜明的特点,也存在整体水平不高、深度不够,重复性建设、同质化现象严重,旅游产品单一、对外宣传不到位等不足之处。该市旅游产业的发展,可以通过旅游资源整合、综合开发,提高竞争力;也可以通过打破行政区域分割、加强区域之间合作的方式实现效益共赢。

旅游产业;现状;对策

黄冈市地处大别山区,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加快该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促进财政税收和居民收入的增加、帮助老区人民脱贫致富。黄冈市委、市政府于2007年6月28日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经济的决定》,提出创建“一心三区”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发展目标,即以黄冈市区为中心,建立以红安、麻城为主体的大别山红色人文旅游区,以罗田、英山、浠水、武穴为主体的大别山绿色生态旅游区,以黄冈、团风、蕲春、黄梅为主体的古色人文旅游区。2011年2月,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正式成立,红安、麻城、英山、罗田、团风、蕲春5县1市的成功加入也为黄冈市的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然而,黄冈市的旅游品牌培育缓慢,各县市、各景点“单打独斗”,多是一日游、单线游,没有形成合力,知名度不高。因此,整合该市旅游资源,带动区域内经济发展,已成为当地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黄冈旅游资源情况

背靠大别山、南面长江的黄冈市地理位置优越,山水、生态和人文旅游资源丰富。该市旅游资源中包括了19处四级、60处三级、79处优良级和5处特品级旅游资源[1],整体资源品质较高。这些旅游资源可以大体划分为三类,即红色人文资源、绿色生态资源和古色人文资源。

首先是红色人文资源,以革命遗址、纪念陵园、名人故居、纪念场馆为表现。这既是全国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别山红色文化的最集中体现。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报告显示,黄冈市共发现了1017处近、现代遗址、遗迹,“全国第一将军县”“全国第一将军镇”均坐落于此。其中的革命遗址有:中华苏维埃所在地、红四方面军诞生地、浠水三角山刘邓大军指挥所等;纪念陵园有:麻城市烈士陵园、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英山县英山革命烈士陵园、罗田县胜利烈士陵园等;名人故居有:董必武故居、李先念故居、陈潭秋故居、包惠僧故居等;纪念场馆有:董必武纪念馆、李先念纪念馆、红安黄麻起义和英山红二十八军诞生地纪念碑、黄梅红十五军诞生地纪念碑等。这些近现代遗址遗迹中共有3处国家级、24处省级和126处市县级[2]文物保护单位。上述麻城市烈士陵园、红安县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英山县英山革命烈士陵园、罗田县胜利烈士陵园均成功入选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另外,“武汉-麻城-红安-新县-信阳”线路也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共三十条)之中。

其次是绿色生态资源,以山地地形景观、水文景观和植被景观为表现。如大别山国家森林公园(罗田)、吴家山森林公园(英山)、龟峰山古杜鹃群落(麻城)以及号称“中原第一峰”的天堂寨(罗田)等。黄冈市的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保护较好,品位较高,但是也存在开发程度低、分布分散、可达性较差的共性特点。

第三是古色人文资源,以名人、名作和名寺为表现。首先是名人多。黄冈市建置历史长,文人骚客和科技将星云集,名人文化资源厚重,自古便有“唯楚有才”“而吾黄独当其半”之美誉。毕昇、李时珍、李四光、闻一多等历史名人均诞生于此。其次是名作多。北宋文人苏轼谪居黄州期间创作的一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两赋(前、后《赤壁赋》)是其文学中的巅峰之作,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第三是名寺多。四祖寺、五祖寺(黄梅)是禅宗佛教的著名道场,有“小天竺国”之美誉,黄冈市也因此成为我国禅宗文化的发祥地。“黄梅禅宗祖师”等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目前黄冈旅游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资源整合不足,开发深度不够,同质化竞争严重 在各级政府、社会各界的倡导和推动下,近年来,黄冈市的红色旅游业悄然兴起。黄冈市的红色旅游资源主要分布在红安、麻城、团风、英山、罗田、浠水等地,这些旅游资源呈现出区域合作性差、产业集成度低等特点。由于难以实现旅游资源之间的共享,各景点之间也难以实现相连成串或多线环行的经营管理模式。因此,黄冈市的红色旅游多以参观、游览的形式呈现,注重游客参与的旅游项目开发力度不够,各地旅游形式雷同,存在严重的同质化竞争趋势,如各县市都以“遗址+博物馆”的模式修建了纪念馆和烈士陵园,其展示方式也无外乎“文字+图片”的平面的、静态的展示方式。这种表现方式与当代人们的审美观念以及游客的消费取向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加之不能亲身参与、体验,游客很难从中感受到红色文化的影响力和震撼力,对游客的吸引力不足,很容易产生枯燥乏味的情绪,使得该市旅游业的客源市场受到很大的局限。红色旅游资源具有浓郁的政治色彩和强大的教育功能,客源主要是青少年学生群体,多以学校组织参观或志趣相投的朋友组团参观的形式来到景区,他们的消费水平有限,不能长时间停留。另外,红色旅游因其社会公益性质而门票定价不高,这使得景区收入受限,景区的整体经济效益下降。

表1 黄冈市旅游人数与湖北省旅游人数的比较 单位(万人次)

表2 黄冈市旅游收入与湖北省旅游收入的比较 单位(亿元)

(二)与富民工程对接不够,对区域内GDP影响潜力有限 资金问题是贫困区域发展旅游产业的瓶颈,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招商引资,而开发商为了追逐利益就会迁走当地居民,使旅游项目开发的真正受益者发生变化。这种二律背反式的矛盾性存在有悖于国家、政府对于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政策扶持的初衷。近年来,黄冈市接待游客人次以及旅游相关收入增长迅速,黄冈旅游业发展开始进入高速增长时期。以2002年为例,黄冈市接待游客288.44万人次,旅游收入14.32亿元。2011年大别山红色旅游公路通车,当年的接待游客1015.32万人次,旅游收入64.39亿元,比2002年增长了3.5倍。伴随游客数量的增长,黄冈市旅游产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也开始显现出来。以2012年为例,当年该市接待游客1205.90万人次,旅游收入64.39亿元,与往年相比增幅较大,但是与武汉(1342.17亿元)、宜昌(195.92亿元)、襄阳(148.85亿元)、咸宁(107.70亿元)等城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与孝感、黄石处于同一个水平。在湖北省旅游总收入中仅占有2.45%的比例,对该市GDP的贡献率也只有2.44%,远远低于全省9.37%的平均水平。综上所述,黄冈市的高质量旅游资源(4级、5级)在武汉城市圈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旅游收入却和圈内其他城市相去甚远,旅游产业的发展也相对滞缓。

三、黄冈市旅游产业发展对策

(一)整合资源,综合开发,提高竞争力 充分发挥红色旅游产品的兼容性特点,采取多形式旅游产品相结合的方式,着力开发“红光普照,多彩争辉”的综合性旅游区。首先是突出红色旅游资源在黄冈市旅游产业中的主导地位,同时着力开发龟峰山、薄刀峰、天堂寨、吴家山等绿色生态资源和四祖寺、五祖寺、李时珍故里、东坡赤壁等古色人文资源,打造“以红色旅游资源为龙头、绿色生态资源为基础、古色人文资源为灵魂”的特色旅游产品,践行“以红带绿、以绿衬红、以文怡游”的旅游产业开发的新思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大黄冈市红色文化旅游与绿色生态旅游、名人文化旅游、休闲观光旅游、工农业旅游之间的融合力度,促进综合型、复合型旅游产业的发展,增强该市红色文化旅游的吸引力、竞争力和感染力。

(二)打破条块分割,加强区域合作,构建无障碍旅游合作区 “在经历了景点竞争、线路竞争、城市竞争三个阶段后,我国各地区之间的旅游竞争已进入第四个阶段——区域竞争时代。[3]要建立大别山红色旅游品牌,只有区域合作开发,增强旅游区的竞争力,避免因上述的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等原因造成的形式雷同等恶性竞争的出现。充分发挥大别山红色旅游景点分布分散的特点,在积极开展黄冈市区域内的红色旅游资源整合与协作的同时,着力开拓跨区域、跨省际的红色旅游资源整合与协作的新模式,通过资源共享、线路对接、市场互动、客源互送等合作模式实现“效益共赢、共谋发展”的目标。[4]

(三)多途径宣传,合理化包装,提升产业知名度 旅游产业要发展,宣传、包装和营销需先行,这是由旅游产业的特性所决定的。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加大对黄冈旅游产业的宣传,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提升知名度。一是遴选特色景点,并通过多种途径大力宣传。如借助广播电视,互联网、报纸杂志等媒体,对东坡赤壁、将军县(红安)、五祖寺(黄梅)、三角山(浠水)、薄刀峰(罗田)等景观进行宣传展示,让游客了解黄冈,向往黄冈。二是积极开展市场营销活动,通过各种文化节,如东坡文化节、大别山旅游节、英山茶叶节、李时珍医药节、黄梅戏曲佛教文化旅游节等,吸引外地媒体、旅游负责人和知名人士参与进来,实现从“让人知”到“让人来”的变革。

(四)推动黄冈城乡旅游一体化进程,让农民成为旅游产业发展中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黄冈市的旅游产业发展,既需要追求旅游业本身的效益,又需要充分发挥旅游业的带动功能,因地制宜,调动当地居民参与的积极性,以助其脱贫致富。该市的农村耕地以山地和丘陵为主,“二元经济结构”特征突出。相对于城市来说,乡村属于边缘区域,经济发展滞后,却具有与城市差异显著的旅游资源与景观条件。开发该市的特色乡村旅游线路,可以促进传统农业向以旅游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的转变。[5]“旅游纪念品是一个城市的名片”。黄冈市的可开发旅游纪念品种类繁多,如板栗(罗田)、茶叶(英山)、花生(红安)、大布(红安)、酥糖(武穴)、四宝(蕲春)、挑花(黄梅)等。开发特色旅游纪念品既延长了黄冈旅游产业链条,也增加了农民收入。当地居民可以通过开设“农家乐”旅游餐馆、销售土特产品、旅游工艺品等多种形式参与旅游产业,通过产业多元化的形式转移区域内的剩余劳动力,进一步促进区域内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1]黄冈市旅游发展规划(浓缩版)[EB/OL].2014-11-10.黄冈市旅游局www.hglyj.gov.cn/发展规划-规划计划.

[2]黄永林.黄冈红色文化资源特质与文化产业发展[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

[3]杨丹卉.江西省发展无障碍旅游的对策探究[J].网络财富,2010,(21).

[4]邹金萍.后改革时代中国旅游业发展趋势及在城乡经济一体化中的作用[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9).

[5]王胤颖,王春阳.大别山红色旅游发展存在问题与对策[J].前沿,2013(21).

责任编辑 周觅

F592.7

A

1003-8078(2015)05-0013-03

2015-07-07

10.3969/j.issn.1003-8078.2015.05.04

尉静(1980-),女,山西大同人,黄冈师范学院商学院讲师。

黄冈师范学院人文社科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13024403;湖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14001403;湖北省教育厅人文项目资助,项目编号:15Y155。

猜你喜欢
英山黄冈市黄冈
黄冈师范学院美术学院作品选登
黄冈师范学院美术作品选登
黄冈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写生作品选登
黄冈师范学院书法作品选登
题黄冈市老干合唱团旅游照
英山茶园
赞黄冈市“校企合作”
对英山茶文化资源的整理
黄冈市图书馆连续六年为驻黄海军官兵提供图书服务
对英山茶文化资源的整理